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8 00:00:00 作者:周明宝 孙蕤 王道 来源:今日高邮
接警,医院留有重伤者
2009年12月23日上午6点左右,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股的民警接到110指令,称 “中医院有一名病人面部有刮伤且已深度昏迷,孤零零地躺在医院大厅的椅子上,旁边没有家人照看,可能是被人撞伤后送来的……”接警后,事故处理股的民警立即赶到了医院,请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经过初步检查,民警得知这名伤者头部被撞成重伤,急需进一步拍片检查以便手术。为尽快了解到第一手资料,民警在伤者做手术前,询问其姓名、家庭住址以及在何地被什么车所撞,又是怎么来到医院的。然而伤者只是痛苦呻吟,嘴里喃喃地说:“疼!”其余的什么也不知道……
查找,伤者身份初确认
为尽快抢救伤者,在民警的协调下,医院立即对伤者进行抢救。经医生拍片检查后发现,伤者头颅脑干已经出血,于是院方迅速将伤者推进手术室,进行开颅手术。
当医生对伤者进行抢救时,一旁的民警也没有歇着,随即对伤者的衣物进行了详细检查,找出了伤者身上的一部手机。民警用手机与其家人联系得知,此人姓张,42岁,家住龙虬镇一沟村,是名物业保安。据其爱人讲述,当日凌晨张某是骑着电动自行车从家里进城上班的。此时,手术室传来消息,伤者经过开颅手术,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还需要继续观察。民警下决心尽快追查出肇事者。
排查,费尽周折锁疑犯
为尽快追捕交通肇事者,事故处理股迅速成立以事故股股长为组长、追逃重案组骨干为成员的“12·23”侦破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运用高科技手段查找肇事现场、确定车型,侦破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细心的民警从伤者所穿的衣服上发现铜钱大小的白色石灰斑点,初步确定肇事车为装石灰、石子等建筑材料的变型拖拉机。办案民警在走访当晚值班医生后,从一名值班护士处了解到,当日凌晨6时12分,她看见有一辆蓝色的变型拖拉机从东面开进医院大院停到院南,车牌号被污泥遮挡显得模糊,依稀看到是皖19/45XXX。过了不到15分钟,又有一名男子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自行车来到医院,将车停到一边,这名男子快速来到拖拉机旁与开拖拉机的男子一起将伤者抬到了医院门诊部,又迅速驾驶变型拖拉机出门向东离开。当时护士以为是其家人,可能是外出筹钱,所以并未放在心上。
民警将这条线索和伤者爱人所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初步得出结论:肇事时间大概在凌晨6时左右,地点应该在中医院东面离市区不远,肇事车型是变型拖拉机。12月24日晚,民警们又对伤者可能沿龙虬镇进城的行经路线,装运建筑材料变型拖拉机必经的秦邮路、屏淮路等重点路段,10多处码头、建筑工地以及外来人口暂住地开展走访、排查,最终于12月25日凌晨在高邮镇武安村姜桥组一出租屋前发现一辆车号为皖19/45325的变型拖拉机。民警上前对该车进行初步勘查,当场发现该车驾驶室前下方左挡板处有深深的凹陷痕迹,车箱的挡板上还沾有残留的石灰。 “就是它!”民警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嫌犯出现。
被抓,肇事元凶道缘由
大约过了5分多钟,一名男子大摇大摆地从出租屋内走出来,民警当即上前将其按倒在地,当民警问其是否知道为何被抓时,他只是说:“我解脱了,那人现在怎样?”
经过对肇事司机的初步讯问,民警了解到肇事者于某现年40岁,老家在甘垛镇,现租房暂住城区姜桥组。 12月23日凌晨,于某带着儿子一起驾车外出帮人装货,沿城区屏淮路至秦邮路交界处右转弯时,不慎与骑电动自行车沿秦邮路左转弯的张某发生刮擦,致张某连车带人重重着地……然而,父子俩因害怕赔偿并没有及时选择报警,而是将伤者搬上车,因变型拖拉机挡板较高,电动自行车只有让儿子骑,自已驾车将伤者送到中医院,与后来骑电动自行车来到医院的儿子一起将伤者悄悄放在医院椅子上,然后驾车开溜了……
12月25日,警方按照法律程序,在带着肇事者前往肇事地点指认现场后,当晚,就将肇事者于某以交通肇事罪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