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孩子们幸福,我就开心”

2011-04-25 00:00:00    作者: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记横泾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沐治国

在横泾镇,提起沐治国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他是孤残困少年心中的“一米阳光”,是失足青年的“良医”。 他自1995年退休以来,从自发关心下一代到专职从事关工委工作已经16年时间。16年来,他以满腔的爱心、热心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日前,他被评为首届“扬州市十大法治人物”,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亲自把荣誉证书和奖杯颁发给这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

 

“一切为了孩子”

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村入户,探访孤儿、单亲子女、残疾儿童及特困生等特殊群体,这就是沐治国从教41年退休后几乎每天必做的事。

“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现在又把关心下一代当作神圣的职责。”一位曾经与老沐共过事,熟悉老沐为人的领导感触最深,他向记者介绍老沐时说:“全镇28个自然村老沐不知跑了多少遍,多少次风雨交加他都是硬扛着自行车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来回跑,忙到深夜才回到家,真是不容易啊!”

“你这样做图啥?”面对记者的疑问,老沐憨憨地一笑:“是呀,刚退休时就有人这样问过我,你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教育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工资又不少,眼下儿孙满堂,就别操那份心,该在家里享享清福了!”接着他又说:“但看到那些失学在家或濒临失学的孩子孤独无助时,我在家怎么坐得住?”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位可敬的老人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言行,走上了关心下一代的新征程。

“我会继续努力”

“刚开始几年时间,我完全是自发行为。”老沐说:“单亲子女、残病少儿及特困生,没学上太可怜了,而且他们思想还没成熟,不该过早走上社会!”

老沐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为了能让孩子上学,我就卖起了这张老脸。刚退休时,没事我就往镇上的几家企业里跑,一次次跑下来,最初筹得资金3120元,资助了8名孤儿入学。”

1997年,当时还不是党员的老沐倡导全镇党员干部交一次特殊党费,筹款4721元,资助13名失学儿童入学。接着他又向曾在横泾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及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发信函200多封,又起早贪黑地跑镇上的企业,共筹资8万余元,结对帮扶68名少儿读书……

2001年8月,横泾镇聘请老沐任专职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接过聘书,欣然接受聘请。更让老沐惊喜的是,因为卓有成效的工作,退休之后多年的他,在2008年68岁的时候,光荣地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老沐说,入党那天他兴奋得整夜没有合眼:“是党培养了我,听从党的召唤是党员的天职,关心下一代是党赋予我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我会继续加倍努力。”

“孩子们幸福,我就开心”

自从专职从事关工委工作以来,老沐不仅关心特困失学孩子,还开展了关爱失足青少年、帮助他们重新做人的工作,并专门设立了“金不换”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几年来,横泾镇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率为零。

青年小张,因偷窃被判刑5年。劳改期间表现较好,可刑满释放前,老沐了解到小张的妻子想和他离婚,于是老沐设法找到小张妻子的电话,经过反复劝说,小张妻子终于回心转意,并且主动去监狱接回小张,让一家人团聚。小张现在做农副产品生意,妻子在服装厂打工,全家年收入10万余元。2009年,小张还配合老沐去看守所向70多名失足青少年现身说法。他们都以小张为学习榜样,努力改造,重新做人。

女青年小李,因感情纠纷,杀害丈夫,被判死缓。老沐把她的孩子带到监狱探视,并资助她的孩子上学。小李很感动,对生活又有了希望,劳改表现较好,还获了奖,被改判为18年刑期。小李释放回家后重新组织家庭,笑容又出现在了她的脸上。

“教化一名失足青年,挽救一个家庭,造福一方平安。”10多年来,老沐做了大量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先后10多次到监狱探视失足青少年,给他们带去亲人的书信、衣物、照片等,鼓励他们认真改造重新做人。对判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老沐也给予关心,先后帮助9人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

老沐用爱心关爱着每一名青少年,而他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面对各种锦旗和大大小小的奖项,已逾七旬的老沐却表现得很淡然:“得不得奖无所谓,只要看着孩子们能开心地读书,幸福地生活,我就很开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