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幸福像花一样开在甘垛人心中

2011-02-17 00:00:00    作者:张美兰 殷朝刚 姚静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小康实践看高邮——乡镇(园区)篇”系列报道之十六

甘垛,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却有亲近的土地、绿荫和碧水。一片片树林、一座座桥梁、一排排楼房、一条条小河,仿佛是勤劳智慧的甘垛人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的小康幸福之花。

发展三次产业   提升小康水平

要全面提升小康建设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三次产业。甘垛镇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第一方略,2010年,甘垛全镇实现工业增加值近6亿元,增长35.4%,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2亿多元,分别增长30%、40%。2010年,甘垛镇实际利用民资1.23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11.4万美元,分别增长37%、51%。农业是甘垛镇的传统产业,如何让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甘垛镇以“六大”高效农业产业园作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2010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6000亩,使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万多亩,目前已建成专业合作社15家、土地合作社17家、社区合作社4家。2010年,全镇实现农业增加值2.3亿元。与此同时,甘垛镇还以集镇新区建设带动建筑业和三产业的发展,2010年,全镇实现建安产值4.52亿元,实现三产增加值3.6亿元,分别增长22%、20%。

三次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了小康建设的水平,甘垛人的幸福指数也得到大幅提升,他们的腰包“鼓”了,心情更舒畅了,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在心中开放。农民耿家宜激动地说:“以前,我们在外卖胡椒为生,现在回乡既当工人,又拿土地分红,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过上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说起农村,说到农民,人们会联想到一幢幢矮小的房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现如今,甘垛农民每家每户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超过小康硬性指标。据了解,甘垛镇农民每年购买轿车量也逐年增加,仅2010年,就有上百户家庭购买了轿车,农民屋前停放轿车已成甘垛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医务人员定期到敬老院为老人体检

以往,农民有点小病小痛,都是在家“抵抗”,现如今,甘垛镇农民新农保参合率、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均达100%,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当地农民自豪地说,现在农民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吃粮自己种、吃菜田里挖、吃鱼河里捞、土地入股拿分红,就同城里人拿“老保”一样,“铁炮轰不动”。农民郭万胜给记者报了一笔账,他家五口人,儿子和媳妇在厂里上班,每年收入6万多元,他本人在蔬菜合作社上班,每年收入1.5万多元,老伴在家干家务,有时也到合作社做些“钟点工”,每年也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家里除了孙子上学外,没有一个吃“闲饭”的,再说,孙子上学也不收费。家里的责任田入股合作社,每年还可拿几千元的分红,日子过的没话说!

为民办实事  体现幸福感

在小康建设过程中,甘垛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兴办惠民实事,让小康建设成果普惠于民。甘垛镇先后建成了华尔紫竹苑小区、四季润发小区,便民服务中心、华尔路和鸿信路延伸段、滨河景观带等一批民生工程;投入150多万元,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规划建设甘垛中心初中。与此同时,甘垛镇实施了以河道、河塘为重点的“清障工程”,2010年共疏浚河道、河塘31.8公里、完成土方24.8万方;以“一池三改”为重点,新建沼气池50个、无害化卫生户厕1200座;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90亩,其中成片林1400亩、农田林网8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为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甘垛镇通过“产业帮、就业帮、政策帮、慈善帮”的形式,累计帮助350户、450人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时还规范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城乡低保工程、农村“五保”关爱工程、结对帮扶工程、就业促进工程等一系列关注民生工程,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口,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逐步增强。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甘垛镇以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入手,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依托,把党的方针政策、科技知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送到群众身边。2010年,甘垛镇结合小康宣传举行各类讲座30余场,送电影到村头近40场,组织文艺活动25场次,使上万群众享受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