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向着“太阳”奔走

2010-04-15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历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回眸

“不知高邮人,先知高邮鸭”“天上太阳月亮,高邮鸭蛋双黄”。当高邮双黄鸭蛋逐渐成为宣传和推介高邮的一张独特名片时,高邮市委、市政府遂以此得天独厚的资源办节促发展。高邮已经先后在1993、2002、2004、2006、2008年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今年4月17日又将举办第六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前三届为单纯的双黄鸭蛋节,后两届则与羽绒服装节“并举”。这些双黄鸭蛋节,是高邮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轨迹,高邮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在一届届节庆中实现着有目共睹的新跨越。

以蛋为媒唱出连轴好戏

综观前五届的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以蛋为媒,借节招商,经贸唱戏,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跃上新台阶”是每一届永恒的主旋律。在这个以鸭蛋为平台的盛会上,高邮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给中外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节庆期间,开工、竣工、投产项目一届比一届多,一个比一个大。

1993年4月,在首届中国双黄鸭蛋节上,共邀请 1100名海内外嘉宾前来我市考察、洽谈项目,共签订协议利用外资项目24个,投资总额3293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897.59万美元;签订国内招商引资协议项目84个,投资总额1.4亿元,引进项目资金3483万元。

2002年10月第二届中国双黄鸭蛋节,高邮共邀宾客近600人,共签订协议利用外资项目21个,投资总额6664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5175万美元;签订国内招商引资协议项目28个,投资总额4.22亿元,协议利用市外资金2.64亿元;推介项目60个,其中农业项目17个、工业项目23个、第三产业项目20个,可吸纳投资3.44亿美元。

2004年6月第三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共邀宾客246人,共签订协议利用外资项目23个,投资总额4783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4183万美元;签订国内招商引资协议项目37个,投资总额7.11亿元,协议利用市外资金6.12亿元。

2006年10月,高邮首次利用“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这块金字招牌,举办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暨第四届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招商推介活动。期间,全市累计签约项目74个,项目总投资折合人民币26.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22.7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10735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6518万美元;民资项目56个,总投资18.2亿元,注册资本4.5亿元,协议利用域外民资17.5亿元。

2008年10月,第五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第二届中国羽绒服装节重点产业投资说明会和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57个,项目总投资折合人民币44.05亿元,协议利用外来资金折合人民币40.9亿元。其中外资项目8个,总投资5920万美元,协议外资3190万美元;民资项目49个,总投资额39.9亿元,注册资本16.5亿元,外方投入38.7亿元。 另外,在此次“双节”上,全市还有85个项目参加集中开工、竣工、投产活动仪式,项目总投资47.7亿元。

众多项目的签约、开工、竣工、投产为高邮跨越发展注入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新的发展动力,这也是节庆带给我们的最实在的收获。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高邮鸭业经济的繁荣直接带动了羽绒服装企业的壮大。2005年9月和11月,高邮分别拿到了“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和“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这两块金字招牌。2006年和2008年的“双节”围绕鸭文化和服装产业两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精彩绝伦而又平分秋色。

后两届节庆上,除了围绕高邮鸭和双黄蛋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外,还举办了中国羽绒产业与品牌合作论坛。两届中国羽绒产业与品牌合作论坛不但发布了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形势、趋势及我省对策,还邀请了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演讲服装品牌的塑造与升级、品牌创新等,对如何进一步带动我市纺织服装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高邮服装行业特别是羽绒服装行业实现由加工到制造再到创造的嬗变,保持和发展好高邮羽绒服装产业优势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市数百名党政干部和纺织服装企业管理者奉上一份“精神盛宴”。

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暨第四届中国双黄鸭蛋节上,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中心在邮授牌,分中心不但为高邮纺织服装企业创牌开拓市场把牢质量关,而且还将推动高邮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飞速发展。在第五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和第二届中国羽绒服装节上,高邮鸭文化暨特色农产品展览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家走进高邮活动一马当先,让众多嘉宾和广大市民大饱眼福之余,更领略到高邮特色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全市有2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场设柜参展销售,送展的产品几乎囊括了我市所有特色农产品,有高邮鸭蛋系列产品、扬州鹅系列产品、高邮湖特色水产品、双兔大米、界首袁氏茶干、天山茶叶等。农展会通过实物、音像等图文音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高邮鸭的历史与文化、保种与选育、营养与健康、品牌与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参加完展览的国家农业部有关局处领导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家,还参观了高邮鸭集团良种繁育中心和加工中心、戚伍水产公司、富裕达公司、双兔米业、龙虬镇万亩罗氏沼虾产业园。大家对高邮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农业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全面了解。正如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步江所说:“高邮农产品很有特色,农产品加工也有水平。”

另外,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文艺晚会更凸显了高邮是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亮点。“相约中国羽绒服装城”——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暨第四届中国双黄鸭蛋节专场大型文艺晚会和“秦邮飞歌”文艺晚会上,沙龙时装队走秀均展示了“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特色与时尚,让广大中外嘉宾感受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无穷魅力。

小鸭蛋何以办出大节庆?

小鸭蛋何以做出大文章,办出大节庆?主要归功于其先天的良好品质和后天的不懈努力。鸭业是高邮的传统产业,高邮鸭蛋在后四届节庆中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2002年6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高邮鸭蛋从即日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当年9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中标协”约请全国11名专家通过了对高邮鸭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评审。高邮市抓住这一契机,举办了2002年第二届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在开幕式上,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向高邮颁发了高邮鸭蛋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这是全国县级市申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成功的第一家,“高邮鸭蛋”也由此成为全国农产品中惟一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成为全国13个受国家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之一。两年后的第三届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期间,江苏高邮鸭集团科技中心落成,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和省农林厅、市政府以及鸭集团共同投资建设,规划使用面积120多亩,一期工程总投资1200多万元,共分科研办公区、原种保护区、核心群区、苗鸭孵化区四个部分。在该中心的高邮麻鸭育繁基地可以看到,5000多平方米现代化的标准鸭舍里已住进2.5万只高邮麻鸭种鸭,一年可向外提供优质的高邮麻鸭苗鸭100万只。单此一项,可帮助农民年增收1500万元。

鸭业经济已成为高邮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和利用高邮鸭品种、品牌、资源、加工、市场、政策等优势,通过培植高邮鸭集团等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了“红太阳”、“秦邮”和“三湖”等一批知名品牌,鸭业从业人员已达5万人,全市养鸭总量达383万只,各类蛋品、鸭肉、羽绒等加工企业300多家,年加工蛋品5亿多枚,产值8亿多元,已形成科研、繁育、养殖、饲料、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产业化经营格局。鸭业经济不仅带动了高邮农民的增收致富,而且带动里下河地区形成了江苏水禽生产的特色板块。高邮鸭蛋节已成为繁荣地方经济的孵化器,“以节为媒,招商引资”不断提升了高邮知名度,促进了招商引资,拉动了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我们看到,高邮鸭蛋通过“节庆”这一孵化器,放射出巨大的能量,不仅促进了鸭业经济的长足发展,更是带动了高邮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