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我为旅行赛添光彩 旅行赛因我更精彩

2010-05-04 00:00:00    作者:综合    来源:今日高邮

——首届高邮湖国际业余自行车旅行赛访谈

低碳健身,引导健康新理念

——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 尤泽勇

在首届高邮湖国际业余自行车旅行赛的主席台上,记者见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尤泽勇。当天,他以市领导和“选手”的双重身份,为选手们鼓劲加油,自己也参加到单车比赛中。

尤泽勇是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此次活动由政府搭台,让全国各地的车友聚集到一起切磋交流,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让车友们在竞争中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近距离,同时也将这一户外运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最关键的是,让低碳运动引导健康的理念在更多市民的头脑中扎根。高邮湖非常美,景色宜人,但很多外地人并不熟知;低碳健身是当今环保健身的一种时尚方式,能够在高邮湖畔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大家去认识一个全新的健康理念,同时对于宣传、推介高邮旅游资源,加快高邮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此次我市有近40人参加比赛,作为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尤泽勇希望活动越办越好,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感受低碳运动带来的美好生活。姚静  文/摄

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访市旅游局局长   道书林

“这次我市举办自行车旅行赛,受到了海内外自行车运动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体育竞技比赛的举办和高邮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了170名参赛选手齐聚高邮湖畔,同时还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本次赛事的举办将极大地拉动“五一”小长假我市的旅游收入,这是体育与旅游的一次完美结合!” 2日上午,在首届高邮湖国际业余自行车旅行赛活动现场,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道书林说,2007年,我市提出了建设滨湖旅游名城的目标,旅行赛的举办将对高邮建设旅游名城,推动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次旅行赛结合赛事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观光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探索体育赛事与旅游业更紧密的结合,促进高邮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通过这一赛事,人们既可以观看竞技体育,又能够欣赏高邮独特的自然风光。

 道书林表示,今后我市还将继续推广和普及体育活动,继续举办这类大型赛事,将这项赛事作为推介、宣传高邮的一个手段,充分挖掘我市旅游、体育等资源优势,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了解高邮,走进高邮,喜欢高邮,品味高邮,让高邮这颗夺目的明珠更加璀璨! 王道   文/摄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

——访邮城户外联盟理事  戴亮

比赛当日,男子越野B组选手戴亮以33分54秒夺得该组第五名,这让骑车时间并不算长的戴亮感到无比开心。他告诉记者,名次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尝试过了,同时能和外来的车友切磋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

记者了解到,其实戴亮不仅是参赛选手之一,还是此次赛事的发起人之一。作为邮城户外联盟的理事,戴亮认为,高邮举办这样的大型户外运动,说明低碳运动、健康生活已经越来越受重视。

戴亮认为,我市通过举办此次比赛,一方面将人与自然、运动和休闲完美结合起来,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高邮湖的对外知名度。“比赛线路选在高邮湖,就是让更多的人走近高邮湖,亲近大自然,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健康的生活。”

尽管比赛只有一天,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城市,但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在相互沟通中增进友谊,作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的戴亮说:“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希望邮城户外联盟越办越好。”姚静  文/摄

踩单车,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访邮城户外联盟成员  于晓军

巾帼不让须眉。这话用在参加首届高邮湖国际业余自行车旅行赛女子越野组的女成员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记者了解到,参加此次比赛的邮城户外联盟成员中,共有4名女选手,户外联盟的女选手于晓军更是骑出了12分27秒的好成绩,获得女子越野组第五名。

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但眼前的于晓军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得多,她说:“去年3月份我和同伴们去了趟婺源,那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参加户外运动必须有很好的耐力和强健的体魄。比赛重在参与,能够坚持下来,我就觉得自己很棒。”

于晓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平时除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外,几乎很少参加户外运动。“自从加入了邮城户外联盟,每次单车活动后,都会觉得浑身轻松,为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这个活动,自己将一直坚持下去。”于晓军说,骑单车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骑单车活动,不仅增强了自己体质,更重要的是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姚静  文/摄

