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红梅花开分外娇

2010-09-19 00:00:00    作者:赵荣坤 赵德桃    来源:今日高邮

我赞美红梅,要学那三九严寒何所惧的傲骨;我欣赏红梅,要学那千里冰霜脚下踩的豪情;我要做红梅,要学那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品质。

翻开李丹同学的日记,扉页之间,字里行间充满着藐视困难的傲骨,洋溢着战胜困难的勇气。两年来,她用行动诠释着红梅精神,演绎了一曲与生命抗争、与困难博斗的赞歌。

2008年9月,李丹升高三。可新学期刚刚开始,她觉得身体有些反常,头晕目眩,四肢无力。9月7日,在邮城打工的母亲带她到市中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她患的是白血病!”

白血病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不到10%。她才18岁呀,人生的路还很长……隐瞒着重病的消息,父母带着李丹来到了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看着面容憔悴、日渐消瘦的父母,再看看形态各异的病友,李丹隐隐感觉自己肯定病得不轻。“我患了什么病?还有可能治愈吗?难道自己病了还要给父母带来痛苦吗?”李丹心中有许多疑问,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安慰父母。她强忍着病痛,总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终于有一天,她趁父母不注意溜进护士办公室查到了自己的病历。残酷的现实让李丹懵住了 ,怎么患上这种病?治疗这种病可是时间上无限期,经济上无底洞啊!那一夜李丹失眠了,她头蒙在被窝里整整哭了一夜。自己的家庭本不富裕,两年前父亲患病做了手术,花费4万多元,几乎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母靠种田和打工收入有限,哪来这么多钱给我治病?可是,我是父母惟一的女儿,是他们的希望,如果我有三长两短,父母怎么办?这些问题在她心中想了一遍又一遍,这时候张海迪的形象在她脑海里浮现,张海迪不畏病魔与生命抗争的壮举在激励着她。

“我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出样子来!”从那天起病房里少了沉默寡语的李丹,多了个有说有笑的快乐天使。化学治疗是很痛苦的,呕吐、失眠是常事,更令人恐怖的是在那里每天都有同样病情的患者撒手人寰,其中多数是花季少年。然而李丹时时告诫自己:“病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精神。”她立志要战胜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配合医生治疗,创造生命奇迹。有一次,她呕吐不止,眼冒金花,昏厥了过去。刚刚苏醒,哭得泪人似的母亲问她需要什么,她说:“我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父亲找了几家书店才找到这本书。在书中,她看到了保尔的坚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她勉励自己要像保尔那样在黑暗中生存,在困境中崛起。于是,身体刚刚有点劲,她便躺在床上复习功课。医生和病友都被李丹顽强的意志感动了,夸赞她是活生生的保尔,眼前的张海迪。

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在李丹的配合下,奇迹发生了。从2009年4月份起,她的血小板系数、红白血球指数不断攀升,病情得到了控制。

2009年9月,病情刚刚好转的李丹重返学校。开学那天,高邮中学高三(13)班为她举行了班会,同学们纷纷传颂着她自强不息的事迹,并表示将更加关心她的学习与生活。病情刚刚好转的李丹,在生理上有很多不适,头晕等药物反应常搅得她心神不宁,然而她全然不顾,一门心思扑在复习上。每天天刚蒙蒙亮,她便早早起床夹着书来到校园的幽静处;已经半夜了,她宿舍里的灯还亮着。她要更加勤奋学习,弥补休学一年的损失,争取考出好的成绩。看她如此玩命,父母心疼她,老师安慰她,同学劝解她,她笑着回答道:“我有数,我会注意身体的。”

李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生病期间,同学们送去了温暖,社会上给予了关爱,她要尽己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和关爱她的人。她一直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尤其是英语曾获得全国中学生竞赛三等奖。尽管高三已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但她总是抽出时间辅导和帮助遇到难题的同学,有时为了一道题目甚至讲解剖析一节课。有人不解地问:“大考在即,刻不容缓,你哪有闲心帮助别人?”她回答道:“我的生命都是大家给的,为了同学一起进步,个人花点时间算得了什么?”

2009年11月,李丹又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举动,她将社会捐助给她治病剩下的3万多元钱捐献给了另外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儿童。消息传开,一片哗然。是她不需要钱吗?不是,她现在仍需巩固治疗,每月还需数百元的药费。是她家钱多余了吗?也不是,为了给她治病,家里借遍了亲朋好友,有20多万元的债务。那她为什么要捐款呢?她说:“这些善款是社会上捐给我的救命钱,现在我的命已经保住了,但还有其他病人更需要这笔钱。”

今年高考,李丹以351分的成绩被江苏大学录取。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