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留洋学子回乡创新业

2009-11-26 00:00:00    作者:丁小玲 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他是徐州师范大学国际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材生,他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就读于荷兰方提斯大学。从荷兰留学回来后,他拒绝国内多家公司的邀请,毅然回家乡郭集创业,他就是江苏托普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锰。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回乡创业的留洋学子。

打工的过程就是创业

 2004年8月,张锰从荷兰留学回来。由于他学过国际市场营销又在国外攻读过工商管理,许多国内知名的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但都被他拒绝了。

“先在哥哥的企业打工,练好本领再作打算。”张锰的哥哥张钢1998年在郭集镇工业园区创办了扬州托普莱特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打工的过程也是一种创业。”张锰说:“这些年在外求学,学到的也仅是书本知识,在哥哥工厂打工,学习哥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经营方式。”

到哥哥的公司上班,张锰从不把自己当作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才,也从不把自己当作是董事长的亲弟弟,而是把自己定位为“打工仔”,有心“学艺”的张锰成长得特别快,很快便成为哥哥的左右手。

挑战自我终有成

2005年春节一过,张锰开始人生的一个新的挑战,一个人外出跑灯具销售。

尽管张锰在大学里学的是国际市场营销,但真正跑销售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简单。要想做名合格的营销员其实很难,不仅要对产品的性能了如指掌,而且要不断分析多变的市场行情,否则就会栽跟头。为了推销产品,张锰南下广东,北上黑龙江,东到海滨,西到高原,凡是需要路灯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正是凭着他的闯劲,张锰很快与苏州某电厂签下了一笔150万元的路灯合同。之后他越战越勇,一连签下几笔大的业务。

张锰出差在外,一直都精打细算,不敢乱花一分钱。有时购买车票,连硬币角币都用上了。正是这种节俭的良好习惯,为他以后管理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属于自己的事业

仅仅过了一年,哥哥见张锰日渐成熟,于是把自己打拼了近十年的灯具厂交给张锰管理,而他自己在扬州投资近亿元兴建休闲娱乐中心,直接去扬州经营休闲中心。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张锰决定用全新的理念来经营这个公司。他首先把公司更名为“江苏托普照明有限公司”,并引入VIS(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结合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以及中国的国情,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统一公司形象,整合品牌资源。

公司要发展,必须开发新品。公司自主开发了全新的“神华”系列产品,并申请了专利。这些新品的开发,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同时张锰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质优价高的精品,并通过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近年问世品牌的知名度,也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加强企业管理、整合品牌资源的同时,张锰又把目光瞄准全球市场。2008年初,他迅速组建了国际销售中心,吸收了行业内的一些精英加盟,开拓全球市场。本着要做顶级照明企业的目标,结合优势产品,公司很快与丹麦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参与联合国援助非洲项目,江苏托普照明有限公司也成为郭集第一家成功自主出口的照明企业。

在张锰的精心经营下,江苏托普照明有限公司很快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公司的年产值由2005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5000万元,员工由以前的70人增加到现在的130人。张锰常说:“创业不仅要有一颗富于开拓的进取心,还要善于找准定位,同时要善于积累经验,并不断地进行琢磨和消化,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