健康是我永恒的追求

———访参赛选手白万

首届高邮湖国际业余自行车旅行赛吸引了来自浙江、安徽、河南、江苏、上海等5个省市22支代表队的170名非专业自行车运动员齐聚高邮湖畔,参加绿色骑行。他们在休闲中追逐着快乐与健康,在竞赛中超越自我。

2日上午,骄阳如火。在选手休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名右臂有残疾的选手在仔细检查着自己的自行车,为比赛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他就是来自南京的选手、南京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白万,他曾是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白万笑着说:“我参加过国内外50多场铁人三项比赛,家里的奖牌不少于50块。”

“骑车摔过很多次,每次我都会默默地站起来,继续向前。”白万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白万成为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已经十多年了,他和平常人一样在骑行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会爱上自行车这项运动时,他说:“骑车能够让人拓宽视野,觅得健康。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健康是我永恒的追求!”

能来到高邮湖畔参加比赛,白万说这是一件“美事”,这里很特别,鱼米之乡的秀美灵气让人感觉到清新与自然。上午10点左右,白万顺利地完成了越野赛,当他出现在终点时,记者围上去询问他的名次,他开玩笑地告诉记者:“我永远都是第一名!”伴随着一声大笑,他说:“成绩并不是主要的,过程才最重要!” 王道   文/摄

 

强身健体,以车会友

——访自行车爱好者  王庆成

王庆成是邮城户外联盟会员中年龄最大的,75岁的他参加自行车骑行活动已经一年多了。比赛现场,记者采访了这位“高龄自行车运动员”。

王庆成说:“自行车运动能强身健体,也能以车会友,现在我每周都会参加户外联盟的骑行活动,感觉特别好,我喜欢这项运动!”

“您今天是来参加比赛的吗?”看着老先生一身“标致”的比赛服,记者问道。王庆成摇摇手说道:“不是,不是。今天我是来服务的,我的儿子被我拖来参加比赛了,我替他搞好后勤!” 原来,王庆成看到儿子王华每天上下班都是驾乘摩托车,缺乏运动,就将王华 “拖”进了自行车协会,让他多锻炼锻炼,这不,这次比赛王华也参加了。

最后,精神矍铄的王庆成对记者说:“希望比赛能一届一届地办下去,让自行车运动更加普及!”王道 文/摄

 

单车运动,让生活更加充实

——访邮城户外联盟成员  程一飞

 已过而立之年的程一飞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但闲暇时,程一飞总觉得该找个方式让自己好好放松,让生活更有情趣。去年,他成了邮城户外联盟中的一员。

“自从参加了单车俱乐部,感觉生活更加充实了,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也变得更加年轻、自信起来。”程一飞告诉记者,尽管自己参加户外联盟时间不长,但去年10月18日第一次参加了环高邮湖的活动。“全长100多公里,旅途真的很累,但沿途却能够欣赏到从未见过的美景,自己的耐力与毅力也得到了锤炼,心里感觉特别满足。”程一飞告诉记者,这半年来,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开朗。程一飞说:“比赛只是一种形式,我们要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碳运动中来,让更多的人越活越健康。”   姚静   文/摄

运动,改变了我的生活

——访邮城户外联盟、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成员夏瑞松

参赛现场,记者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是邮城户外联盟、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成员夏瑞松。

去年10月《高邮信息》曾刊登过一篇《驱动两轮上北京》的特别报道,写的就是夏瑞松等自行车爱好者骑着自己的爱车北上的故事。

见到记者,夏瑞松兴奋地指了指别在胸前的号码“B16”告诉记者,他们组有30多人,赛程是3圈共15公里的行程。“我要争取拿个好名次。”夏瑞松充满信心。因为他要参加上午10点40分的比赛,记者采访时也不忘给他加油鼓劲。

去年10月18日,夏瑞松参加了单车环高邮湖活动。“那天我们上午6点出发,直至傍晚5点,才骑完全程170公里。”对于参加这样的活动,夏瑞松表示,户外运动,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重新领略到另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限于工作、家庭这样机械的“两点一线”,同时,在亲近大自然时更能体验到时尚运动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他告诉记者,参加完这次比赛,5月15日他将和他的伙伴踏上开往成都的列车,然后骑车直奔拉萨。姚静文/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