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30 00:00:00 作者: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4月11日,第一小学六年级(4)班学生金志诚因身体不适到市人民医院诊治,被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由于病情严重,当日,小志诚就被转入苏州大学附属医学院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经进一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据医院初步估计,如果要治好小志诚的病,至少花费100万元左右,这对双双下岗的小志诚父母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么高昂的医疗费让这一家人一筹莫展……
在爷爷70岁寿诞时,健康的小志诚摆着POSS拍照片
黑色的星期天
4月11日是星期天,这一天对于住在西塔街27号的老金一家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天:这个家中年仅13岁的孩子金志诚在市人民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采访中,小志诚的姨妈张燕告诉记者,4月5日,清明节那天,小志诚因为发烧在医院连续挂了3天水,挂完水退烧后,家里人以为就是受凉引起的感冒,11号那天,小志诚再次发高烧,而且全身发抖,当天正好是星期天,他的父母便带他到人民医院检查,万万没有想到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张燕说,当天下午,小志诚便被送到苏州大学附属医学院第一医院,进一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
张燕说,由于小志诚的病情特别严重,在治疗过程中,所用的药品大多是进口药,价格都非常昂贵,住院10多天就花费了10多万元,最多的一天就花去了2万多元。
多灾多难一家人
目前,在父母的陪同下,小志诚正在苏州接受治疗,为了给小志诚筹到更多的“救命钱”,年过7旬的爷爷金保义推着中风10多年的奶奶张荣珍走上街头,向路人求助。23日上午,金保义老夫妇来到中市口向路人求助,在现场,记者看见,张荣珍坐在轮椅上,中风10多年的她无法言语,只能简单地发出“妈妈”一音,在她的身边摆放着一个捐款箱和一张小戗牌,戗牌上贴着一封求助信和小志诚的照片以及医院的诊断书,照片中的小志诚又白又胖。站在一旁的金保义正喂老伴吃药,他告诉记者,自从老伴中风后,每天要靠服药来维持生命。
采访中,记者得知,小志诚家十分困难。今年70岁的张荣珍12年前突然中风,当时,小志诚刚出生还不满周岁。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全家先后花费20万元,为其做了两次脑部手术。这12年来,她每天还需要靠药物来维持生命,每个月光吃药就要花费近500元,巨额的治疗、医药费用早已掏空了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就在张荣珍中风后的第三年,金保义腿部又因为患病留下后遗症,没有力气再照顾中风的老伴。没有办法,为了能方便照顾老人,小志诚的父亲金国明不能再到外地打工,也不能正常上班,只能在家附近打零工兼照顾瘫痪的母亲,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小志诚的母亲张梅身上。因为长期劳累,张梅身体状况也不怎么好,两年前,她又因病切除了子宫。
考虑到小志诚下半年开始读初一,很快就要读高中、大学,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今年3月初,张梅向亲戚借了钱并从银行贷了款,在商业步行街开了一家服装店,想自己做生意多挣点钱。没有想到,服装店刚开张不久,小志诚就得了白血病。
人间有大爱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小志诚的病情以及家庭的境况得到了过往行人的同情,在中市口,路过的市民纷纷停下脚步上前捐款,10元、50元、100元、200元……看到有人来捐款,张荣珍虽不能表示感谢,但一直说着“妈妈”,站在一旁的金保义也不停地向行人鞠躬道谢,甚至几次弯下膝盖向好心人下跪。
在现场,一位在附近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掏出200元钱放进捐款箱,并安慰起金保义来。面对记者的采访,她不愿意透露姓名,她说:“我虽然只是一名清洁工,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600元,但我们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全家人健康地生活着便是幸福。他们这一家人实在是太可怜了,我应当帮助他们。”
小志诚的病情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小志诚班主任石维香介绍,小志诚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与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对待老师也都非常尊敬,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好孩子。自从同学们知道他患了白血病后,都非常难过,主动要求捐款,6年级(4)班的58个学生共捐款2000多元,另外,班里一些学生还通过QQ群向各自的亲朋好友发出呼吁,为小志诚进行募捐。
第一小学的张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在获知小志诚的情况后,立即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捐款,同时通过团市委向别的学校发出倡议,实验小学、城南经济新区小学等学校已经先后为小志诚进行了捐款。截至目前,学校已经为小志诚募集到两万多元。
27日下午,小志诚的姨妈张燕打电话告诉记者,小志诚的病情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关心,这几天,仅收到普通市民的捐款就有2万多元。张燕说,26日傍晚时分,一位30岁左右、戴着墨镜的女士来到小志诚家,从包中拿出1万元放下后便要离开,而且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也不肯摘下墨镜让我们看清她的容貌。
据记者了解,为了给小志诚治病,爷爷金保义已经联系好中介准备把房子卖掉。尽管如此,但还是与巨额的医疗费相差甚远。在此,我们呼吁:希望社会各界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挽救小志诚的生命,也衷心祝愿小志诚能够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重返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