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3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朱炳能 姚静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小康实践看高邮”——乡镇(园区)篇系列报道之二十
周巷镇地处我市东北部,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闹,但却有绿荫花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昔日被人们称为“龙须沟”的 “二里大沟”,如今是杨柳依依、碧水长流,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周巷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力发展周巷,率先崛起北部,实现三年倍增,跻身全市一流”的奋斗目标,经过全镇人民的拼搏和奋斗,周巷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要成果,2010年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
——“经济发展”类的3个指标基本达标。2010年底,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万元,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达25%以上,城镇人口比重达12%以上。
——“生活水平”类指标全部达标。2010年底,全镇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40%。
——“社会发展”类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目标值要求。到2010年底,全镇初中生毕业升学率达100%;新农保参保率、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村(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达98%;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8%。
——“生态环境”类指标全部达标。到2010底,全镇森林覆盖率达23%,超目标值3个百分点。
——群众对小康建设的知晓率、满意度大幅提升。到2010年底,全面小康建设群众知晓率达65%以上,群众对小康建设的满意度达90%以上。
建设路径特色鲜明
周巷镇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注重速度和质量并举、经济和社会同步、集镇和农村互惠、资源和环境协调,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周巷特色的发展新路,创造了以科学发展为特征的全面小康新周巷。
2010年周巷镇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确保了全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强势推进。镇里专门成立了全面小康建设专线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村组干部上阵、镇级干部坐镇、领导干部督阵,凡是事关全面小康建设的都要优先落实。为及时了解全面小康建设进程,镇里建立了由小康办和统计站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全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指导网站,并严格落实具体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必保创建成功。为了保证各项创建指标不含水份,周巷镇组织开展了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为主要内容的进村到组入户调查活动,同时借助入户调查,向群众宣讲全面小康知识,让群众进一步感知小康、享受小康、认同小康、参与小康。与此同时,周巷镇还围绕“处处看到小康标语、人人知晓小康常识、家家感受小康变化、时时营造小康氛围”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宣传活动。他们除召开专题动员大会外,还组织各村三大员、大学生村官、教师等分别入户开展“一对一”宣讲,小康宣传入户数达4000多户。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周巷镇始终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不动摇,到2010年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完成全部工业产值25亿元,新增民营注册资本3.1亿元,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亿元项目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工业经济的发展,让周巷人的腰包“鼓”了起来,他们既当农民,又当产业工人,日子红红火火,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统筹发展惠及民生
为切实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周巷镇按照统一要求、统一设计,结合镇情、村情,先后建成了刘西居民集中居住区一期、二期,胡荡居民集中居住区和新水岸小区。昔日的砖瓦房不见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幢幢典雅精致、环境优美的高档小区。周巷镇还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清洁镇村,美化家园”活动为切入点,多次开展环境整治突击月活动。镇里还成立“五位一体”管护办公室,创成一个江苏省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一个扬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民生活基本达到“饮水卫生化、改厕无害化、庭院有绿化、牲畜圈养化、打扫正常化、环境整治化”的目标要求。为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周巷镇投资145万元新开工建设了三陆路、吴桥路等多条道路,新建通村公路里程达4.5公里,投资31万元新建二里大沟桥。与此同时,周巷镇还落实了社会低保、扶贫、救助等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一个不含水份的小康。
周巷镇虽小,但很精致。如今的周巷人,家庭和睦、生活和美、社会安定,在昂首阔步迈向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闯”的魄力更大,“抢”的意识更强,“争”的劲头更猛,“拼”的勇气更足,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