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00:00:00 作者:丁小玲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在郭集镇,有三位美丽的“外来妹”,她们都是残疾人,分别是来自重庆的王雪梅、来自广西的韦彩霞和来自内蒙古的于彩虹。身体的严重残疾使她们多次挣扎在人生的边缘,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但她们终始不甘心向命运屈服,而是艰苦创业,顽强活着,绚丽的生命之花也因此绽放得别样灿烂。
王雪梅:傲立风雪梅更香
今年40岁的王雪梅出生在重庆开县一个贫寒家庭。3岁那年,王雪梅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6岁时,母亲抛下三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16岁那年,父亲又得了胃癌去世。
父亲去世后,母亲只接走大女儿,抛下腿残的王雪梅和年幼的小儿子不闻不问。为了让自己和弟弟不饿肚子,要强的王雪梅拖着一双残腿来到重庆一家火锅店打工。一有空闲,王雪梅就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配菜、炒火锅料,聪慧的她很快就掌握了一套独特的厨艺。19岁那年,王雪梅不满足只做一名伙计,正好有家小饭店要转让,她毫不迟疑地就盘了下来。
自信、漂亮、能干的王雪梅
由于小饭店处于黄金地段,生意很是红火。为了节省开支,王雪梅舍不得雇工,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背着一个大竹篓、拄着拐杖上集市买菜。择菜、洗菜、配菜、掌厨,她一刻也闲不下来。一天下来,王雪梅的骨头都累散了,可令她欣慰的是每天都会有二三百元的收入。
1993年,生意越做越大的王雪梅决定在县城开一家火锅店,可就在这时,厄运的黑手再次伸向她。一天,王雪梅骑着踏板摩托车在山路拐弯时,一幕意外的惨剧发生了:另一辆摩托车突然从对面风驰电掣地冲上来,她被撞出十余米远,接着又被摔在从后面驰过来的一辆大卡车上……经医生初步诊断,王雪梅的盆腔被撞碎,输尿管断了三节,右腰处的肌肉被撕去一大块,右腿粉碎性骨折,左股骨骨折……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王雪梅就动了五次大手术,在死亡的边缘上垂死挣扎。
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一年,王雪梅终于出院回家,弟弟请了个保姆伺候她。由于受的创伤太大,又长时间躺在床上,王雪梅腿部的肌肉全部萎缩。王雪梅也曾想到死,但想到那么多生死难关都闯过来了,这次同样也不能放弃。她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要站起来,哪怕是拄着双拐,我也要站起来!”经过艰难的训练,一个多月后,她可以不借助保姆的手自己翻身;三个月后,她又可以撑着两根拐杖站立起来;半年后,她可以借助双拐,向前迈步子……
26岁的王雪梅经人介绍,嫁给了远在千里的郭集小伙子陈广银,陈广银腿有点残疾,但聪明能干,一直是镇龙头企业声光器材厂的技术骨干。小两口和和美美开始了全新生活。儿子出生后,闲不住的雪梅又开始了创业。从最小的生意做起,卖过茶鸡蛋,摆过熟食摊,开过小百货店。2004年春节前,手中有5000多元积蓄的王雪梅买了一辆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机动三轮车,从事客运生意。一年后,王雪梅将机动三轮车换成了小面的。由于王雪梅为人热情、价格公道,很多人都成了她固定的乘客。
2006年,王雪梅投资近10万元,在郭集镇农贸市场附近开了家迪厅,王雪梅白天载客,晚上开迪厅,虽然很辛苦,但她快乐而充实。最近,不“安分”的王雪梅又忙开了,她投资20万元,在镇区新开一家名为“巴香缘”的美食馆,目前店面正在装修中,将于近期试营业。王雪梅说:“尽管我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我一直没有绝望过;尽管我身体残疾了,但我仍然可以像许许多多健全的女人一样活得很精彩。”
韦彩霞:心随彩霞翩翩舞
今年39岁的韦彩霞是位来自广西河池的壮族妹子。韦彩霞生下来时,是个脑瘫患儿,双腿畸形,而且有语言功能障碍,语速不及常人一半,好在智力没受太大影响。在父母的关爱下,韦彩霞顽强地读完了高中。
1995年,通过残疾人征婚栏目,她认识了郭集镇的唐来祥。虽然家中父母有些担心,但是1996年,韦彩霞还是决定远赴郭集,嫁给通过一年信、只见过一面的唐来祥。
婚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韦彩霞进了镇福利企业。夫妻两人都有工作,生活倒也稳定。特别是1997年,女儿的出世,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女儿上小学那年,夫妻两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将家搬到了镇上。
