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民生礼包全面发放

2010-07-07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2010年1号文件自年初出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时隔半年,其进展实施情况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

关键词:生活环境

       

镜头一

珠湖新村道路维修改造已进入扫尾阶段。在小区开了10多年商店的倪应宏兴奋地说:“曾经道路破损不堪、化粪池漫溢、下水道不通的珠湖新村,如今已旧貌换新颜,既有了新铺的主辅道路,又有了畅通的雨污管道及新砌的窨井、水表井、化粪池等,我们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镜头二

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大淖风光带,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河水和两岸层层叠叠的绿化小品,汪曾祺笔下的大淖仿若就在眼前,只是更添了些现代气息。正值傍晚时分,附近不少居民前来散步,他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争相称赞道:“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曾经的臭水沟,已然成了风景独到的风光带,简直就像上海的外滩。”

部门工作

今年以来,市建设局紧扣加大城市建设力度,营造和谐人居这个工作重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收到了一定成效。

城市东入口改造工程、文游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姜桥路建设工程均已全部完工;大小淖河环境整治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后街后巷整治改造15项工程,其中后街后巷维修改造工程之一的珠湖新村改造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三馆综合楼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到位,优化方案正在编制。

初步建设好盐河风光带海潮大桥向北300米示范段及通湖大桥向东550米盐河风光带;完成文游广场建设,增加绿地约28500平方米,完成大小淖河绿化改造,增加绿地约44000平方米。今年实际增绿11.2万平方米。

关键词:就医

镜头

今年1月4日,开发区东墩居委会居民卢用林因胆囊结石在开发区医院住院治疗,就诊费用为3932.92元,出院结账时新农合基金补偿2281.31元,实际补偿比达57.8%。卢用林说,家庭并不十分富裕的他,在领到这笔报销费用后,真的很激动,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

部门工作

今年,市卫生局调整完善了新农合基金补偿方案。一是提高名义补偿比例。采取县、乡医疗机构不分段,市外医疗机构分段补偿的办法。其中,乡级补偿比提高至70%,县级补偿比提高至50%,市外补偿比为1万元以下35%,1万元以上40%,逐步拉大市级、县级、乡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积极引导参合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切实提高参合患者受益程度。二是提高封顶补偿线。参合患者年度最高封顶补偿由2009年的8万元提高至10万元。三是扩大基金补偿范围。结合各定点服务机构用药和诊疗实际,修订《高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兑付实施细则》、《高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扩大基金可补偿范围,严格控制定点服务机构超范围用药和诊疗。

卫生局在完成11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基础上,对其它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并将其纳入了年初目标责任书中,确保今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达到标准化要求。

与此同时,卫生局还大力开展卫生惠民工程。继续实施低保户、特困职工等特殊人群“两免八减半”优惠医疗政策,对符合规定的相关人员继续实行免收普通门诊诊疗费,减半收取住院诊查费、床位费,治疗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按规定标准减免30%。截至目前,共惠民3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用3万余元。今年继续为400名特困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给药,到5月底共发放价值6万元药品。大力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针对我市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推广适宜技术16项。

关键词:住房保障

镜头

32岁的船民胥元富由于家庭条件差,一直和父亲生活在船上。为了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定所,今年市房管局为其在姚家巷找了一处4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胥元富每月只需付42元房租即可。从船上到岸上,胥元富父子俩生活得比以前安稳多了。据胥元富介绍,他现在在一家娱乐中心打工,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攒点钱,让生活逐步好起来。

部门工作

市房管局今年共受理182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共有产权适用房购买申请,经过审核和公示,批准了118户家庭的购买申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71户,合计补贴金额14.6万元,实物配租20户。

加强城市拆迁管理,发放拆迁许可证5份,加快推动拆迁安置房建设,化肥厂地块拆迁3.2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建设;“三馆”1.3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已在四月底前封顶,正在进行配套工程建设;大小淖河环境整治约1.6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已完成工地三通一平及工程招投标,七月份正式开工建设;高邮镇拆迁安置房已建成1.3万平方米,正在开工建设1.8万平方米;城南经济新区拆迁安置房已建成2.6万平方米;开发区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10万平方米。

另外,市房管局还强化对一城三镇直管公房的管理,进行冬季防寒冻和汛前检查抢修,加大对危旧房的修缮和改造力度,到目前已投入维修资金72.20万元,确保直管公房住户的安全。

关键词:教育均衡

镜头

近日,在市南海中学,许多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正在向学校提交申请,就读宏志班。据南海中学校长介绍,今年该校招收100名宏志生。为了教育公平,学校一定严格把关审核,确保让家庭条件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能上到宏志班。

部门工作

今年,市教育局全面落实义务段“一免一补”政策,今年春季学期义务段共免教科书费368万元;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2010至2011学年,按小学500元/生·学年、初中750元/生·学年,将为10%义务段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2009至2010学年,高中段按在籍学生的10%发放了政府助学金177万元,资助学生1770人;2010至2011学年,仍将按高中段在籍学生的10%发放政府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学年。职中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年发放1500元助学金,今年春季学期共有3774名职校生享受助学金,总额为283.05万元;此外,按年初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今年春季学期,按职校生总数的5%落实了职校贫困生减免38.88万元,职校一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共减免学杂费90.2万元。为进一步办好初、高中宏志班,近期,市教育局将制订出台规范宏志班招生、收费行为的意见,确保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能顺利就读相关学校的宏志班。今年省资助中心下达我市应届大学新生贷款指标110万元,7月25日至8月31日,我市将为应届和在校高邮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出台了相关文件,保障外来投资、务工人员子女平等享有教育权益。今年,继续保持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以上。

