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9 00:00:00 作者:龙虬宣 来源:今日高邮
在享有“全省养虾第一镇”美称的龙虬镇,有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周宏琴,被人亲切地称作“养虾女状元”。这位平凡的女子靠艰苦创业不仅养虾致富,而且创造了我省的养虾奇迹——2002年14.2亩罗氏沼虾平均亩产达1034斤,位居全省第一。
盛开的花朵,靠的是心血的浇灌;玫瑰的绽放,磨砺于铿锵的岁月。周宏琴成绩的取得也没能例外,这一路风雨兼程,“虾路相逢,勤者胜”,她靠着自己积极探索、勇于钻研的创新精神,在养虾这条路上唱出了最嘹亮的歌。
2000年,当周宏琴看到养虾是一项致富项目时,她找到村组干部,建议把组里90亩低洼田用来开发虾池。当时,干部们有些疑虑,洼地开虾池是好事,可是养虾有风险,万一无人承包农田撂荒怎么办?周宏琴当场向他们表态,这个工作我包了。她一连几个晚上跑到几户村民家中,一边进行思想动员,一边表示自己带头养虾。在她的努力下,组里规划开发了6个虾塘,很快承包到户。开发前,组里调整土地又遇到了难题,村民周某分田抓阄时结果不满意,于是就不同意分田。一户不同意,整个开发计划就要落空,村组干部急得没办法。还是周宏琴站了起来,当众表态把她家抓阄得来的一块门口的5亩5分地调给周某,自己种西边最远、交通又不便的一块田,这样终于把矛盾摆平了。事后,有人问周宏琴:“你把好田让给别人,也不跟丈夫商量一下。”她说:“我就是这个牛性子,答应下来的事谁都拦不住。”
2001年春季,周宏琴和丈夫将家里多年的积蓄3万多元存款拿出来养虾。自此,她和丈夫就在开发的14.2亩虾池里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守护在虾池。头一年,不懂养虾技术,她一方面买来养虾技术书籍对照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学,一方面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养虾户请教,并拜镇罗氏沼虾协会副会长高水宽为师,有时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哪怕夜里,她都一个人摸黑划着船到高师傅那里去求教。就这样,她终于掌握了一套养虾技术。在罗虾生长关键季节,她几乎几十个日夜不能睡好觉,一夜要起来观察虾塘五、六次,人累瘦了,皮晒黑了,她从不叫一声苦。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周宏琴不但收回了当年投资的2万多元,还获得纯收入2.2万元。
第一年养虾获得成功后,周宏琴胆子更大了,她暗下决心要超过别人,要在养虾单产上创造奇迹,争夺第一。“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要认真,什么事都能做好。”周宏琴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第二年,无论是培育虾苗阶段,还是成虾饲养季节,一天日夜24小时,她都认真观察虾子的生长状况,尤其在观察虾苗食欲状况时,她仔细察看虾子的食肠是否满,以此推断虾子有无肠炎,一旦有肠火迹象,立即用大蒜素药物拌料,让虾子正常生长。别人观察虾子生长状况,一般每个虾池打点2至3处,周宏琴是在虾塘四周都打点,至少5至6处,稍有情况出现,就立即用生石灰消毒。经过半年多的精心饲养,周宏琴的虾塘终于传来喜讯,经市水产专家对她出售罗虾的记录进行逐笔考核,14.2亩罗虾共销售14683斤,实现平均单产1034斤,不仅在高邮夺冠,而且在全省普水养殖中也绝无仅有。这一年,她获得养虾纯收入3.4万元,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养虾女状元”。
2003年,周宏琴不仅在本村养殖罗虾20亩,还鼓励丈夫跨镇养虾,夫妻俩开展养虾比赛,尽管那一年夏季遭遇特大洪水和阴雨过多等自然灾害,夫妻俩仍然夺得养虾丰收,实现养殖纯收入3.5万元。2004年,周宏琴在原有的养殖面积基础上,又扩大养殖水面20亩。
周宏琴夫妻二人各承包一个虾塘,养虾八年,实现纯收入60多万元。其中,自2004年以来,周宏琴由于养殖十分认真,立足主攻单产,取得年均纯收入7万元以上的骄人业绩。周宏琴也获得了高邮市“巾帼创业”先进个人、扬州市“十佳巾帼创业明星”、江苏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女能手、高邮市“十佳致富女能手”称号。
周宏琴一家不仅勤劳致富,而且乐于奉献。2003年8月的一天夜里,周宏琴在巡塘时发现邻居周仁海的虾池出现虾子转塘,如不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将会造成死虾损失,周宏琴摸黑跑到周仁海的虾棚里,叫醒还在呼呼大睡的周仁海夫妻俩,让他们赶快开机增氧。不到一个小时,周仁海虾塘的虾很快恢复正常。事后,周仁海感激地说,要不是周宏琴的关心,我的虾塘就要出大事了。村里只要哪家发生矛盾,她总是主动去调解,帮助组里村民调解了不少家庭矛盾和纠纷,她也因此被村民们认着是最知己的人。
周宏琴很平凡,有着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形象;周宏琴很好强,她在与机遇抗争中,实现全家走向致富的目标;周宏琴很实在,一生都在为坚守这个家而奋斗;周宏琴很伟大,用自己平凡朴实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女强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