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争先 创新 跨越

2010-01-15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回顾过去的2009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83万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争先进位、创新发展”的起步之年,我们要审时度势,坚定信心,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争取主动,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市长夏正祥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不寻常的一年,不平凡的业绩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增长15.1%。完成财政收入26.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分别增长20.8%和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76元,分别增长13.5%和12%。连续三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完成全部工业产值773亿元,增长3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43.1亿元,增长28.4%,增幅列扬州县(市、区)第二。实现农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6.9%。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4.8亿元,增长16.2%。实现建筑业产值210亿元,增长32.4%。

项目招商成效显著  园区经济发展迅速

全市实际利用民资202.6亿元,增长15.9%;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80亿元,增长40.1%。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4个,协议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20.4%;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3亿美元,增长29.5%。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95个;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1亿元,增长35.2%。全市园区基础设施投入4.2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园区新增入园企业3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3亿元。

坚持城乡统筹  面貌不断改观

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全年发放惠农“四项补贴”1.1亿元。实施第九轮城建十大工程,当年完成投资20亿元。实施通湖东路、珠光路绿化景观带和北澄子河风光带建设,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天山、卸甲、车逻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完成97万方造纸黑液塘废水治理。海潮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投资4600万元。北澄子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农村劳动力转移1.6万人,4139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增参保人数近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3%。实施“三校联动”。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复查验收。启动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法治高邮、平安高邮建设,公众安全感达98.9%。全面开展“五五”普法,建成全省首家法治中心。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和领导接待日制度。大力实施科技强警,荣获省科技强警示范县(市)称号。省双拥模范城三连冠通过验收。

坚持依法行政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坚持向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多渠道倾听民声民意,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均在99%以上。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纠风和反腐败工作。

2010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39.4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31.6亿元,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4亿元,增长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32%; 全部工业产值990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80亿元,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亿元,增长17%;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56亿美元,增长20%; 出口总额2.7亿美元,增长15%; 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增长25%; 农民人均纯收入8630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0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约束性指标为:万元GDP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1.56%、3.66%。全面小康建设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六大举措力保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措施一】主攻工业经济,突破重大项目,增添跨越发展新实力

关键词:特色产业

全力推进工业超千亿工程,力争实现“1616”目标,即全部工业产值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0亿元,产销过1亿元企业超过10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顺大公司多晶硅铸锭、单晶硅扩产及破方切片项目达产,扩大华富公司高效无镉动力铅蓄电池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能,实施LED器件封装及应用、纳米陶极荧光灯等项目。提升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整合装备制造、电动工具、电线电缆、电子电气等产业资源。改造振兴传统产业。引导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加快关键设备、工艺的升级改造;力争10万吨特种聚丙烯纤维项目尽早投产达效。确保弘盛集团特级资质就位,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280亿元,施工面积2200万平方米。


[1] [2] [下一页]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