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9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国庆阅兵现场,千人联合军乐团的位置无疑是最抢眼的。他们在国旗杆正前方,面对天安门城楼。1300多名军乐队员组成的大型军乐团,始终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和观礼台各界来宾的注视下,始终在媒体的镜头里,真可谓万众瞩目。
高邮的帅小伙——金亮就是军乐团中的一员。作为迄今为止高邮第一个也是惟一个参加国庆阅兵的演奏员,他吹响了大阅兵中的高邮音符。
得知他回邮探亲的消息,记者在第一时间听他讲述了在联合军乐团期间一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感动。
层层选拔走进联合军乐团
“从欢迎曲一直到歌唱祖国,总共45支曲子,我们的演奏分秒不差。”时隔数日,金亮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仍显激动:“对一名军乐手,能在国庆阅兵时演奏一回的确令人终生难忘。”
金亮参军前在无锡江南影视艺术学院上学,读的是声乐专业;2007年12月,部队来学校征兵,金亮顺利入选,在二炮某部服役;今年年初,他又被调往海军军乐团。现为海军军乐团萨克斯演奏员,一级士官。
说起国庆阅兵军乐团军乐手的选拔经历,金亮记得很清楚。4月23日,从青岛参加海军成立60周年阅兵活动回来,金亮所在乐团接到命令,选拔参加国庆大阅兵人员。“当时我想都没想就报名了,当时就一个念头,一定要选上!”在进入联合军乐团之前,金亮经过了三轮严格选拔,无数次考核。
“选拔特别严格,考场设在一个排练厅内,每个人首先要独奏一首乐曲,然后按照专家们提供的乐谱再奏一首曲目。专家组根据我们的表现情况给出一个分数,看哪些人合格。内容除了专业内容、政治素质,还有体能,每项成绩汇总后,再评出成绩优秀的。只有最优秀的演奏员才能进京参加大阅兵的军乐演奏任务。”金亮说,国庆阅兵乐手选拔严格程度几乎到千里挑一的地步。
直到7月1日,一向稳重的金亮才发短信告诉妈妈宋玉香,“成功选入联合军乐团”。
苦练三个月 坚持到最后
“我们的儿子好样的,一定要为家乡人民增光!”得知金亮入选联合军乐团,作为一名老兵,父亲金银来很兴奋,并鼓励儿子,“既然能进入联合军乐团,就说明你是有实力的,好好训练,一定要完成任务。” 自从那时起,父母每天一条短信,为儿子加油鼓劲。
根据既定安排,在所有参加国庆大典的队伍中,联合军乐团是最早入场、最晚离场的队伍,必须在会场坚持至少4个小时。在这4个小时中,每个参演战士必须做到“坐4个小时不动、站4个小时不倒、吹4个小时不累、憋4个小时不尿”。同时,所有演奏歌曲,必须分秒不差。
从6月30日至9月29日,金亮参加了由解放军四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15个大单位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开始了在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3个月的艰苦训练。
站军姿时要求纹丝不动,而第一次军姿训练,金亮站立了30分钟便开始打晃,一小时后,他差点就倒在了地上。“如果哨声再晚2秒钟响起,我就挺不住了。吹哨休息的时候,腿都弯不了,十个手指头都肿了,像被水泡过!”不服输的他加强了体能训练,俯卧撑、单腿深蹲、长跑;吹萨克斯时在上臂上绑砖头、沙袋练力量;背上绑十字支架练体形。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下来,金亮能站4个小时不倒了。
在以往大典集训中,乐曲的选定一般在很早之前就确定下来了,各参训代表队基本上达到背谱演奏的水平。今年群众游行乐曲直到7月22日才最终确定,这时离8月中旬与2300人合唱队合练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那些日子,整个训练营的楼内楼外、房前屋后、靶场上,甚至卫生间里,从早到晚到处都是专心致志背练乐谱的队员。好多队员早上三四点钟就起来练习,晚上很多人熄灯后打着手电背曲。”金亮说,他也不甘落后,每天晚上熄灯后,他拿着乐器跑到离宿舍远一点的树林里练习。白天长时间的训练,到了晚上很困,晚上营地树林里的蚊虫也特别多。为了提神,金亮通常都会带上一杯浓茶,困了就喝一口。他还带着一瓶风油精,被蚊子咬了就抹一点。后来联合军乐团不让队员在夜晚练了,他就自己购买了小台灯,晚上宿舍熄灯后,躲在床上看谱背谱。“第一次背谱考核,我仅用了3天时间就背完了9首曲子,紧接着又用了一个礼拜时间背完了19首曲目,再后来又背了其余的17首曲目。”金亮说。
“直至‘大阅兵’前,每个人都还要经过逐一的、不定时的抽查。吹奏不过关、背谱不过关、站立不过关随时被淘汰。”金亮笑着说,“大家都不怕苦,就怕被淘汰。”
宋玉香说,几个月下来她和丈夫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天都把手机充满电带在身上,随时准备接听儿子来电。“每次儿子来电话,基本上都只报个平安,问他训练的情况,他说是国家机密不能透露,问他苦不苦,他总是说还好。”
虽然在电话里尽量“报喜不报忧”,但无意中,金亮还是透露了一些令父母心疼的信息——“他告诉我们有的战友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腿部韧带拉伤了,他自己的脚上长满了血泡,一个星期后,又说血泡磨破了,长出老茧了……”
方阵没能看上一眼
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训练,金亮和军乐团战友们都没有觉得苦和累。
“9月30日晚9时准时上床睡觉。”金亮说,直到10月1日凌晨1时许他都还没有睡意,心里还默念着45个曲目及其顺序。10月1日凌晨3时40分,他们开始集结。7时抵达天安门广场,直至阅兵结束。
“整个演奏,基本靠意志完成。”金亮说,“当奏《国歌》、《歌唱祖国》时,好多人都泪流满面……”回想当时,金亮说:“当时太激动了,训练三个月,只为这一刻,当一个个方阵从我们身边走过时,那种神圣、自豪和感动,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为了这一刻,3个月的苦和累值了。
“回去的路要开车一个多小时,大家开始很兴奋地讨论。其实,能看得出来,每个人都是一种特别轻松的表情,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终于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好。”金亮说:“大家都不觉得饿,午饭都没吃!”
“回到阅兵村,留守的同志们已经帮我们准备好了电视机,他们录下我们的表现,大家赶紧坐下来看,一边看,一边还在电视画面里找自己。”金亮告诉记者,“那天晚上是聚餐,餐桌上有酒,大家好好放松了一下。部队首长也来向我们祝贺,大家都是一个心情——放松、开心。”
金亮还告诉记者惟一的“遗憾”:“一个个方阵雄赳赳地从天安门前走过,我都没机会看上一眼。”
“当时我们正好对着天安门。我就站在靠前的第4排,只要稍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尊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部队的士官,能和国家领导人如此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一生也许就这一次。当时,我心里很矛盾,总是想抬头看一眼,可又怕抬头时看不见指挥的手势,如果冒个‘大泡’,动作和其他人不一致,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责任就大了。”金亮笑了起来,笑声里有遗憾却没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