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临泽特色产业引领农民奔小康

2010-03-16 00:00:00    作者:薛崇庆    来源:今日高邮

为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近年来,临泽镇党委政府把兴办特色产业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支撑。通过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积极鼓励和引进科技人才、外来及民间资本投入规模农业,全镇现已初步形成芡实、特禽、特水、林果、花卉、大棚蔬菜等“六大特色园区”,其中豪猪、芡实、荷藕、泥鳅、甲鱼、菊香大闸蟹、罗氏沼虾、葡萄、平菇等奇特种类就有20多个,高效农业总面积已达3.8万亩,年内可望突破4万亩。

豪猪“跑”进农家院

在临泽镇一提到临西村,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青年农民葛永辉创办的扬州市高特经济动物有限公司,因为在他经营的饲养场内有上千头形似刺猬、鬓如钢针的豪猪。据介绍,目前,在国内市场每公斤豪猪肉的价格至少在160元左右。今年春节前夕,长年在北京、广州从事野生动物养销的一对安徽籍夫妇,曾吃住在临西村近半个月,目的就是想在该公司购买20头豪猪种苗,但最终还是被婉言谢绝。

用葛永辉的话说,养豪猪周期短、用料少、效益高,一头豪猪只饲养4个多月便可以出栏,纯收入至少在2000元左右,最适宜农户分散喂养。“我办公司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一方村民尽快富起来,今年下半年,将由公司包供苗、技术、饲料、收购,形成“公司+农户+基地”一条龙产业链,带动其他村民共同富裕。”目前,高特经济动物有限公司已成为扬州市农业局、扬州大学示范和实验基地,养殖规模位居国内榜首,年内可望实现产值2000万元。

芡实园里放泥鳅

东荡村是我市“三带四区五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之一。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动员20多户村民建成千亩芡实园,填补了扬州市高效农业的空白,去年,芡实米每公斤售价超过120元。为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村党支部、村委会先后投入65万多元,完善了基础设施。据村支书陆学中介绍,今年总面积将扩大到2000亩,合作社社员现已发展到125人,社长王桂立一户就种植300多亩,成为全村有名的种植大户。社员刘炳星去年还一次性投入11万元,专程到山东购回了一批泥鳅苗在20多亩芡实园里搞起了立体种养,实现了优势互补。春节过后,泥鳅销售市场供不应求,每公斤价格达到了30元左右,且大部分都销往大都市星级宾馆。水上有芡实、水下有泥鳅,既活化了土壤,又实现了“双赢”。

葡萄架下养草鸡

“通常市场上的葡萄只卖3、4块钱一斤,可我们东沟度假村的葡萄至少要卖到10块钱一斤。”村支书王锦春道出了其中的奥妙,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全部采用无污染方便袋套装,不仅为纯绿色产品,而且个大味甜,深受众多外来游客的青睐。

据介绍,来自上海的两位老人,每年葡萄上市时都要到东沟度假村休闲一段时间,他们说:在这里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葡萄,想吃随时摘,要什么品种采什么。老两口回上海除了带上几箱葡萄以外,还拎上十几斤草鸡蛋,带给家人,送给亲友。老人们对饲养的草鸡情有独钟,用他们的话说,草鸡的肉和汤吃到嘴里就是不一样,口感好,香味扑鼻,原汁原味,现在一只鸡蛋能卖到一块钱,买一只草鸡最少也得花四、五十块钱。而四方游客都喜欢到旷野的草滩去捡鸡蛋,都觉得在这清净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最能体会到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乐趣。

葡萄产高价昂,亩产收入近万元,今年,村“两委”决定以东沟度假村为基地,再向周边扩栽葡萄面积150亩,从而形成方圆数百亩的葡萄园。

蟹藕塘里套龙虾

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只大闸蟹能买100斤稻谷,说什么你恐怕都不会相信。春节期间,董潭村党支部书记史恒富随手从网箱里拎出一只约七两以上的螃蟹,风趣地说,像这个十肢矫健的大家伙,发到上海起码能买到120元。

董潭村是扬州市生态自然村,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水面资源优势,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现已形成了1000亩果园、2000亩荷藕、3000亩蟹塘的种养规模。为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广大养殖户纷纷在蟹藕塘里套养龙虾,村民竺其宽深有体会地说,不论是蟹塘还是藕塘,每亩龙虾收入都不少于1000元。董潭村坚持虾蟹藕同塘共生,综合饲养,并驾齐驱,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成功之路。

临泽特色产业异军突起,星罗棋布,18个村水上、水下、空中各显优势,全镇从事甲鱼、珍珠、桂鱼、果子狸、波尔山羊、蛇等项目的养销大户超过2000人,特色产业撑起了临泽农业的“半壁江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