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给他们一片更广阔的蓝天

2011-06-02 00:00:00    作者: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20日上午,记者在市残联发现, 1楼的职业介绍办事处,一位肢体上稍有残疾的年轻小伙子在填写自己的求职登记表。在登记表上,记者看到,这名年轻的小伙子姓王,1990年出生,是一名大学生,所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曾在外地一家企业实习过半年。采访中,小王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已经不容易,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残疾人,自己学计算机专业,按理说找份工作不算太难,但参加过几次招聘会、投了几份简历,也在一家企业实习过,最终都没有被录用,我想,这可能还是跟自己的身体残缺有很大的关系吧。

就业是解决残疾人生计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就业,不仅可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让他们与正常人一样,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享受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残疾人公平就业的机会还是少之又少,在求职过程中,很多残疾人都和小王有同样的经历与苦恼。和小王相比,先天性聋哑大学生吕佳佳还算是幸运儿,因为现在她已经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荷花塘特校担任绘画老师。虽然工作不错,吕佳佳全家也非常的开心,但开心之余,在他们的心中,还有一些未了的心愿。

吕佳佳是我市第一位聋哑大学生。2004年5月,佳佳参加山东省特教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考试,并以566分的高分从300多名聋哑学生中脱颖而出,被该学院美术绘画专业录取。日前,记者与吕佳佳以及她的父亲吕宏见面,了解了佳佳的一些情况。吕宏说:“我的一对儿女都是聋哑人,为了给他们治病、上学,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佳佳非常懂事,为了补贴家用,在考上大学之前,她已经在扬州一家布厂上了两年的班,自从佳佳上班后,我发现她瘦得很厉害。原来,佳佳和几个聋哑姐妹住集体宿舍,上班闹钟响了,她听不到;下班铃响了,她仍埋头工作,常常错过食堂开饭时间,只好饿肚子工作。当时,心里真的舍不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佳佳的启蒙老师,也就是现任荷花塘特殊学校校长的刘春生,并在他的建议下,让佳佳参加了高考。”

吕宏告诉记者,虽然女儿有残疾,但女儿非常懂事,在学习上也非常用功,考上大学的她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2009年,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刘校长的帮助下,佳佳留在了特校成为了一名老师,5月初,女儿又结了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工作都挺好的。说到未了的心愿,吕宏说:“女儿虽然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还是一名合同工,薪水不算太高,女婿也是聋哑人,在一家工厂上班,工资也不高,小两口现在又成立了小家庭,将来还要生儿育女,凭他们现在的工资,生活水平还是不高。”“因为女儿是残疾人,没办法考到教师资格证书,更没有办法参加事业编制的考试,所以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能有一次考试的机会,通过考试、公平竞争,成为特校一名正式的老师,这样的话,与合同工相比,工资、待遇都更有保障,这样,我们做家长的才能更放心。”

和吕佳佳一样,自小在儿童福利院长大的高婷婷,是福利院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今年大学毕业的她正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采访中,高婷婷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在福利院长大,但自己并不缺少爱,从小到大,生活、学习都被照顾得非常好,现在毕业了,自己的工作问题也有很多人关心,自己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像儿童福利院的阿姨一样,在福利院工作,照顾那些和自己一样需要被关爱的孩子们,把爱延续下去。

对于一名残疾人来说,能够拥有一份工作,已经感到非常的知足,在工作中,他们会更加用心,更加的努力。今年37岁的张萍是一名残疾人,近日,记者来到张萍工作的地方,见到她时,她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在与她交流过程中,张萍一直保持着微笑,她说:“自18岁患病腿部残疾后,自己便呆在家中,一直到35岁,生活圈子非常小,即使偶尔上街,见到熟人也不主动说话,很自卑,更害怕到人多的地方,总感觉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2009年,在家人与好心人的支持下,通过考试,我成功应聘高邮镇残疾人专职委员,也就是因为参加了工作,接触了社会,在一次活动中,与现在的老公相识、相恋、结婚。如今,我已经怀孕4个多月了,对我来说,现在的生活非常的幸福、也充满了希望。”

张萍告诉记者,工作了2年多,现在想想,多亏自己当初跨出了第一步,才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因为我是一名残疾人,更能了解和体会残疾人内心的想法,我希望社会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让更多的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像我一样,成为一名幸运儿。”

在市民政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发展福利企业,积极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仅2010年就安置残疾人就业513人。目前,全市福利企业已发展到139家,共安置残疾人4502人,是全省安置残疾人就业最多的县市之一。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