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灯明柳绿水清 幸福宜居郭集

2010-04-29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市郭集镇村建助理柏乃宝访谈录

近年来,位于高邮湖畔的郭集镇集镇建设令许多人大为惊叹,一天一个变化,日新月异,村建工作连续三年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柏乃宝----郭集镇村建助理,直接参加了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见证了这一巨变。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郭集采访了柏乃宝。进入郭集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在眼前:500亩腾发花木园,各种花木竞相开放,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一条斑马线很是醒目;一幢幢色彩艳丽、风格炯异别墅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集镇街道宽敞整洁,环境优美;徜徉在灯具工业园,见到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开辟的集镇西区,文化中心大楼、广电大楼极具现代气息;金柳广场专为居民休闲而建,假山、喷泉、景观灯、绿树、凉亭,置身其间,忘记了疲惫,忘却了烦恼;整个集镇见缝插绿,绿化覆盖率在35%以上,真可谓“灯明柳绿水清,幸福宜居郭集”。

进入柏助理的办公室,看到前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记者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得知村建工作面广量大,柏助理每天都这样忙,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过了好大一会,柏助理对记者说:事情太多,只能给你十多分钟的时间。

记者:郭集集镇建设为何取得如此丰硕成果?

柏乃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建工作,安排2名镇党委委员、1名副镇长专抓集镇建设,这为集镇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我1983年参加村建工作,那时镇区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只有700多人,镇区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家上档次的饭店、旅馆。2000年后郭集镇集镇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质的飞跃。镇党委政府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注重高品位,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了《城镇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郭集镇镇区近期建设详细规划》。围绕“灯具之乡、建筑之乡、水产之乡”的定位,按照东扩、南进、西拓、北延的指导思想,使工业园区、商贸区、教育区、行政区、生活区等既相对集中,又有机结合,形成四纵四横,纵横相通的新格局。村建办严格按规划建设,按规划办事,凡不符合规划的一律不予审批建设;把好建筑设计关,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都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力求造型新颖美观。

记者:这几年郭集镇是怎样建设集镇的?

柏乃宝:郭集镇将集镇建设和园区建设实行互动。工业集中区一期2001年3月启动,2006年开始开发集中区二期工程,07年启动三期工程建设,园区现有企业100多家,先后被省、扬州市评为乡镇示范工业小区。通过园区的开发建设,带动了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在,集镇范围内饭店、旅馆、休闲娱乐场所、大型超市每年都在增加。此外,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过去在扬州等地购房置业的本地老板回乡进园创业,并选择在集镇居住。同时,园区企业吸纳了本镇和外地大批劳动力,目前园区有职工近万人,这一部分人纷纷在集镇购置建房。从2002年起,集镇平均每年新增购建房户达100多户。郭集镇按照经营集镇、建设集镇、发展集镇的理念,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集镇建设的加快发展。通过招商建设了占地40亩的农贸市场,集镇所有摊位全部进场经营。由此,路变畅了,集镇环境变靓了。2007年又投资500万元建成居民广场。集镇建设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有时限于本镇的能力很难如愿,郭集村建部门想方设法,求取真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拍卖冠名权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采用拍卖冠名权的方法筹集道路建设资金,已有多条主干道路冠名权被企业竞拍所得。实行“大树认养”,即对休闲广场的樟树、广玉兰等树种由企业老板出资认养,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美化了环境。珠湖别墅小区、润扬名居等小区都是通过市场运作的,以其品位高走在了扬州小区建设的前列,彰显出新农村新农家的美好蓝图。

记者:郭集镇是怎样管理集镇的?

柏乃宝:在集镇管理上,以创建为抓手,积极引入城市化管理体制,以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为主体,采取单线作战和联合办公的办法,整治镇容镇貌;发挥群众管理队伍作用,聘请人大代表、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城镇管理督查队,对城镇卫生、建设、规划以及各个管理部门职能使用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查监督;实行“网络化”巡逻,全力打造“平安郭集”。

结束语:郭集镇将进一步精心打造“精致、别致、雅致”集镇,在创建成扬州市卫生镇、环境优美镇和江苏省卫生镇、环境优美镇的基础上,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优美镇。我们深信,不日,一个特色明显、配套齐全、建设品位高、发展空间大的新型小城镇将会伫立在高邮湖畔,发出熠熠的光芒。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