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我市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2010-07-30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并将逐步成为一个地方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各地区都在探索发展文化产业之路,我市也正处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大运河畔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高邮自古沟通江淮,枢纽南北,经济、人文均较发达,拥有7000多年的龙虬庄文化、3000多年的邮驿文明,处处散发着诱人的神奇色彩。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内容和坚实的基础,但文化资源的丰富并不等于文化产业的繁荣。

据了解,我市的文化产业大致可分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制品批发零售业、文化娱乐业、旅游业、网络服务业、图书发行业、艺术品业、广告创意业、包装装潢和印刷业。虽然也呈现出门类比较齐全、内在发展势头强劲、外部进入欲望强烈、资源丰富等特点,但存在着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整体把握,对文化发展脉系的认识不清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形成系统性,对文化资源内涵的把握不准确、不全面,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粗陋、粗糙等问题。

面对高邮的实际,如何发展高邮的文化产业,如何变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记者就此作了相关采访。

弘扬邮文化

   

“一支邮之歌,悠悠两千年,历尽沧桑事,始终情未改。”“邮”是高邮之根、文化之魂、发展之脉,是高邮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市邮政部门表示,当邮文化与经济联结,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高邮不仅可以从邮文化中找到精神内核,实现新的文化传承,还可以进一步在邮文化上寻求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高邮已成功举办多次国家级邮文化活动。1997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高邮相继成功举办了五届邮文化节。节庆期间不仅有新邮品发行、邮品展览等吸引人气的邮事活动,借助邮文化的平台,高邮还以邮为媒,以邮会友,洽谈项目,招商引资。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在邮期间指出,“邮”所能包容的东西非常之多,“邮文化”更是民族文化的精粹。高邮要将打造“东方邮都”进行到底,相信“东方邮都”定会是高邮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谈到发展邮文化产业,集邮爱好者们普遍认为,可挖掘的空间很大。首先,我市各景点门票尚未采用明信片式样。纵观全国各大著名景点,无论是南京总统府,还是龙门石窟,再到乐山大佛,都启用了明信片式的门票。如果我们也能启用这种印有各景点图案的明信片,不仅是邮文化产业的一个拓展,也是宣传高邮的重要名片。另外,每届邮文化节,集邮爱好者普遍表示,可带回去的生动的具有高邮特色的礼品除了双黄鸭蛋,几乎没有别的可选择。他们认为,在每届邮文化节或者鸭蛋节前夕,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节庆口号和吉祥物,在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后,向社会招标推广生产吉祥物的相关纪念品,比如专用信封,印有吉祥物的包、邮文化T恤等便携式文化礼品。也就是要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旅游业

现代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为旅游增加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给游客更多的记忆和体验。市旅游部门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邮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我市目前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个,有文游台、盂城驿、镇国寺塔、龙虬庄遗址等一批知名景点。如果将这些自然资源和文物景点紧紧结合起来,加以包装、推介,把这一块蛋糕做大是很有希望的。目前,文游台、盂城驿、龙虬庄、镇国寺、东湖湿地公园、临泽生态园已对外开放,天山汉文化公园正在施工中。高邮湖、大运河也是高邮水文化的两大亮点,可通过市场化运作开辟高邮湖、大运河的水上游览线。上船观光,登岸看点,导游与游客互动,水上与岸边共赏,给游客提供一种文化品位高的水陆两栖式旅游体验。

另外,我市还可打造一条具有高邮特色文化风情的休闲购物街。比如南门大街,就可效仿扬州双东文化历史街区,按文化门类分置,相对集中布局,统一管理,形成淮扬美食、特色土产、传统工艺、古玩字画等营销区,成为具有特色文化风情的休闲购物一条街。这样游客们可以边品尝传统美味,边休闲购物,既丰富旅游内容,又增加旅游消费收入,何乐而不为!

建设大众文化娱乐项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并不丰富。最为人熟悉的歌厅、KTV还挺多,但档次较低,体量也小。因此,高邮的一些企业老板都将接待地点移到了周边的扬州、兴化等地。市文化部门认为,我市要搞好对经营性娱乐场所的布局调整,倡导特色经营,加强引导,规范管理;支持社会资本兴建集娱乐、休闲、旅游、健身为一体的新型健康的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娱乐业的整体层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培育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娱乐文化企业和连锁网点,引进和开发现代时尚娱乐休闲项目,着力培育娱乐消费市场。

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渐旺盛。尤其对电影、戏剧、演唱会等形式的娱乐项目非常感兴趣。现在,很多市民周末带小孩去扬州时代广场电影院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也有去看木偶戏、演唱会的。足见,这都是文化产业潜在的市场。我市素有二胡之乡、民歌之乡等美称,在这方面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如果结合各方面力量,可以每月或者每周,打造系列二胡、民歌、扬剧专场,形成品牌效应,一定会吸引本地乃至其它地区的观众。这样,民族文化得到传承,演出业也跟着做大做强了。不过,建设一个过得硬的影视剧场是前提,是基础。

以文化企业为主力

在以多种载体推进文化资源由“虚”变“实”的进程中,以文化企业为主力,全力打造文化资源转化的项目、产品、技术、传播等载体,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文化产品,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市经贸部门认为,可充分利用好项目和产品载体,围绕核心资源、核心创意,策划、设计和生产出更多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品种多样、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

我市在30年前曾有一家羽绒工艺厂,主要是羽毛贴画,后来萎缩了。开发区还有一家羽绒工艺厂,但体量不大,他们的产品主要是外销。我们如果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开拓新的领域,如生产一些具有高邮特色及标志性的工艺礼品(羽绒邮票贴画等),既可以把高邮羽绒产业链再拉长,提高它的附加值,又可以扩大对外知名度。其它企业可以通过项目式运作,将文化传说、民俗文化转化为戏剧、图书、影视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等产品。在项目策划、实施和产品生产中,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创新产品形式和传播手段,提高产品生产和流通能力。尤其要注重文化资源与餐饮、服饰、玩具、家庭装饰等产品的结合,打造和延伸产业链条,使文化产品走到更多的百姓身边。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