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好人张素梅

2009-12-15 00:00:00    作者:丁小玲 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好人张素梅!”在郭集镇,每一个了解张素梅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张素梅与丈夫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经拥有江苏飞花灯饰制造有限公司和热镀锌厂两个企业,年销售达5000万元。富起来的张素梅没有忘记众乡邻,多年来,她扶贫济困、乐善好施。

延伸的母爱

“亲爱的妈妈:分别快半个月了,最近身体好吗?还是那么忙吗?……高中的学习挺紧张的,但是我会努力的,好长时间没给您写信挺想您的。一到晚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不停地在想您这么无私地照顾我,就像我亲生母亲一样……虽然妈妈早就离开了家,但是你让我又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和母爱……”

张素梅(右二)领奖

这是今年刚考上高中的吕长军写给张素梅的信。这样的信在她的抽屉里已装了厚厚一摞。张素梅只生育一个女儿,但有好几个男孩、女孩叫她 “妈妈”。这几个孩子是张素梅多年来一直资助的 “社会儿女”。从2000年开始,张素梅连续8年资助张艳、梅春、周丽等5个孩子上学。女孩梅春由于父亲身体不是太好,家境很是贫寒,小梅春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张素梅见此情况,经常把梅春接到自己家中,让自己的女儿陪她一起玩,一起学习。每次带女儿出去,她就把梅春一起带着,给她买好吃的,买好看的衣服,渐渐地,小梅春的脸上多了笑容。张素梅看到梅春家之所以贫困,是因她父母一直靠种几亩田维持生计。于是,张素梅就把梅春的母亲安排到自己的厂里,每年的工资可达15000元左右,梅春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

今年16岁的吕长军,爸爸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妈妈在他五岁时就离家出走,可怜的小长军一直与年近八旬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懂事的吕长军学习很是刻苦,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小长军的情况被张素梅知道后,主动找到他,做他的“社会妈妈”。为了让吕长军感受到母爱,张素梅常把吕长军接到家,给他做好吃的,为他买这买那。有一天,张素梅在给小长军试穿一件毛衣时,小长军突然扑进张素梅的怀里,叫了她一声“妈妈”。张素梅没有拒绝,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眼睛都湿润了。之后,其他的几个孩子也叫张素梅“妈妈”!现在,只要有人问起张素梅有几个孩子,张素梅总会笑呵呵地说:“我有六个孩子,四个女儿,两个儿子。”

视职工为亲人

 

“以前是没有能力,现在条件好了就做一些事情,算不了什么。”张素梅刚跟丈夫结婚时,婆婆家兄弟多,生活也十分困难。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打拼,张素梅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富起来的她心系家乡,始终不忘家乡公益事业。

这些年来,张素梅一直把自己的职工视为亲人。张素梅企业里目前共有职工110多人,从1997年开始,张素梅就相继为企业里的职工买保险,这十年来,她为职工买保险就花去了五、六十万元。

在厂里,职工们都非常敬重张素梅,打心眼里敬重,因为,只要他们家有什么困难,张素梅都会向他们伸出援助的手,帮他们度过难关。职工郑有武老婆是个瞎子,又患有心脏病,家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年幼的女儿,而郑有武本人除靠种几亩田外,也没找到什么事情做,家境非常贫寒。10年前,郭集镇党委、政府在开展 “党的温暖进万家”活动时,将张素梅与郑有武结成了帮扶对子。有天张素梅到郑有武家时,看到他家破败、穷困,决定好好地帮助这户人家。张素梅看到郑有武才30出头,却不想走出家门赚钱养家,于是就把他安排到自己厂里上班。郑有武感激不尽,工作起来特别卖力。2003年,手上有了一点积蓄的郑有武准备把家中房子翻建一下,张素梅很是支持。正好她家在拆老房子时,多下很多门、窗、砖、椽子等建房材料,她叫郑有武全部拖回家。看到他建房资金很紧张,张素梅主动拿出2万元借给他,帮他家竖起一座小楼房。前年,张素梅看到自己厂里有个小伙子不错,就牵线搭桥,介绍给郑有武的女儿,倒插门在他家,去年,两个孩子结了婚,郑有武的女儿很快怀了孩子。如今,郑有武家过上了小康幸福的日子,郑有武逢人就说:“我郑有武因为遇到张总这样的大好人,才会有今天。”

张素梅不单单对郑有武关心,对厂里的所有职工都一视同仁,只要谁家有困难,她一定会伸出热情的双手。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张素梅经常在职工中开展评优争先活动,对贡献突出的进行重奖。每过一段时期,张素梅就把职工聚在一起联欢,让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饭,职工们都非常开心,工作起来劲头也就更足。

爱心洒向弱势群体

张素梅不只关心本公司的职工,而且还把爱心洒向身边的弱势群体,谁家有天灾人祸了,她都会伸出温暖的手,拉扶他们一把。盘塘村的赵某老婆只有30多岁,就患上妇科癌症,花去了十几万元后,病情得到控制。今年,赵某的老婆病情再次复发,早已一贫如洗的赵某实在拿不出一分钱给老婆看病,急得失声痛哭。赵某找到张素梅帮忙,张素梅知道实情后,很是同情,把钱包中的3500元钱全部掏给了他,赵某感动得只差给张素梅下跪。晚上,张素梅跟其它企业的几个老板娘一起吃饭,说起了这件事,并动员她们伸出关爱的手,当晚,又有4700元钱送到了赵某的手中。

张素梅的老公胡兴才说:“张素梅的心肠就是好,一年到头,上门的弱势群体非常多。只要情况属实,张素梅少则一两百,多则两三千,从未让他们失望过,每年,我们在这方面的费用就达两三万元。”“到底是什么,让你不顾一切地去帮助那么多的人?”张素梅的回答朴实而简单:“我只是在追求一种很纯粹、无杂质的精神享受。”

这么多年来,张素梅一直回报社会,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本人也先后获得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扬州市“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和高邮市“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等称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