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强暴雨袭击邮城

2011-07-13 00:00:00    作者:王林山 张晓晖 管玮玮 周麟 综合报道    来源:今日高邮

昨日一场强降雨袭击我市,城区多处积水。记者从气象部门得知, 12日凌晨1时至晚上8时,城区共降雨123.6毫米。如此高强度、范围广的强降雨,致使城区不少后街后巷积水达到50公分以上。昨天下午,记者冒雨走上街头、深入社区进行实地采访。

下午2点多钟,正是上班时分。记者在文化宫路、康华园路等城区多条街道看见,街头的行人大部分都弃车步行,一边打着伞,高高挽起裤脚趟着水,在雨中摸索前行;一边忙避让汽车经过身边溅起的大量水花。由于短时间内的强降雨,造成了路面严重积水,部分地势较低洼之处,远远望去一片汪洋,水深处已淹没半个车轮。许多轿车在雨中像蜗牛一样缓慢地向前“爬行”,甚至还有多辆车因“呛水”熄火,停在路道上,等待救援。

 

〖暴雨来袭〗

各部门及时行动

暴雨形成的涝情牵动着全市上下的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

市防汛防旱总指挥部派专人及时与市气象局联系,接收雨情发展最新动态,并通知各个防洪责任部门赶赴现场进行防涝和排涝。市城建局、房管局、城管局、高邮镇等部门主要领导在得知内涝的第一时间赶往各自挂钩负责的社区现场,了解水情,帮助居民架设临时水泵进行排水。市城排处从早晨降雨开始就派出20多名排污、排水人员在城区各个地点,对全市范围内的排污管网进行疏通。大小淖河、新河新天地等城区几大泵站也都在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不间断排水。

 

〖改造后的小区〗

排水好多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经过改造的部分老城区后街后巷,在这次的大雨中,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内涝场面。在市北海小区、水上新村、高沙园金桥路等地,尽管暴雨来袭之时,路面出现短暂积水,但随着降雨停止,至晚上积水基本退去。

“与以往全家老少共上阵排水的情况相比,现在已很少有居民担心家中会长时间受淹了。”家住北海新村的刘玉芳笑着告诉记者。

在高沙园社区40幢一楼楼下,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周梅楠介绍道:“以前,别说大暴雨,就是一点小雨,这儿都会形成雨涝。去年,市委、市政府对金桥路进行改造扩建,对这里的污水管网、排水管网重新改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般的大雨基本上没有积水,像今天这样的特大暴雨,居民住宅楼一楼的车棚都没进水,感谢市委市政府。”

 

〖社区工作人员〗

个个都繁忙

雨涝面前,社区工作人员最忙。下午5点左右,当记者看到琵琶社区党总支书记俞艳、社区主任颜士莉时,她们正一人一把雨伞,高高地挽着裤脚、拖着凉鞋在雨里东奔西走,雨水已把她们的衣服和头发打得透湿。得知记者来意后,俞艳说:“琵琶社区是老小区,排水一直不是很通畅,暴雨来袭以后,社区从书记到普通工作人员,都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帮助居民往外排水。从中午12点多钟到现在,我们都没回过家,全部吃的盒饭,衣服都已经换了两套,还有一件被划破了。我们现在是24小时随时待命,帮助居民排水……”

开发区高沙园社区办公室内,周梅楠一个劲地打电话,询问正在一线排水的工作人员,“汽油够不够?水排了多少?晚上会不会再淹了?”

御码社区主任张艳燕穿着雨衣,不停地走巷入户,查看居民家进水的情况,安慰居民……

下午4点,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先后来到琵琶社区、御码社区、体育场南北大门部分受淹的居民家中进行实地采访。在进入琵琶社区南海子河边受淹最严重的杨老太家时,记者看见不大的三间土坯房内外到处是水,电视、冰箱等所有的家用电器全部被架到了高处,衣物等则堆放在床上,80多岁的杨老太和她的二儿子住在一起。由于她的二儿子长年在外打工,社区一帮人经常去看望她。中午时分,看着滂沱大雨下个不停,社区主任颜士莉想着老人在家无法外出,特意买了一袋面包上门看望。记者和颜士莉到她家时,老太正盘腿坐在床上,不时望着门外的大雨。颜士莉拉着老太的手,对她说:“老太太,你千万别下水,我们会来看你的,你有什么需要,直接跟我们说,我们肯定来帮你。”“谢谢,谢谢你们的关心。”拽着颜士莉的手,杨老太满眼含泪,一个劲地向记者表示,多亏了社区的照顾,不然下这么大的雨,她一个人在家不知怎么办。

 

〖气象部门〗

再发红色预警

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从12日凌晨1点钟到晚上8点钟,市区降雨量达到123.6毫米,临泽25.2毫米,横泾34.3毫米,司徒56.2毫米,龙虬90.3毫米,马棚13.4毫米,郭集78.1毫米,菱塘65.6毫米。我市降雨量总体呈现出南大北小、东西相差不大的趋势。

另据12日下午最新气象资料分析,12日夜里到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大到暴雨;偏东风3到4级,有雷雨时短时阵风7到8级;气温22℃到26℃。昨天下午3点钟左右,市气象台发布了今年入梅以来的第二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市农林部门提醒,目前我市83万亩水稻正处于分蘖期,5万多亩棉田处于花铃期,各乡镇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采取得力措施加紧防汛排涝,要抢抓雨后间隙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切实减少因突发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