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相信我,我能行!”

2010-11-12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在今年江苏省自学考试的考场上,有一位穿红色上衣、白白静静的女孩,她,就是本报一直关注、全社会一直牵挂的坚强女孩——凌芳。由于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2个半小时的两场考试,她只用了1个小时就完成。能够参加此次考试,对于经历过生死大难的她来说实属不易,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能活下来就是一种幸福。”

凌芳笑对未来

 

坚强面对病魔

“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也对你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让我们笑对人生吧!”张海迪姐姐的心声是凌芳患病后常常默念的一句话。这句话给了她力量、勇气和希望。

2005年7月27日,凌芳收到淮海工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在姑姑家度假的她突然头疼发热,经过医生诊断,认为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面对病魔,凌芳没有被吓倒,而是积极配合治疗。在上海、苏州、天津治疗的两年多时间里,凌芳受尽了病痛的折磨。每次骨穿治疗后,针扎似的剧痛使她吃不下饭,迈不动腿。妈妈看着女儿受此折磨,常常背着她抹眼泪,但是凌芳总是强装笑颜,反过来安慰妈妈:“没事,妈妈,我不怕疼的。”

漫长的病床生活,凌芳常常对着窗外的蓝天出神,她怀念关心她的老师和同学,难忘充满欢乐的校园生活。因此,病情一得到控制,她就背着医生偷偷地学习……在天津治疗期间,她每天坚持学习大学英语(她的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系),每天抄写“学习卡”,每天坚持背英语单词,并且认真做练习;她借助收音机,了解时事;她时常央求父母为她买书,在她的病床边,除了专业书外,还有《长恨歌》、《卡耐基成功学全集》、《大智慧小幽默》等书籍。爱生活、爱学习的凌芳,最大的愿望就是重返校园读书。

暖暖亲情、涓涓爱流让我很满足

自2005年7月厄运突然降临到凌芳身上起,她先后辗转至市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卢湾医院、上海岳阳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一院、苏州蒌封医院进行治疗,医院曾7次下达病危通知书,输血80多次,做了5次骨穿等支持治疗。为了给女儿看病,父母一方面为其寻找良医,一方面又为其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奔波。

凌芳虽然身患重病,但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为挽救凌芳,亲人们一致决定:即使花再多的钱,我们大家扛! 当初,凌芳在上海治疗的两个多月中,四五天要输一次血,而在上海有钱买不到血,必须以血易血。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凌芳的父母、叔叔、姑母、姑父、表哥、姨哥……10多人次为其献血。

凌芳自考准考证

凌芳的病情确诊之前,共用去医疗费用44万元,而且连病因都未找出。“病急乱投医”的凌芳父母终于在“乱”中找到了全国著名血液病专家邵宗鸿教授。邵宗鸿认真仔细查阅病历,并认真诊断病情后说:“凌芳,你的病可以治好,你患的不是白血病,不是绝症。”这让一家人兴奋不已,他们更加坚定了不放弃治疗的信心。

虽然父母从没有与凌芳谈过治疗用去多少钱的事,但细心聪颖的凌芳却记下笔笔费用,她知道高昂的医疗费用已不是父母和亲属所能承受的,她恳请姑姑带她回家,并请姑姑劝劝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变卖家里的房子和药店(凌芳的父亲在横泾镇上开了家药店)。

在凌芳治疗期间,本报记者跟踪报道了《关注凌芳关爱凌芳》、《遥望曙光》、《心系凌芳》、《黎明前的艰难》等多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关爱凌芳、关注凌芳的爱心接力中。在凌芳的家乡横泾,相识的不相识的纷纷向凌芳捐款,横泾许多在外成功人士为凌芳慷慨解囊;全市各中小学校、一些房产开发商、凌芳母校扬大附中等共向凌芳捐款26万多元……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妇联和团市委联合向全市党团员和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为凌芳捐款的倡议,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祈盼奇迹出现、祈望凌芳早日康复。

采访中,凌芳不止一次地说:“暖暖亲情、涓涓爱流让我很满足!”

竭尽所能帮助他人

绵延不断的爱心接力,让凌芳获得第二次生命!2007年5月24日,经过长达22个月的治疗,凌芳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色素三项指标已达正常值,病情比较稳定,她终于离开天津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如今,凌芳恢复得越来越好,但每天仍需要服用药物。有着好心人的帮助、家人鼓励,凌芳表示,她有信心战胜病魔。

如果说绵延不断的爱心接力是凌芳的精神支柱,那么,自强自信的凌芳也是所有人眼中的英雄。身体刚有所好转的她,就买来了许多医书开始自学医学知识,她想帮助其他病友战胜病魔。因为定期要去天津复查,每次返回后,凌芳总是那么虚弱,但是她仍坚持看那些枯燥的书,现在她已经成了父亲的好帮手。

为了给凌芳治病,凌芳的爷爷奶奶卖掉了老家的房子,但她家仍欠了很多债。懂事的她从不与别人攀比,吃的用的能省则省,从不给父母提要求。每次有捐款活动,她总是竭尽所能尽一片心意:汶川、玉树地震,她捐出自已省下的压岁钱;在路上碰到乞讨的、拣垃圾的,她总是求父母给他们一点钱……凌芳说,是很多热心的人救了她,她要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回报所有的人。

凌芳勇于战胜病魔、积极与困难作斗争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今年,凌芳参加了江苏省高等自学考试,报考的是中药学专业,她想要用自已力量帮助病人重拾信心。意志更坚强、志向更远大的凌芳乐观地说:“相信我,我能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