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2 00:00:00 作者:李国耀 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6处新发现历史文物入选《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日前,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省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300处重要发现,汇编成《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我市的古遗址类“高邮吴家跳遗址”、“高邮陶河遗址”,古建筑类“高邮中山路费氏宅”和“高邮百岁巷砖雕门楼”,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高邮救生港水闸”、“高邮甘垛孙子明烈士纪念碑”6处新发现历史文物入选其中。
入编的重要新发现除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传统类型外,同时兼顾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这些新的重要发现,无论在文化遗产的诸多品类中,还是在全省文物资源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显著特色和代表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我市6处新发现的历史文物的显著特色和代表性。
高邮吴家跳遗址位于我市天山镇神居山村与安徽天长县交界处。遗址中心原为台型土墩,现土墩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近2万平方米。土墩东、西、北三面临水,遗址范围内分布着三个大小不等的蟹塘。在塘边发现了大量的陶器残片。从陶片中可以看出有鬲、罐、鼎、豆、盆、钵等陶器形体。陶片的陶质有夹砂红陶、灰陶、黑陶、黑土陶以及几何硬纹陶,纹饰有绳纹、回纹、方格纹、云雷纹等。另外,在遗址内还出土了许多动物骨骼、磨制石器锛、纺轮等。
据初步分析,吴家跳遗址可能类似于仪征神墩遗址一处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吴家跳遗址是我市京杭大运河以西首次发现的古遗址。它的发现,为研究南京、镇江地区商周古文化的分布,提供了实物资料。
高邮陶河遗址,在周巷镇与临泽镇交界处,位于三阳河延伸段前户沟西岸,面积6万平方米左右。陶河遗址中的墓葬地处三阳河东岸。
这处遗址地层堆积厚度1米左右,并分为5层。从底层出土唐代黄釉瓷片推断,遗址的时代从唐代开始,一直延续至明、清。
遗址中部沿河沟由南向北发现南宋水井11口。水井形状有圆形和多边形两种。井壁砖头有特制的弧形带榫卯的和普通的。井内出土了大量的“韩瓶”(岳飞部将韩世忠军队使用的水壶,俗称“韩瓶”),影青瓷壶、瓷碗、擂钵等南宋时期的物品。另外还出土了北宋墓葬5座,均为土坑竖穴,木棺。在墓葬中出土的物品有酱釉葫芦形水注、八角形澄泥砚、青瓷碗、白瓷碗、青瓷钵等。
陶河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古运河的开凿、发展,唐宋时期运河沿岸集镇的形成、变迁,以及运河在其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史料作用。
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中,我市也有两处新发现入选。一处是“高邮救生港水闸”,这个救生港水闸在马棚镇大运河西堤与高邮湖之间,其功能是高邮湖和里运河之间重要的泄水闸。它建于清代,质材为条石。水闸东西长21米,闸口宽5.8米。现存高度5.4米,闸堤东西呈“八”字形开口。闸两边上部各竖有3根带榫的石柱,为开启闸门绳索作牵引之用。
1936年此闸曾大修过,闸旁石堤下方刻有当时的文字记载。于大运河扩宽后的1956年停止使用。目前,这座水闸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的基本状况,而闸旁在明、清时期形成的高邮湖避风船坞自今仍在使用。这座闸的位置和闸现有保存的构成状态,清楚地表明了高邮湖、里运河与现在的运河之间“三堤两河一湖”的水系关联。
另一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孙子明烈士纪念塔”。
孙子明烈士纪念塔矗立在我市甘垛镇子明村。烈士孙子明是我市“平胜人民公社元家大队人”。他生于1929年,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25日赴朝参战。
孙子明在1952年10月14日举世闻名的朝鲜上甘岭战役中,英勇杀敌,歼灭100多个敌人,身负重伤而壮烈牺牲。中央军委追记孙子明烈士为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在“古建筑”类中,我市中山路297号和301号两处民居和百岁巷砖雕门楼分别入选。
中山路的费氏宅,为明、清时期典型的民居建筑。原房屋共为前后三进,三进之间的“中堂”相连。现在保存较好的是前两进,第三进由于翻建改造过,房屋结构变化较大。
现存的第二进为正厅,仍为费氏家族居住。房屋保持了原先的结构,梁柱上的木雕结构清晰可见,支撑房屋的梁柱下方均有石柱础。第一进是客厅,房屋结构也保持原貌,院内还保留一口井。
费氏民居内原先连接一、二进的门现已堵上
百岁巷29号砖雕门楼雕刻细腻。这座门楼砖雕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八仙”和“福、禄、寿”三星图像,其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二层图案是各种花卉。第三层中间部位是一凤一凰围绕一只大花篮。两侧不对称地雕有飞禽、花卉、果蔬等图案。据考,门楼砖雕为清代,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百岁巷砖雕门楼左下角“鲤鱼”砖雕
我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文物点205处,其中59处为新发现的文物点。这其中有老字号“王万丰酱醋店”、“益泰源粮行”、“李顺兴蛋行”等,记者将在今后向读者介绍这些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