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0 00:00:00 作者:丁小玲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她是个女人,有着硕士学位,也有着不俗的品位和开阔的视野。她放弃铁饭碗,成就梦想,也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她不是传奇人物,却有着一股韧劲,以及不寻常的人生精彩。她,就是扬州市赫普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颖秋。
追求自己的梦想
1974年出生的钱颖秋似乎一路平坦。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之后又成为河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2003年,钱颖秋被分配至南京医科大学从事管理学教学工作。钱颖秋的丈夫瞿军是一名从浙江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十年前,瞿军胸怀青春的梦想,从省研究所辞职,跻身市场,创办一家化工企业,成为郭集镇庞大创业队伍中特别抢眼、亮眼的民营企业家。身为大学老师的钱颖秋,虽说已为人妻母,心里始终不安分地燃烧着一团“火焰”,那就是辞职创业,像丈夫一样,干自己想干的事,书写人生精彩的篇章。
当钱颖秋把想辞职的念头向公公婆婆提起时,立即遭到反对:好好的大学教师不做,辞职创业,一个女人能成什么气候?此时丈夫瞿军创办的扬州市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他竭力支持妻子。2007年,钱颖秋毅然辞掉这份稳定的工作,走上创业之路。
百折不挠创大业
在丈夫的旗下,要强的钱颖秋总感觉缺少什么,甚至有点不服气。2008年年初,在丈夫的支持下,钱颖秋新创办了另一家企业——扬州市赫普化工有限公司,她任总经理,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新品开发以及贸易业务,同时负责丈夫公司国外市场的拓展工作。
要创一番事业,仅凭一时之勇是远远不够的。以前的工作相对舒适、安逸,而创业则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同时,从事化工品的贸易和海外市场的拓展除了需要国际贸易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为此,钱颖秋在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学习,迅速掌握了相关知识。她在工作中将所学知识用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并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年,企业实现出口销售800万元。
就在钱颖秋初尝创业甜头的时候,2008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对从事出口贸易的钱颖秋来说,简直是个“致命伤”。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钱颖秋一点都不气馁。她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方向来分担风险、谋求双赢。她主动研究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积极开拓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她多次一个人跑到欧美及南亚的一些国家,参加一些知名的国际展会,并多次参加国内的精细化学品展会,在展会上收集信息,关注市场新走向,关注自己企业可以介入和研发的强项等,从而为公司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钱颖的努力下,2008年,公司实现出口销售900万元,2009年突破1000万元,今年1至10月,公司已出口销售1200万元,力争全年达到1500万元。
注重科技创新
这两三年来,钱颖秋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公司建有3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200平方米的分析中心,研发中心有本科以上学历员工7人,外聘2名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公司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销售额的6%以上,几年间自主开发的新型医药中间体有60多个。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钱颖秋的企业注重对外的技术交流和合作,长期以来与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开发的项目累计10项以上,其中成功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3项,联合培养技术人员5人。
钱颖秋公司开发的产品多数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9个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占公司销售总额的70%以上;企业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获得“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扬州市科技进步奖”1次,“高邮市科技进步奖”2次。
用爱心丈量人生
一个人活着,不能光想自己的,还要造福社会,这样才有意义。这几年来,钱颖秋十分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并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那些尤其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从2007年开始,钱颖秋已连续4年每年拿出2.5万元资助5名贫困女孩上学。2008年,钱颖秋捐出1万元支持镇敬老院二期工程扩建。今年春,郭集镇拉开创国家环境优美镇和国家卫生镇帷幕,钱颖秋拿出1万元支持家乡绿化美化。今年6月份,当镇妇联启动新一轮的“春蕾计划”时,钱颖秋又拿出6000元资助了两名品学兼优的孤儿上学,并表示将长期资助她们,直至她们大学毕业。几年来,钱颖秋用于捐资助教、向灾区捐款、探望敬老院老人、救助失学儿童等达几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