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在第六届双黄鸭蛋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有幸见到两个特别的纪念封,让人追忆起距今已有17年历史的第一届双黄鸭蛋节。感谢两位集邮爱好者乔杰、杨铖和书法名家周同先生及邮品收藏者夏春节女士,他们为高邮留下了第一届双黄鸭蛋节珍贵的印记。
我市于1993年4月25日举办第一届双黄鸭蛋节。那个年代,举办“节庆”城市很多,如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潍坊的风筝节、吴桥的杂技节、南京和无锡的梅花节等等。“节庆”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地级市以上城市举办,很少有县级城市举办。高邮于1991年4月1日撤县建市,跻入“市”的行列,遂决定举办个“节”,以此提升城市知名度,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每个城市举办“节”,彰显的都是这个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惟一”,高邮的双黄鸭蛋早已享誉九州,而且“天下无双”。记者记得那一年,高邮双黄鸭蛋的广告词确定为“天上太阳月亮,地上鸭蛋双黄”。这句广告语堪称一绝,却不知是谁吟出的佳句。
上世纪90年代,高邮作为一个县级城市举办双黄鸭蛋节,确实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当年30岁的乔杰和刚进市政府机关工作的杨铖两人琢磨,要为高邮第一届双黄鸭蛋节做些能够留下并且有意义、值得收藏的物品。
乔杰、杨铖两人都爱好集邮,他们经常收集到为一些重大活动和有纪念意义事件发行的首日封或纪念封,于是他们决定,以市级机关集邮分会的名义,自己动手,制作“中国高邮首届双黄鸭蛋节”纪念封。
有些美术基础的杨铖为双黄鸭蛋节设计了两种纪念封,一种图案为双黄鸭蛋节“吉祥物”(图一),另一种图案是“高邮麻鸭和镇国寺塔”(图二)。
图一
图二
杨铖告诉记者,由于当年没有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这两种信封的图案,都是用蜡纸在钢版上刻好后,再用手推的油印机一个一个印出来。在印出的信封上,根据图案色彩的要求,用笔一笔一笔地描绘着色。据乔杰回忆,由于时间紧迫和花费功夫,一共只做了20多只信封。
据杨铖介绍,“吉祥物”信封上的图案是借鉴“卡通画”上一只鸭子的形象,而“高邮麻鸭和镇国寺塔”图案的设计,则是经过一番构思的。
“高邮麻鸭和镇国寺塔”图案构图精巧,图的下方一公、一母两只麻鸭栩栩如生。图案上方镇国寺塔与水中倒影相互映衬,图中宽阔的京杭大运河,由随风摇曳的垂杨柳枝自然巧妙过渡,使画面既无空洞之感,又使静态的物象与动感的柳枝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突出了“高邮麻鸭”和高邮地标“高邮宝塔”,令人一目了然。
这一精巧的构思,激发了书法名家周同先生的创作激情,他在这纪念封上题写了颇为幽默诙谐的书法作品:“两只大麻鸭,一对好夫妻。”
乔杰和杨铖还在《中国高邮首届双黄鸭蛋节》纪念封背面精心撰文。
从他们印在信封背面的文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赤诚之爱和热切期盼家乡富裕繁荣的良好心愿。
生于斯,长于斯的高邮人,亲身感悟到我市这些年连年举办“双黄鸭蛋节”和“邮文化节”,有力地促进高邮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邮与17年前相比,早已有了巨大的变化,高邮的明天,还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