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6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虎年新春开工的第一天,扬州神游羽绒制衣公司400余名员工,迎着曙光,分乘13辆大巴士,兴高采烈地赴无锡灵山大佛、梵宫圣坛和三国城等风景区旅游。
记者与他们同行,乘坐8号车。车上几十名女工是虎年新春第一次见面。她们一为久别相逢而高兴,二为能结伴外出旅游而欣喜。女工张晓琴身穿鲜红的羽绒服,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公司也组织过集体旅游,但参加人员都是主任、班组长、优秀员工。这次,只要是“神游”的员工,都可以参加。许多员工年前得知这个喜讯后,早就盼着这一天啦!
据了解,去年“神游”服装出口全市第一,员工人均收入增长28%,取得了“扬州市和谐劳动关系星级企业”、“高邮市工业36强企业”、“高邮市十大自营出口创汇企业”和“扬州市300强重点培育科技型企业”等殊荣及实绩。
“神游”这几年在健康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改善和完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线员工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今年计划投资80万元,按400人自助用餐标准装修员工餐厅,并决定提高员工伙食标准,增加炒菜、馒头、包子以丰富早餐品种。还新建男、女浴室,开通南、北两厂班车,方便员工上下班。
女工尤凤,是“神游”公司9年工龄的“老员工”,她说,她曾在上海等地打工八九年,回到家乡到“神游”上班,心情很舒畅,能感觉到大家庭般的温暖。有些女工认为,在企业上班,经济报酬虽然十分重要,但另一个因素更重要,就是企业负责人尊重不尊重员工的劳动、关心不关心他们的生活。
是日晚宴,“神游”400名员工齐聚无锡海天宾馆餐厅。当公司老总刘尚斌宣布明年公司还要组织满3年工龄的员工赴外省旅游时,全场爆发出强烈的欢呼声。
有位女工说,今年公司决定全体员工除了享受国家法定的节日外,每个星期还可以休息一天,大家对这个决定十分开心。女工戴仁霞嗓音宽厚而洪亮,她大声地说道:“现在,谁不想提高生活质量,钱挣得再多,不会享受,等于白忙。”戴仁霞的一番话语,激起全车女工的共鸣。
记者与400名平常很少外出的员工赴无锡旅游,当初还有些担心,谁知他们有着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时间观念。旅游那天,计划下午1点40分,在无锡灵山梵宫圣坛前拍集体照。接近拍摄时间,只见“神游”员工潮水般汇聚到拍摄地点,秩序井然地按部就班排好队列,摄像师未费吹灰之力,仅花了三五分钟就把400人的大场面调度好,记者在一旁也拍下了几张这种难得一见大场景的集体照。
邮驿旅行社负责人说,组织这么庞大的旅游团体困难不小,但从“神游”员工一天旅游的行程中可以看出,企业有凝聚力,员工训练有素。
8号车领队张翠英,是“神游”公司的一名中层干部。她介绍说,8号车上的员工在“神游”的工龄几乎都在3年以上,干八九年的就有好几个。她们在游玩时相互照应,在工作中也相互关心帮助,在生活中犹如姐妹。绝大数虽已到中年,但却十分活泼,十分热爱生活,也十分珍惜工作岗位,热爱企业,视企业为家。
8号车的员工是“神游”公司的缩影,她们体现出了“和谐、共赢,我为公司,公司为我”的企业文化宗旨。
善待员工企业兴 羊柳
《“神游”员工旅游心声》这篇新闻报道,似乎有些“散”。然而,正是这些“散”,多点展示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劳务关系。 新春以来,“珠三角”等地出现“用工荒”现象。而我国农民工有2.3亿人,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许多农民亟待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寻找就业岗位。从这一个层面上讲,“用工荒”是假象,而不是实质。 实质是,农民工离乡背井打工挣钱,哪里有合理的劳动报酬,哪里就不会出现“用工荒”。而《“神游”员工旅游心声》中戴仁霞的话语:“现在,谁不想提高生活质量,钱挣得再多,不会享受,等于白挣!”这又是何等地令人振奋! 新时代的农民工,他们在追求合理的劳动报酬的同时,又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劳动。企业善待员工,就不会出现“用工荒”现象;企业善待员工,企业才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才会兴旺。 愿像“神游”公司提高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习以为常,并不再成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