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00:00:00 作者:周麟 来源:今日高邮
至今年6月1日,“限塑令”已发布三年。“限塑令”执行得如何?它到底有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超市、商场和农贸市场后发现,“限塑令”有令难止,尤其是在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场所,大量禁止使用的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依旧在无偿提供。
农贸市场:“限塑令”成空文
5月29日早上7点,记者来到市区某农贸综合市场,在蔬菜摊上买了一斤韭菜,摊主麻利地把韭菜装进黑色的塑料袋。记者仔细一看,塑料袋是毫无任何标识的超薄袋。“这种塑料袋不是国家已经禁止使用了吗?”记者随口问摊主。面对记者的疑问,摊主说:“我们巴不得不用塑料袋呢,但个个摊子都在送,不这样做生意都被别人抢了。”记者又分别在南海、北海、中市口等农贸市场随机采访了6名菜贩,他们几乎都表示,这种普通的小塑料袋2元一扎,有100条,每天要免费送出去300条左右,蔬菜本来就是微利,一天下来还要额外贴上6元左右的塑料袋成本。
记者发现,这种情况在全市许多市场普遍存在。水果摊、熟食档、包子店等等,都在免费提供不符合规定的塑料袋。面对这些来路不明的塑料袋,住在月塘社区的金女土很无奈地说:“知道用塑料袋不环保,但买菜图方便,还是接受了。再说,塑料袋拿回家,还能当作垃圾袋使用,这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商场超市:免费变有偿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塑料袋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某大型超市,记者观察了其中的一个收银台,发现半个小时内,16名顾客当中选择购买塑料袋的顾客数量约占2/3。选择购买塑料袋的大多是年轻人,大部分中、老年消费者都自备购物袋。记者采访了一名年轻女顾客,问她逛超市时有没有自带环保购物袋的习惯。该女士表示,到超市买东西,大多是上下班途中或者是几个朋友临时性约定的,经常忘记带环保购物袋。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有些超市在打擦边球,迎合消费者免费拿塑料袋的习惯,其中最普遍就是“连卷袋”随便拿。顾客可以随意拿来装蔬菜、鸡蛋、肉制品等零散物品。据了解,因为撕裂袋不具有提携功能,因此不在限塑的行列,超市的方便袋要收费,很多市民为省钱,转而拿免费使用的“撕裂袋”装零散物品,所以限塑后,这种撕裂袋的消耗数量比限塑前成倍增加。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有的顾客甚至一连撕几个,用来盛装水果、蔬菜等零散物品。
塑料袋批发商:超薄袋销售量不降反增
记者在市区一家塑料袋批发店内看见,这里出售的塑料袋品种众多,但大多是无任何标识的超薄袋。塑料袋批发商称,“限塑令”最关键的是限制住超薄塑料袋的生产厂家,你看这些塑料袋都是厂家送货上门的。自己在这里已经做了七八年的生意了,现在几乎每星期都要购进四五吨的塑料袋回来才够销售。记者询问有没有环保袋出售,塑料袋批发商表示,环保袋价格要比普通塑料袋贵4至5分钱一条,因为买的人少,销量不大,店里也就很少进货。
记者了解到,“限塑令”刚出台时,由于各有关职能部门查得比较严,各超市、商场和农贸市场使用和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的行为有所减少。时间一长,有些商家尤其是农贸市场、食品店、小超市等商品零售场所发现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给顾客也没有什么风险,于是又恢复了限塑前原状。
接着,记者又到几家塑料袋批发店观察了一下,虽说已是下午时分,但是到店里购买或者批发塑料袋的顾客依旧是络绎不绝。
相关链接: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