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邮彩蛋

2010-04-16 00:00:00    作者:蔡生 文 陆学智 摄    来源:今日高邮

彩蛋,是以蛋壳为主要材料,运用绘、雕等技法而制作的工艺品,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由于制作彩蛋的材料来源广泛,精雕细琢的技艺非常高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彩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知道把蛋壳镶嵌在大漆之中,形成古朴雅致的图案纹样。战国大政治家管仲曾在《管子·多靡篇》中写“雕卵然后瀹之”,意思是说把蛋涂上色彩或者涂上纹样,然后再煮,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彩蛋。到了明清,人们为图吉祥富贵、如意纳福,每逢喜庆嫁娶、祝福贺寿、生儿育女,都有用染红的鸡蛋,送给亲朋好友的习俗。至今在江苏、福建、广东、河北、四川等地仍保留这一习俗。

在西方,复活节是最古老、仅次于圣诞节的基督教节日,而彩蛋则是主要装饰品和礼品之一。彩蛋工艺品在俄国、美国、希腊、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广为流传。

彩蛋的原料来源广泛,鸡、鸭、鹅、鸽、驼鸟等的蛋壳都可以选用。由于鸭蛋壳洁如雪,润如脂,细腻晶莹,小巧轻盈,是蛋绘、蛋雕的最佳选择。高邮河流纵横,湖荡连片,水生资源丰富,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高邮麻鸭和高邮鸭蛋,为高邮彩蛋提供了充足的得天独厚的材料。

作者曾经为庆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制作的彩蛋工艺品

早在七十年代中期,高邮彩蛋便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时任三垛镇党委书记的夏积聚同志,为发展外贸经济,扩大出口,利用高邮鸭蛋这一丰富的材料,抽调了三垛镇有关部门的教师、木工、油漆工等技术人员,在三垛综合厂组织生产工艺品彩蛋。当时邮城一些有绘画基础的青年,也投入到三垛绘制彩蛋的行列中。绘制的彩蛋花样繁多,有仕女,有山水,有花鸟,在很小的面积上,以民族传统技法描绘,色彩鲜明,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配以精致的木框、玻璃外包装,小中见大,别具一格,百看不厌,回味无穷。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只生产了两年左右,但此举却开创了高邮彩蛋打入国际市场的先河。

事隔多年,久违的高邮彩蛋,又与高邮人民见面了。2006年,第四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期间,高邮市第一小学在文游台举办了小学生彩蛋作品展——“画我家乡,爱我高邮”,孩子们用稚嫩、灵巧的双手,绘制了近百件彩蛋,作品琳琅满目,繁花似锦。这次展览,不仅增添了人们对彩蛋的喜爱,也引起了人们对彩蛋开发的思考,更看到了我市彩蛋制作的希望。

近年来,我市不少彩蛋工艺的爱好者不断钻研绘雕技艺,苦练绘雕硬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件彩蛋作品参加全省、全国民间工艺作品展览,为我市争得了荣誉。如今,他们仍在民间工艺这块沃土上,为继承、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勤奋探索,默默耕耘。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双黄鸭蛋节,第六届开幕在即,全市人民正以优异成绩,迎接鸭蛋节的到来。此时此刻,我想到更多的是高邮彩蛋,更多的是对高邮彩蛋的思考。

一、目前,高邮彩蛋技艺日臻完善,种类繁多,人物肖像,花鸟山水,鱼虫禽兽,诗文字画,争芳斗艳。特别是蛋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曾经有一枚鸭蛋壳上雕出 了2000多个小孔,并申报过吉尼斯世界记录。

彩蛋有它广阔的市场,先说国内,据初步调研,上海、南京、安徽等地区对彩蛋的需求,急要且量大,他们表示,有多少要多少。苦于我们无法提供,也只有望“蛋”兴叹!再看国外,在西方,彩蛋是许多国家庆祝复活节的特殊物品。据报道,美国蛋业委员会的使命,是要为每人每天都过复活节,他们有1400万美元的年度预算。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和商机!

二、随着高邮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旅游景点日益增多,来邮旅游度假的客人越来越多。能否为他们提供一件能具有高邮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一难题,多来年一直未能解决。我曾与旅游局负责同志商量过多次,也曾提及到高邮彩蛋。但如何去实施,却有许多困难。今天我们能不能旧话重提,把这一文章做下去呢?应该说是时候了。

三、与邮文化节一样,双黄鸭蛋节已成为我市又一张城市名片,高邮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基于对外交往的需要,用什么寓意深刻的礼品送给对方,我认为,一只(一组)巧夺天工、精雕细刻的蛋雕,配以精心设计的精美外包装,作为馈赠中外客商、友好人士的高档礼品,确实是一件令人满意的选择。

鸭蛋节已成为我市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良好平台。高邮彩蛋必将成为鸭蛋产业链上的一环。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扶持,有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关心、支持,有彩蛋专业人员的努力创新,高邮彩蛋将为鸭文化这篇大文章添上绚丽的一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