2009-09-17 00:00:00 作者:邓芳园 来源:今日高邮
9月1日,《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规定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和8小时,不得组织非住校学生上晚自习,严禁组织学生在节假日集体补课。开学十多了,众人对此是什么反应呢?
学生:无所适从
下午6点,高邮中学、高邮一中等学校门口身着清一色校服的学生骑着车涌向四面八方;周末,校园里十分安静,不再有朗朗读书声。
一中高一新生徐同学是住宿生,除了要上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课程外,还要上研究性课、自习课、电脑技术课和音乐课等课程。“感觉挺丰富的,而且作业也不多。”晚上90分钟的自习,教室里只有像徐同学一样的住宿生,他说,自己有机会晚自习觉得很幸运。他认为上晚自习“很有必要”,如果晚上不自习的话,住校生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没事干很可能就出去玩了,“玩久了肯定会耽误学习的。”周末也不补课,用教室自习的话必须事先申请。家住乡下的徐同学说放假很少回去,也没有钱去外面玩,就跟老师申请周末在教室看看书。
刚升高三的李同学说晚上不自习周末不补课“不像高三的样子”,而且主要课程的上课时间都减少了很多,增加了研究性课程等“杂七杂八”的课,老师讲课也很快,没时间消化。她说晚上回家后都不知道干什么了,“吃吃饭,瞄会儿电视,听老妈唠叨一下,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进房间后没学习氛围总是进不了状态,效率很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懂的话又没人请教,只能第二天去问老师,老师都忙不过来。”李同学说以前每晚自习和每周末补课是有点累,可现在全部取消后反而感觉“无所适从”。
家长:恐慌
张宁是某校初二学生,得知没有晚自习和补课后,大呼“终于让我们这些苦学生解放了”。可谁知,爸爸妈妈让他“解放”的愿望泡了汤,不仅给张宁买了一大堆辅导书和同步练习题,还给他在外面报了个英语提高班,每周六上2个小时,一个月100块钱。“同学找他玩滑板我们都不让他去,想考上重点高中肯定不能那么疯玩。”张妈妈告诉记者,“听到楼下同学找他玩,他都坐不住,可也没办法,现在学校没有自习和补课,做家长的不能不为孩子将来考虑。”
梅女士说,自己儿子现在上高二,听到不上晚自习和不补课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梅女士告诉记者,大人加班的话不放心小孩一个人在家,儿子说作业不多,他一个人在家没事干说不定就上网玩了。以前儿子天不亮就去学校晨读早读,现在儿子每天睡到7点半才起来,她想让儿子住学校去,“住学校的话学习氛围肯定比家里好,而且可以让他挤出更多时间学习。”
钱先生的女儿在朝阳中学上高三,他给女儿出了个主意:让女儿的同学晚上到自己家里来一起做作业。女儿不会做的题目,他和妻子更不懂,也不好经常打电话麻烦老师,就给女儿想了这个法子。“两个人在一起讨论讨论总会好些,而且学习效率也会比一个人学习高。”钱先生还告诉记者,女儿班上不少同学晚上都到老师家里去补课。他说,随着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学校还不补课的话他自己肯定会给孩子报辅导班的。
辅导班:偷着乐
开学伊始,各类辅导班及家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学校周围有许多发放家教广告的人。
某家辅导班名片上写着“午餐代伙,作业辅导,小学奥数培训,语文、英语辅导”等项目,有不少家长前去报名。部分家长说周末没时间陪小孩玩,让孩子去辅导班放心。
海潮路一房屋的墙上贴了一张广告:初高中数理化辅导班,任课老师亲自讲解,通俗易懂一对一答疑,并附上某某老师的联系方式。记者打电话过去一问,对方声称是某学校的任课老师,已有不少学生家长报名。对方说:“学校不补课,课程没变少,其他人都找人暗地补,你不补怎么行?”也许就是抓住了学生和家长的这种心理,社会上辅导班的生意才这么火爆。
学校:严格执行规定
一中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学期有几个不同:一、早上取消晨读早读,晚上禁止晚自习,周末也不补课,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课表严格按照要求新开了研究性课程、音乐课等以前没有的科目,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减少了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课程,一中严格按照规定制作课表,而且课表要上传到扬州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网站;家庭作业也明显少了很多。
该负责人说,教学时间减少后,学校要求老师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要认真、精心备课。
高邮中学也严格执行了相关规定,下午放学后“把学生赶出校门”,只组织住宿生进行2个课时的晚自习,自习内容没有硬性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双刃剑
高邮中学开学前半个月就组织老师集中备课,让老师们互相探讨交流,以提高备课质量。部分老师认为,课程减少和取消晚自习及周末补课,对备课和课堂效果要求更高。
一位高三数学老师说,由于减少了上课时间,而课程内容和考试大纲并没有变,所以只能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只能挑选最重要的知识点来讲,其他补充内容和例题都没时间讲。下课后经常有学生缠住老师不放,说是“讲太快了,没听懂”,他担心长久下去学生的文化成绩会下降。
采访中,也有老师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更新教学理念的好时机,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摆脱对老师和应试的依赖,“现代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是没有自学能力”。
社会: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不少有识之士认为,《条例》是为实施素质教育而颁布的,给了学生更多锻炼身体和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初衷是好的。然而,整个应试教育的衡量标准和录取方式并没有改变,让学生在更少的时间里学更多的知识,对学生、家长和老师、学校来说都是个考验。也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并未有切实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这项规定上上下下都严格贯彻实施的话,下一步应该就要考虑改变应试教育这个模式了。素质教育迈出第一步不容易,要继续走下去更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