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秦观的“爱情观”值得我们学习

2011-08-04 00:00:00    作者: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访长篇历史小说《秦少游》作者  薛序

 

薛序先生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秦少游》,是一部描写秦少游一生坎坷遭遇的长篇历史小说。

在薛序的眼中,秦少游是一位多愁善感、感情丰富的古代文人,近40岁才踏上仕途的他,在漂泊中度过了前半身,与家人、恋人也都是聚少离多。《鹊桥仙》是秦少游写给他的一位爱人,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出了秦少游的爱情观。薛序认为,尽管相隔千年,但秦少游的这种爱情观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为了生活、为了更好地发展,现在很多年轻恋人、年轻夫妻选择分居两地,各自在外拼搏。不管是恋人也好、夫妻也罢,选择分开,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一种精神来激励他们努力奋斗。秦少游的这种爱情观,则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14”是西方情人节,“七夕”是中国情人节。说到“情人节”,薛序说,如今绝大多数年轻人狂热地追捧西方泊来的情人节。而且现在“情人”一词本意已被彻底曲解,蒙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常常成为婚姻中第三者的代名词。薛序认为,年轻人在接受西方节日的同时,也该真正理解“情人”一词的广义:不论是朋友、同事,还是父母、兄弟姐妹,只要有情有义,能够真心实意地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均可视为“情人”。他觉得,秦少游的爱情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性的爱情价值标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学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