“电脑高手”韦彩霞
为了偿还建房子的债务,供女儿上学,2005年,唐来祥利用到外地出差的机会,天天到石雕厂去看人家石刻的做法,凭借做门卫时练就的毛笔字功夫,硬是偷学了一门石刻的技艺。回到郭集,靠着一只左手不断琢磨,唐来祥的石雕已然有模有样。韦彩霞的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后,送了一台电脑给他们。
有了电脑,韦彩霞夫妇决定利用这台电脑开家美术广告店。可刚开始,夫妇俩面对电脑这高科技“玩意”儿,看着直犯迷糊。“我一定要学会电脑操作”,韦彩霞暗下决心。她立即找来电脑方面的书籍,从学打字开始,很快就背熟了“王码五笔”字根。由于右手蜷曲无力,她就用左手练习打字,起初好几分钟才打出一个字,后来一分钟能打出四五十个字。接着,韦彩霞又学会了Word、Excel、Photoshop等电脑基础知识,很熟练地给丈夫打字样。不久前,韦彩霞又学会了网页制作。每次坐在电脑前,噼噼叭叭地敲打着键盘,韦彩霞总是开心到极点,因为现在的她,已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电脑高手”了。她说她在着手筹划,准备在网上开一家网店。相信这梦想,很快就能实现。
目前,唐来祥白天在福利企业上班,晚上回家从事大理石刻字,还制作铜字、铜牌、锦旗、横幅、广告灯箱等。所有的字样都是由韦彩霞在电脑中编排、输出。今年3月份,夫妇俩投资2万多元,添置一台锐龙数控刻字机。“还是应该要靠自己。”对于未来,夫妻二人总是这样回答。
于彩虹:风雨过后见彩虹
今年34岁的于彩虹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教师家庭,先天性的脊柱裂让她年幼时就双腿残疾。但她自强不息,大专毕业后在天津一家声讯台做过文案财务,也当过部门主管。
2003年,于彩虹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自强之声”节目,与郭集镇的残疾青年潘立根相识并喜结连理。看着别人风风火火创业,坐在轮椅上的于彩虹也不甘心:“虽然我们没有了双腿,但我们还有两只手。只要还有两只手,就不要政府救济、不靠家庭养活。”夫妇俩一商量,决定干一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开夫妻店。在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下,于彩虹夫妇筹措了5.6万元,在盘塘村开了一家日杂店。由于开店的人多自己的店又没有多少特色,小店生意十分清淡。如何改变现状?经过反复调研,于彩虹决定到人气十足、市场繁荣的郭集镇兴办规模较大的超市。
于彩虹在整理货架
经过一番准备,他们筹措十多万元,在郭集镇中心地段租了一处150平方米的门面房,“金阳光超市”于2005年9月正式开张了。超市开张后,于彩虹夫妇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双手创建的超市是微利经营,来不得半点闪失,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诚信的信誉,做到店里无假货、无劣质商品。潘立根每天早晨6时起床,自己开三轮车到高邮、扬州进货,回来后,他坐在轮椅上,下货、上架,送货上门、洽谈商量;于彩虹则拄着拐杖,里里外外“一把手”,热情招揽顾客,忙里忙外收钱管理。就这样,超市凭着低廉的价格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但近年来,由于外地的两家集团超市挺进郭集,“金阳光”的经营也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超市两次遭窃,让这对残疾夫妇的创业蒙受一定损失。于彩虹说道:“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竞争越发地激励了于彩虹的干劲。
去年,于彩虹夫妇又兼做彩虹门出租生意,郭集镇一有重大活动,镇政府都会优先照顾他们,镇妇联、残联也多次向夫妇俩伸出关爱之手,这让于彩虹夫妇俩感动不已。怀有感恩之心的于彩虹夫妇每遇到新年、“三八”等节日,总会免费在政府门前竖起一道彩虹门,祝福全镇人民节日快乐!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去年,联华超市集团经过实地考察,决定让于彩虹加盟,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几年来,无论是 “金阳光超市”,还是“联华超市”,于彩虹都以物美价廉、诚信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生意越做越红火,年销售收入都在百万元以上,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于彩虹先后被镇政府、市妇联授予“巾帼创业之星”、“优秀创业女性”称号。于彩虹总是说,岁月带走的是痛苦与沮丧,留下的是拼搏成功后的温馨和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