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刘宁:坚守信念的养鸭人

2010-04-09 00:00:00    作者:杨星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随着第六届中国双黄鸭蛋节的日益临近,来邮的境外宾客也日渐增多,其中有不少人是冲着高邮麻鸭及高邮鸭蛋的名气来的。那高邮麻鸭与高邮鸭蛋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昨日,记者来到高邮湖高邮鸭生态天然放牧场,采访了一心想把高邮鸭产业做大做强的天然放牧场主人刘宁。

从镇国寺驱车向南不远,记者一行就来到了高邮湖高邮鸭生态天然放牧场,恰好看见一山东客人开着车来买高邮麻鸭蛋。这位客人说,前几天,他朋友慕名来高邮玩,临走时带了些高邮特产麻鸭蛋。回去后,大家都被高邮蛋的鲜美所吸引。这不,今天他按照朋友给的地址特地赶到高邮买鸭蛋。看到高邮鸭在美丽的高邮湖中放养,大家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吃的放心和安心。这么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怎能不叫人喜欢呢?听了这番评价,记者一行人不由得自豪起来。享誉海内外的高邮麻鸭、高邮蛋还真是名副其实!

高邮湖高邮鸭生态天然放牧场

送走了客人,记者一行就在天然放牧场的主人刘宁的带领下泛舟高邮湖,看麻鸭戏水。小船开出不久,就见远处好大的鸭群正在赶鸭人的照看下游泳、嬉戏,顺着往回的方向,一会儿排成S型,一会儿排成椭圆型,偶尔还扎个猛子,让本来平静的波光粼粼的湖面一下子动感起来。大家也不禁乐了起来。

在船上,刘宁告诉记者,最近频频有境内外记者来这里采访,还有摄影团队也来这里采风,买蛋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每天早上捡的3000个蛋都会一售而空。刘宁表示,当初他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放牧场,就是想依傍高邮湖、镇国寺景区,打造生态旅游产业,让高邮鸭融入自然风景,使这里成为一道更加完美、亮丽的风景线和更加典范的对外宣传窗口。

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做鸭产业时,刘宁坦言,十多年高邮蛋的销售经历让他对高邮鸭产业产生了浓厚感情。高邮麻鸭名扬海内外,但是养正宗高邮鸭的鸭农却越来越少,因为高邮麻鸭产蛋质量高但产蛋期短、产蛋少。而养绍兴鸭,效益相比要高。高邮一直注重放大高邮鸭蛋的品牌效应来扩大对外影响,但是高邮鸭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为高邮鸭产业尽一份微薄之力。

刘宁接受记者采访

说干就干。去年下半年,刘宁雇了5个鸭农,投资几十万元养了4000只高邮麻鸭,形成高邮历史上最大的高邮鸭放养群。原本以为,只要资金够了,放鸭交给雇员,平常自己进进饲料就可以了。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首先高邮湖湖面广,放鸭群的时候难以控制,鸭子容易丢失。其次,有人为了捕捉野鸭,往湖里投药,麻鸭被毒死也在所难免。为了减少这些损失和避免意外的事情发生,第一次创业的刘宁带着诸多的不放心和想把鸭业做大做强的责任每天坚持到湖面上放鸭。从早上6点到下午4点,刘宁在湖上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刘宁的妻子说,刘宁退伍回来后,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家务活从来不干。但这次做起鸭业来,真的令他们全家刮目相看。以前他坐在小船上就觉得头昏,现在不但赶鸭,喂饲料,而且自己撑船,样样做。家人都很心疼他。于是,为了他和他的理想,全家齐上阵。刘宁70多岁的父母亲就住在湖岸边离鸭棚只有两步之遥的简易房中,帮着看鸭子、做饭。

“你看这成堆的蛋多喜人,我的这些鸭很乖,喜欢把蛋产在一起,这样我们捡起来也方便。”每天凌晨捡蛋的时候是刘宁夫妇俩最开心的时候,在刘宁眼中,那成堆的鸭蛋是最美的风景。

放鸭的日子很苦,刘宁却在苦闷的日子里寻找着快乐。刘宁说,每天陪着这些鸭子游20里路,还蛮有意思的。湖面上空经常有飞机飞过,那时,总能引起鸭子们的兴趣。听到飞机隆隆声,鸭子们都一齐歪着脑袋,用一侧的眼睛瞧向天空,看飞机飞过,真的很有趣。刘宁自豪地说,他的鸭子每天吃天然的稻谷和水里的螺蛳、小鱼、小虾以及微生物,每天还游这么多的水路,身体都棒棒的,肌肉感好,只要开始时防疫做好了,基本上都不会得病,是真正的源于自然、生态放养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刘宁说,现在饲料上涨了20%,蛋价却跌了10%,目前的经济效益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为了那份信念,他坚持放养高邮麻鸭。很多人都说他傻,他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相信只要坚持那份信念,在政府和家乡人的帮助支持下,他定会将高邮麻鸭产业做大做强。让我们一同祝福刘宁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