今年,我市拟建校舍4.1万平方米,其中武安中心小学异地新建工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规划设计正在进行;异地新建甘垛初中正进行规划征地,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异地新建城南新区中心小学正进行调研论证,计划建筑面积6861平方米。第二中学创省三星级高中已于6月下旬接受了省级验收。荷花塘特校创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校,将于年底接受省验收。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今年计划创成10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已进入工程施工阶段,计划10月底完工。4月中旬,市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联合召开了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推进会,各乡镇正在筹建中。目前,全市有省优质幼儿园29所、省实验小学25所、省示范初中22所、省三星级以上高职中7所,就读学生比例分别达60%、76%、85%、92%。全市已有101所学校创成规范收费学校,年底前将接受创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验收。  

关键词:福利  救助

镜头一

近日,家住珠湖新村的张大妈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收入存折,并高兴地说,从今年开始,低保已提高至320元了,对于困难群体来说,大家已很满足,加之“实物券”等优惠政策,大家远比过去生活得幸福。

镜头二

今年刚刚退伍回来的刘先生,在民政局的推荐和安排下,经过面试,已进入市防控大队工作,月薪千余元。刘先生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工作都很难找,像他这样的大龄青年更是不用说。如今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他有说不出的激动和满足。

部门工作

今年市民政局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调整到每人每月320元和210元,已于二季度打卡发放到人。重残救助、临时生活救助、“实物券”发放按序时进度实施。五保供养标准目前达3100元,下半年将调整到年人均3500元。新申报“关爱工程”附属项目7个,全部入住使用后,可实现80%的供养率。文明敬老院创建和院企挂联、院校挂联正常开展,敬老院保持良好的运行质态。

市民政局还开展了重点优抚对象重大疾病情况调查,拟在“八一”前实施优抚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开展“三老”优抚对象危房改造,对各乡镇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了调查审核,下拨了资金,修缮工作已于5月份启动,10月底前完成80户改造任务。对375名退役士兵进行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率86.6%,推荐介绍就业98人;出台了城乡退役士兵一体化安置办法,共为139名城市兵、268名农村兵筹集安置补偿金481.5万元,目前城市兵货币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农村兵货币安置工作已于本月初开始。

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已得到扬州市认可,正报国家发改委立项,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50亩,设置养老床位300张,待国家发改委立项后即可开工建设。推广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城区社区已建成1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建立了42个综合性老年服务站。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目前已销售福彩1850万元,同比上升28.5%。已办理老年优待证1100多份,出台了90岁以上老人“尊老金”实施办法,申报审核审批工作已结束,7月份可打卡发放到位。

按照《高邮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对五保对象和城乡低保对象、“三无”人员个人诊疗目录内的医疗费用实施“零”起付线,给予30%的医疗救助,看病就医时实行“五免五减半”。3月底,按照1至2万元、2至3万元、3至4万元、5万元以上分别救助1千元、2千元、3千元、4千元的标准,向2406名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292万元,救助人数同比增长了71.4%、救助金支出增长50%。建立运行了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医疗费结算服务,受助对象个人前期医疗费用压力明显减轻。

关键词:社会保障

镜头

张增安,原汽配厂职工,2001年6月买断后中断参保,今年4月份到市社保局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缴纳了养老保险费。张增安说,原以为中断了参保,以前交的保险都不算数,后来经过社保部门同志帮忙,调出了原始档案,并续交了中断时间的保险费,以后也可老有所养了。

部门工作

今年初,市社保局明确专人对全市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带领部分乡镇、企业组团赴外招聘,与云南、山东、湖南、安徽等地区建立劳务协作基地,帮助我市各类企业招引技术工人1687名,完成全年目标的112%。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召开6次大型或专项劳动力招聘洽谈会,采集就业岗位29554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47%,推荐就业2743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8%,并创新形式开展市镇联动招聘会、园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在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进行就业e通试点,将招聘求职信息通过手机送进村组。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以开展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和创建充分转移乡镇村活动为抓手,积极落实国家、省、市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政策,逐年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25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5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4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963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9%,城镇零就业家庭已连续35月实现动态为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动者技能培训力度,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充分整合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会、成人校、企业资源,协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248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2%,创业培训316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农村劳动力培训5194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2%。

社保局还为我市如何实施新农保当参谋、提建议、牵好头。协同市财政等部门,做好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和适龄参保人员的调查摸底,形成了进口补贴、出口补贴等测算方案。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形成了我市新农保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已经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在全市开展消除零登记、零参保企业活动,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深入企业现场开展政策咨询和宣传服务,促进企业依法参保。在全市城区15个社区开展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的拉网式排查,逐户上门调查居民社会保险参保情况,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增强居民群众参保积极性。至目前,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0148人,净增缴费3881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82655人,新增缴费2986人。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通知要求,为246名企业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关系转入转出手续。连续第十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后,我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为 1165.58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