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8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高邮市委、高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的意见》于2月25日正式出台,这是我市连续四年以民生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是其精彩的亮点。
一号文件全文约4500字,从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全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力营造和谐人居环境、巩固社会救助工作成果6个方面,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键词一:“一免一补” 改善办学
文件摘录:全面落实义务段“一免一补”政策,为10%义务段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高中段按在籍学生的10%发放政府助学金,职中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年发放1500元助学金,进一步办好初、高中宏志班。为生源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保障外来投资、务工人员子女平等享有教育权益。保持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以上。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武安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工程,第二中学创成省三星级高中,荷花塘特校创成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校,创成一批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和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建设。确保在省命名的优质学校(园)就读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职中学生分别达到总数的60%、70%、80%、90%。强化教育收费管理,创成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
部门回音(教育局):将全面推进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改善留守儿童食宿条件,保障外来人员及贫困家庭子女平等享有教育权益。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提升服务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稳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以上;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实现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率100%,从业人员培训率50%以上。
关键词二:再就业 一对一的就业援助 新农保参保全覆盖
文件摘录:全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劳务合作,赴劳动力资源密集地区力争引进技术工人1500人,切实帮助各类企业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每月举办一次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全面开展创建就业社区活动,建成充分就业社区85%以上。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切实加大对城乡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等困难弱势群体实现就业,对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全年采集就业岗位2万个,推荐就业35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再就业培训4000人,其中创业培训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万人。
强势推进养老保险。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万人,城镇职工参保覆盖率98%以上。鼓励农民工等群体参加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帮助参保中断缴费的困难职工落实续保问题。加快新农保制度建设。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落实财政补贴机制,逐步实现新农保参保全覆盖,力争年底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参保全覆盖。
部门回音(社会保障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路。未来一年,将围绕民生“一号文件”,将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有它的倍增效应,一人创业可以带动多人就业,今年将深入重点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培训更多的创业成功者。与此同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工资支付保障诚信机制。建立覆盖全市的劳动用工监控处理体制,加快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进程。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及时处置重大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关键词三:医改 公共卫生服务
文件摘录: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各类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增加特殊病种门诊,对特困群体医保救助实行院中结算,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实行银行代扣。做实做好国有、集体困难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投入人均标准达120元。提高住院实际补偿比。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落实惠民医疗各项举措。
加快卫生机构建设步伐。实施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市中医院东区工程和开发区、三垛、龙虬、车逻、临泽卫生院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并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研究制定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偿办法。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重点拓展和做好面向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优化计生服务体系。加快村级世代服务室建设,确保实现市、乡、村计生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工作,特扶对象每人每年加发120元。为全市新婚、待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筛查与指导。启动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企业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工作。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成扬州市级以上卫生镇1个,提高已创建成的各级卫生镇、卫生村的管理水平。全年新增无害化户厕1.5万座,加大财政对农民改厕的补助和奖励。
部门回音(卫生局):今年将全面推行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些都是相比过去增加的项目,并且是全面免费推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让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能享受,同时还将推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要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住院报销水平达到45%,大病报销达到8万元以上,并实现即看即报。
关键词四:社会保障 福利事业 社会救助
文件摘录: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做好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临时生活救助、城市低保家庭“实物券”发放工作。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供养标准达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
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实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开展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实施“三老”优抚对象“安居工程”,年内完成80户危房改造任务。深化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
推进福利事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中心和救助站建设工程,社会养老床位数力争发展到180张,逐步推广居家养老示范经验。组织开展好“5.19慈善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捐助活动。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对象进行重点救助,做好五保对象和“三无”人员参保资助工作。健全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向救助对象提供及时救助。扎实开展残疾帮扶。积极开展“康复四进家庭”活动,为180名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继续实施“三助一给”,为贫困残疾人免费捐赠轮椅、安装假肢,免费配发助听器、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供给精神病药物。继续做好创建残疾人扶贫基地,鼓励安置残疾人就业,帮扶特困残疾人脱贫工作。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村帮村、企帮村、机关部门帮村三级联动帮扶和“万企联万户”行动,加快脱贫步伐,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被帮扶村和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部门回音(民政局):2010年市区城市低保标准再次提高20元,达到320元;农村低保标准则提高40元达到月人均210元,同时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对象进行重点救助,做好五保对象和“三无”人员参保资助工作。健全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向救助对象提供及时救助。让广大困难群众更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五:保障住房 和谐人居
文件摘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新增经济适用住房300套,实物配租60套以上,发放租赁补贴200户。加强城市拆迁管理,建设拆迁安置房10万平方米以上。强化“一城三镇” 10万平方米直管公房管理,加大对危旧公房的修缮和改造力度。
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当年新增开户人数2600人,当年归集住房公积金1.38亿元。切实提高中低收入家庭购建房贷款支持力度,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2亿元。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编制后街后巷改造规划,有计划地推进后街后巷的维修整治。实施姜桥路、沿河西路、“三馆”等工程建设。建设盐河风光带先导段、城区街头绿地广场、新河南岸绿化带,抓好企事业单位增量提质透绿建设。加快马饮塘河、大淖河等城市河道整治。完成重点中心镇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和重点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争创2个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示范村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京杭运河特大桥、省道333湖西段及省道237建设。新、改建乡村公路50公里,新建农村客运车站3座,改造乡村公路危桥50座。进一步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建设海潮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城区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建设横泾、甘垛、界首、龙虬、马棚、汤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深入推进河塘疏浚整治,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完成城郊区域供水马棚线、车逻线工程及湖西区域供水工程,启动东片、北片区域供水工程,增加区域集中供水覆盖人口10万人。建设城区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新建220千伏勤王变电所,扩建和改造220千伏澄子、秦邮变电所和110千伏龙虬变电所。
部门回音(房管局):2009年,针对市区人均月收入800元及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及以下的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给予政策性补贴,相比较而言,2010年的住房保障面更广。今年给予“夹心层”略低于廉租房租赁补贴标准的租赁补贴,这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有重大意义。
部门回音(建设局):建设局将强势推进2010年十大重点项目和城建十类重点工程,重点实施S333道路建设、S237道路建设、城市东入口改造、北澄子河上段水系治理、文游台及净土寺周边环境整治和建设、保障性住房、“三馆”、中医院东区工程建设、盐河西路建设及盐河风光带先导段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续建)及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建设等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幅改变城市面貌。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供电基础设施工程、园区建设工程、环境整治工程、拆迁安置及安居房工程、市场建设工程、小区建设工程、社会事业建设工程、景观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大幅提升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