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30 00:00:00 作者:郑红梅 杨星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西瓜一直是人们夏季解暑的不二之选,然而今年的西瓜却没有往年来得“吃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记者就此作了调查。
瓜摊寂静 瓜贩惆怅
“连续阴雨,天气凉爽,人们对西瓜的需求量很小。”守着瓜摊正在看报纸的马师傅苦不堪言 ,“往年这个时候,一天能卖出一千多斤,而现在一车西瓜好几天了都卖不掉。”马师傅告诉记者,他是河南人,在高邮卖西瓜十年了,从来没遇到过生意像今年这样难做。即使把价格都压到每斤6至8毛,还是很难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记者随后又来到金桥路上的一家水果店,提起西瓜,老板娘也是怨声载道。以前这时候,西瓜的零售价都在每斤1.8至2元,而且每天能卖出两三千斤。而现在,把价格控制在每斤1元以内,每天也就100多斤的销售量。
在南海附近的微利水果店,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与上述基本一样。该店老板告诉记者,本来是西瓜大量上市、销售最好的时候,但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西瓜滞销。现在为了生意,她也不敢大批量地进瓜了,而是选择桃子、猕猴桃、樱桃、哈密瓜、葡萄等。
瓜贩主打“本地瓜”
“正宗本地高邮瓜,包熟包甜!”记者发现,为了与外地的“爆炸瓜”划清界限,近日,高邮街头上的西瓜摊贩纷纷打起了“本地瓜”的招牌。
在北海菜场附近,记者发现,这里的瓜摊有过半都用醒目的招牌打出了“高邮瓜”、“本地瓜”的字样, 因为销量不佳,这些西瓜售价也比前段时间有了一定的下降,多数售价在1元一斤。
“以前我们都大声吆喝‘爆炸瓜’,但‘爆炸瓜’事件出来以后,很多顾客都担心我们的瓜也是问题瓜, 为了让大家放心,只好一再强调我们的瓜是本地货了。”摊贩们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有的瓜贩直接打上“海南瓜”的字样。看到同行们的这一举动,瓜贩们自己都哭笑不得。因为他们都明白,现在是夏季,哪会需要到海南进西瓜啊。
本地瓜本有市场 受牵连很受伤
市场上西瓜销售遇冷,我市本地的西瓜销路如何?20日上午,在位于车逻新胜村的扬州市耘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瓜农们正在卖力地向一辆来自姜堰的大卡车上装西瓜。蹲在旁边歇息的瓜贩子告诉记者,车逻的瓜令人放心,口感好,所以他们几天就来这里批一趟瓜。听到赞扬,装瓜的瓜农也不禁自豪起来:“那当然,说起我们种的糖心瓜,甜度、口感是没得说。苏州、扬州、江阴、上海等地的瓜贩都喜欢来我们这里买瓜。”听到这里,记者倒是替耘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胡友松庆幸起来,这样的形势下,生意依然红火,真不容易。然而,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胡友松也是几分欢喜几分忧:“西瓜丰产了,却不赚钱。”
现年55岁的胡友松于去年秋天在车逻新胜村承包了300亩田种西瓜。胡友松说,为了种好这300亩西瓜,他与老婆住到了乡下, 并且雇了53名村民,每天辛劳作业,就像培养孩子一样用心。为了能种出甜度好、糖分高的西瓜,胡友松还特地到北京农科院学习栽培技术。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劳动,5月18日,胡友松的第一茬西瓜上市了,当时批发价在每斤1.2元。这让他很欣慰。然而好景不长,“爆炸瓜”事件像炸弹一样侵袭而来,西瓜的批量受到了一定影响,价格也降到了以前的一半。胡友松说,他在整个西瓜种植期间,没有施任 何催长剂。“实际上,西瓜是最娇气的水果。不要说膨大剂此类的激素,即使用尿素类施肥,口味也不好,不甜。一旦西瓜不好吃,就不会有人再来跟你拿货了。”胡友松说,由于控温适当,自己种的西瓜又甜又爽口,还是很受欢迎的。虽然销路不愁,但连续的阴雨天气令西瓜市场需求量降低,价格自然也跟着降了又降。原本计划着今年300亩西瓜要卖到70万元,现在估摸着只能卖40万元左右。
在卸甲镇一平村高效设施农业园,记者了解到,种有240亩瓜的张国栋也“很受伤”。张国栋说,今年5月5日,他的头茬瓜上市,每斤卖到1元以上,最高峰每天要卖掉10万多斤,单价在每斤1.3元。然而,“爆炸瓜”事件出来后,每斤瓜降到了8毛以下。张国栋表示,西瓜的甜度取决于控温,如果将西瓜整个生长期的温度控制在26至32摄氏度,西瓜无需任何催长剂和增甜剂都会很甜。加之高邮本地水土较好,本地瓜无论是品 种还是质量都比较好,希望消费者不要一概而论。
膨大剂并不可怕
市农委经作站站长喻义珠表示,在农业生产中,催熟剂、膨大剂、增甜剂等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它们并不属于农药。如果适量用的话,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消费者也无需惊恐。”另外,大棚西瓜有使用膨大剂的可能,但在6月份以后上市的露天西瓜中,是没有膨大剂的,请消费者放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鉴别“膨大西瓜”有几招。一看:施用了膨大剂的西瓜,最大特点就是个儿大, 一般西瓜也就是4公斤左右,打了膨大剂的西瓜,能达十几公斤,瓜皮厚且凹凸不平。二尝:正常成熟的瓜甜度达到8度以上,口感很好;打了膨大剂的西瓜,味道很淡,不沙不爽脆,没有西瓜的清香味。三存: 正常西瓜一般可保存10天左右,而打了膨大剂的西瓜,保存两三天就开始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