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了解小康,参与小康,感知小康

2010-03-30 00:00:00    作者:综合    来源:今日高邮

——“小康宣传进万家”启动仪式剪影之二

邮城百姓眼中的小康

今年是我市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而全面小康不仅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群众认可程度。那么,邮城百姓眼中的小康是什么样的,他们所关心的又是什么?

在27日举行的“小康宣传进万家”启动仪式上,记者采访了现场一些群众。

学生代表: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无疑是世上最幸福的一代。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从小打好基础,将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北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高雅在启动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之前同学还开玩笑说,小康就是吃肯德基开小轿车,参加今天的活动,看到这么多的市领导来参加,可见市里对小康建设的重视。”活泼的高雅笑着告诉记者,参加这个活动后,她会和同学们一起积极投身到“小手拉大手跑,小康知识我知道——万名学生进万户”的集中宣传活动中去,当好小康宣传员,让小康知识家喻户晓。

普通市民:精神充实工作愉快

活动现场,参与二胡表演的小演员樊响的妈妈卢登玲跟记者交流时说:“我个人认为钱多钱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是否充实,工作是否愉快。有的人有车有房,为什么还不快乐?因为他们过多地用物质条件来衡量幸福,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快乐的工作,和谐的劳资关系、同事关系,亲朋好友互敬互爱……这应该才是现代小康的标准。

退休职工:小康要看得见摸得着

刚从中医院退休的牛先生认为,他家的“小康”看得见,摸得着。

牛先生笑呵呵地告诉记者:“1986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到高邮工作,20多年来我们家房子翻盖了几次,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好,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上了水泥路,公共汽车一直通到老家门口。记得刚出去当兵时,为了赶趟车,夜里3点钟就起床,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城里车站。现在我和老伴时常骑车到老家去逛逛,方便得不得了。”

下岗职工 :一家人和和美美就是小康

下岗职工周女士说:“我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不过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在社区的帮助下,我在物业上找到了一份工作,丈夫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去踏三轮车。现在儿子已读高一,成绩优秀,我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很温馨。我们也没有很高的要求,觉得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稳定而充实,就是小康了。”

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理想工作

大学生小陆说,她所希望的小康,就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能如愿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现在社会上竞争非常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找份理想的工作很不容易。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学毕业生们能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让他们的所学为社会所用。 晓晖

老夏家的幸福生活

“小康宣传进万家”启动仪式及文艺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观看,家住武安社区的老夏一家五口便在其中。

在现场,老夏说:“近几年,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我与老伴一直住在乡下,家里种了十几亩田,仅种田每年的纯收入就接近2万元。前年儿子结婚,在城里买了新房,婚后,儿子媳妇便把我们老两口接到城里来与他们一起生活。农闲时,我们就住在城里,农忙时,我和老伴回去种田,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老夏的儿子告诉记者,他在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爱人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生活条件还算可以。父母都是农民,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应该让他们享享清福了。“我认为,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儿女尽供赡之责,老人享含饴弄孙之乐,这种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也是小康生活。”    晓莉

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小康

27日下午,“小康宣传进万家”启动仪式在蝶园市民广场举行,这一天,恰好是詹小姐和孙先生喜结良缘的好日子。当日下午,在蝶园市民广场拍摄结婚照片的两人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从今天起我们的小康幸福生活正式开始了。”

詹小姐是车逻镇人,孙先生是上海人,两人现在都在上海从事销售工作。采访中,詹小姐告诉记者,她离开高邮去上海工作已有八年,这八年来,每次回到高邮都能感觉到家乡的变化,路变得越来越宽了、楼变得越来越高了、城市变得越来越亮了、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詹小姐说,自己的老家在车逻乡下,这两年回来,发现农村人的生活条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邻居盖起了新楼房,空调、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的村民还在城里买了新房,生活条件和城里人比起来毫不逊色。现在,高邮老百姓的生活离小康水平是越来越近了。

孙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他从小在上海长大,看惯了上海的繁华,也习惯了上海快节奏的生活,但自前年第一次来高邮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高邮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乡风乡情,是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如今,高邮已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今后的工作、生活里,我会向更多的朋友、同事介绍高邮,让更多的外乡人熟悉高邮、了解高邮。我们深信,高邮人民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晓莉

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

——访高邮镇宣传委员冯国庆

“小康建设,宣传先行。作为一名宣传委员,理应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小康宣传活动中来。”在27日下午“小康宣传进万家”启动现场,高邮镇宣传委员冯国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冯国庆说,他在高邮镇从事宣传工作已有10多年了,深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今年我市要建成全面小康,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让老百姓认识小康、知晓小康。身为高邮镇的宣传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对小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一方面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小康知识,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小康、掌握小康;一方面利用宣传车、宣传橱窗、农民学校、市民学校、秦邮文化讲坛、百姓学堂等方式宣传小康知识,同时把小康知识编印成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熟知小康。

冯国庆表示,实现全面小康,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因此必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来,高邮镇实施了“百户帮扶、群众致富”等工程,镇干及部分企业与乡镇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3年来共帮助300多户困难群众脱贫;加强培育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帮助农民致富,目前,高邮镇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均达到了100多户。高邮镇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乡村道路建设。去年,投入300万元修建了丁庄路、华达路、通达路等乡村道路,今年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对甘雨路、富民街等集镇道路进行改造,同时为湖西大桥村修建一条通组道路。    晓莉

宣传小康义不容辞

——访青年志愿者张华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宣传小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向更多的学生和亲朋好友宣传小康知识,让更多的高邮人知晓小康、认识小康。” 南海中学初一年级语文老师、“小康宣传进万家” 80名青年志愿者之一的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华告诉记者,他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已有10多年,期间亲眼见证了高邮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高邮城乡的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今年是我市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市委市政府进行小康宣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宣传,可以让更多的高邮老百姓了解、知晓全面小康的各项指标,通过各项指标对比,各级领导干部和老百姓才能清楚地看到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存在的差距,知晓差距、有了目标后,干群就可以齐心协力去共建小康高邮。

张华说:“身为一名小康宣传志愿者,自己首先加强自身学习,熟知全面小康4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全部内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给学生听,在生活中告知给亲朋好友,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百姓参与到小康宣传中去。” 晓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