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4 00:00:00 作者:乔应庚 来源:今日高邮
9月26日,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国旗招展,热闹非凡。10点58分,在民歌《我的家乡在高邮》的旋律声中,八门礼炮齐声轰鸣,投资800万元的秦邮人家酒楼有限公司开业典礼正式举行。而在秦邮人家建成开业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段网络“邮”缘也被知情者视为佳话。
7年前,卸甲人梅子(网名)和樵夫(网名)在网上认识了北京的两个网友----“深谷幽兰”、“何故乱翻书”。这两人一个幽默开朗,一个经常在论坛及报刊上发表文章。他们迷上了梅子和樵夫经常谈及的里下河人文历史、自然风光、饮食习惯、民风民俗,表达了来邮旅游的意愿,并约定了来邮时间。当时上网聊天还是个“异物”,和网友见面更是“洪水猛兽”。在得知梅子、樵夫将会见网友的消息后,好多朋友都“好言相劝”,甚至极力阻挠。但是生性坦率、为人真诚的他们还是决定履约。
2004年5月1日,他们早早地来到京沪高速高邮出口处,守候北京来客。大约9:10,“深谷幽兰”等一行7人驱车千里来到了高邮。热情的迎接、短暂的寒暄之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游览文游台、盂城驿。在高邮的几天里,他们登盂城驿,攀文游台,徜徉运河大堤,泛波高邮西湖,观看野鸭放飞,品尝高邮美食,凡是高邮特色明显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临走之前,他们还互赠土特产。回去以后,他们把在高邮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成了一系列帖子,在某论坛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们的高邮之行成了地地道道宣传高邮的活广告。
就在一帮网友陶醉在高邮相聚之喜悦里、畅谈高邮魅力的时候,一同前来的“深谷幽兰”的丈夫孙国林也念念不忘高邮,对高邮饮食更是情有独钟。多年前从北京怀柔农行离岗创业并屡获成功的他甚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创意,他要把自己十分喜爱的高邮文化和高邮饮食介绍到北京,并把它做成一个产业。他想,怀柔是北京的后花园,享誉海内外的慕田峪长城、红螺寺、国家影视基地等旅游景点就在其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京机场离这里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来北京旅游的、在北京工作的高邮人在这里小酌一杯,休息一下,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在这里开一个以文化交流和旅游经济为依托的餐饮企业应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高邮朋友的赞同,他们认为这是放大高邮魅力、高邮影响的好机会。他在网上、在电话里甚至邀请高邮相关人士北上探讨,谈设想,谈细节,畅想未来。这几年孙国林邀朋友8次来邮,旅游考察,每来一次信心就增加一次。去年底他下定决心,投资筹办酒楼,并将酒楼命名为“秦邮人家”。
为了保证装修质量和装修风格的高邮化,今年4月,我市弘达装修公司北上施工。在装修进行时,梅子和樵夫帮其在高邮和扬州招工、聘厨师、请人设计店标,搜集高邮文化元素。市委宣传部得知此消息后,十分重视,特意邀请我市著名学者朱延庆为其题写了店名。因为其主打菜系是淮扬菜系,其文化背景是高邮文化,为了突出其文化内涵,让工作人员对扬州文化特别是高邮文化有所了解,开业前不久,樵夫还应邀去怀柔做了相关辅导。如今,秦邮人家的里里外外都充满了高邮元素,除了店名打出高邮招牌、包厢名称是我市富含文化内涵的地名和古迹名称外,店内所有字画都是前人或本市书画家歌咏高邮的,部分书画家的书画手册在那里展示,部分厨师和服务员来自高邮,就连播放的音乐是高邮市市歌及高邮民歌,其特色菜品的原材料大都是从高邮采购,就连饮品也有高邮江府酿酒公司的酒和双兔公司的双兔牌米乳汁。按照孙国林的想法,他要以此为基地,筹划一个专销高邮地方特产的贸易公司,把秦邮人家建设成高邮文化在北京的宣传窗口,建成高邮和怀柔两地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两地文化和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前不久的开业庆典上,我市驻京办张金定致贺词并为之剪彩。在贺词中,张金定对孙国林的创业理念和全力推介高邮文化的做法大加赞赏,他说:“秦邮人家是两地文化交流的硕果,她的开业必定会促进两地的文化与经济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