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5 00:00:00 作者:任仁/文 张鸿超/摄 来源:今日高邮
——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鸿超西藏行
“张鸿超从西藏回来啦!”
“张鸿超在西藏拍的照片已经贴到高邮市摄影家协会的‘影友之家’网上啦!”
近日,身心调整如常的张鸿超,十分开心地向记者介绍了他的西藏摄影之旅。
充分的前期准备
张鸿超想去拍摄西藏雪山高原风光民情的念头,缘于十多年前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晓萌的西藏行。而多年一直坚持气功锻炼的张鸿超此次西藏之行,用他自我调侃的话说,自己身材越来越胖,再这样发展下去,今后即使到了西藏,也不能翻山越岭拍片子了。因此,下定决心,今年秋季前完成去西藏摄影的心愿。
虽说决定的时间看似仓促,但张鸿超夫妇却做了精心的准备。夫妇俩去医院彻底全面地检查了身体,了解了去西藏的注意事项,配备了抗辐射、缓解高原反应的中药材,带足了此行所需的泡菜、方便面、西红柿、黄瓜、牛肉干、巧克力、饼干等食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繁琐细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张鸿超与妻子周平凤圆满完成西藏平安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鸿超告诉记者,摄影的路线,在与旅行社定好机票前,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其原则是在西藏张弛有度,日程不能排得太满,也不可太松散。
据记者了解,张鸿超夫妇在去西藏前的一个多月里,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意志力的培养。张鸿超说,尤为意志力的培养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抵达拉萨的第二天,即去布达拉宫,由于张鸿超沿途抓拍了几个镜头,与旅行团队拉下了距离。他妻子见状一着急,高声呼喊了几句,谁知眼前一黑,人就站不住了。此时他们夫妇相互鼓励,把“临时抱佛脚”学来的知识都用上了,并以战胜困难和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挺过了这难熬的时刻。
忘情的拍摄时光
张鸿超夫妇由重庆直飞西藏 嘎机场。机场距他们下榻在拉萨的定点宾馆有75公里的路程。张鸿超从上飞机到下飞机、由机场到宾馆,沿途的异域风光令他目不暇接。他兴奋得从天上拍到地下,并在下地后一直拍到宾馆。
张鸿超夫妇俩的房间在三楼,无电梯。他们共携带七只旅行包。两人手提肩背七只旅行包上楼。刚爬到二楼,张鸿超的两条腿就像被施了法术,动弹不得,嘴唇发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人往下瘫。幸亏宾馆服务员眼疾手快,帮他俩提了行李,把张鸿超搀扶到房间,让他躺下,喝水、吃些水果。
经过3个多小时的休息,张鸿超恢复了体力。他说,多亏这个“下马威”,让自己有了警觉,西藏就是西藏,不是老家水乡平原,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然而,西藏的风光美景往往令张鸿超不能控制自己。一遇到美景,张鸿超就兴奋,特别是蹲下来取景后,再往上站麻烦可就大了。张鸿超说,一秒钟蹲下去,几分钟才能站起来,而且是头脑发涨、眼冒金星。
虽然如此艰难,但张鸿超为追求摄影艺术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力,努力地去拍摄。
现在去西藏摄影的人是越来越多,张鸿超也浏览过许许多多的西藏风光方面的照片。他说,一定要拍摄出属于自己的西藏风光照片,不能照搬前人的作品。
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人们见到的多为正面的雄伟壮观建筑。此次张鸿超在布达拉宫的后山门,拍摄了几张空中“乱云飞渡”的布达拉宫的照片,引起了摄影界的热议,纷纷称赞张鸿超视角独特,别具慧眼。
张鸿超网名叫“云海”。他说,他特别钟情于自然界的“云海”。此去西藏,张鸿超把镜头就较多地对准了高原天空中变幻无常的云海。
张鸿超西藏之行,为爱好摄影的朋友和网友带回了上千幅的拉萨八角街(大昭寺)、海拔4000多米西藏第一大湖——高原圣湖、羊八井、阿鲁藏布江和原始森林以及藏羚羊、耗牛等异域风光民情的图片。
在拍摄的这些图片中,张鸿超要战胜高原反应带来的严重不适,还要与拍摄对象“斗”,在拍摄耗牛时,100多头耗牛对其虎视眈眈,张鸿超毫不惧怕,勇敢沉着地与耗牛周旋,终于拍到理想的照片。
张鸿超说,由西藏返程乘坐的是火车,沿途风光也是十分秀美壮丽。大草原、毡房、群山……美不胜收。
张鸿超西藏行带了两部相机、三只镜头以及可存储5000多张照片的设备。他回来后说,到了西藏,才知道这些设备还是不够用。
西藏之行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有许多乐趣。张鸿超表示,今后如有摄影爱好者去西藏采风,他仍然愿意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