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5 00:00:00 作者:周洁 管玮玮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芦花放,稻花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这是京剧《沙家浜》中的一个精彩唱段。著名作家汪曾祺正是以他熟悉的界首芦苇荡为原型,来描绘常熟沙家浜芦苇荡的。而多年来,界首芦苇荡也因其迷人的水上芦苇风光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到此一游。近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界首,感受夏日里芦苇荡的别样风情。
在界首镇副镇长钱景的引领下,记者从运河西堤登岸,经过近两百米的小径,来到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渔家乐”景区。坐上景区内的一艘小艇,记者开始了真正的芦苇荡之旅。微风中,小艇飞驰在芦苇夹道上,激起一层层水浪,湖面上不时溅起的水珠打在脸上,顿觉清爽无比。两边绿色的芦苇婆娑起舞,仿似窈窕淑女优雅地欢迎着远方的来客。一只只受惊的水鸟掠过水面,“躲”进了芦苇深处。同行的钱景自豪地介绍:这片芦苇风景区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湖草应时繁茂,万亩芦苇一望无际,广阔滩地绿草如茵,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故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
一路行来一路风光。不一会儿,小艇到达核心景区,记者抬头看见,一道大型树形拱门矗立在景区入口处,拱门正上方刻着“芦苇荡湿地公园”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钱景指着拱门说:“有了它,整个景区从此也就有了完整的地标性界定。”从拱门进入,一行人由北向南而行,转弯踏上一座东西向的木制长桥。从桥上往下看,许多小鱼在清澈的湖水中来回穿梭,远处几朵睡莲正悄悄地开放,一幅水清、花香、鱼欢畅的画面构成了绝佳的自然生态图。一旁的高邮湖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陶玉岗边走边介绍,在他们的规划设计方案中,环河东岸将有一片服务区,内设景区管理处、医务室和小卖部。在服务区东片的鱼塘将开发成垂钓中心,供游客休闲、垂钓。服务区西片的河岸将增添一个快艇码头,为游客提供冲浪服务。在环河西岸,将以连接木制长桥西端的四层观鸟台为中心,向南、北、西三个方向延伸,其中,向西延伸的湖面将设计成一个美丽的荷花池,池上建造一座200多米长的栈桥,栈桥的尽头各连接四座小山丘,山丘上建设休闲会所,山丘中间设天然鱼池,放养观赏鱼;向南的一条小河将开发建设成一个小型水上游乐中心,让游客在这里充分享受水上攀岩、漂流和湿地游泳的乐趣,同时还将建成一条双层观景长廊;向北延伸的区域,则利用栈道和小路连接,为游客开辟一个自娱自乐的烧烤自助区。而脚下这座刚刚建成的横跨在河中心的木制长桥,将把环河东西两岸连为一体,互相衬托。
“目前,环绕观鸟台的有关观光圩土方工程已结束,雏形基本打造完成,景区内不同风格的木桥、栈桥、长桥等也已全部建成。”在新建成的观鸟台上,钱景告诉记者。就下一阶段的施工计划,钱景表示,一方面,将逐步优化改造运河码头东、西两岸的周边环境,增加一个停车场及木制环形码头,并在通往“渔家乐”景区的小路上增添一条文化长廊,全面改善目前景区入口空间狭小、景物杂乱的状况;另一方面,将逐步完成环河东岸垂钓中心周边的基础设施,在环河西岸的观光圩路面铺设面包砖,并配套好沿线的装饰装潢,同时,对环河东岸服务区的休闲广场和西岸相关的观景平台等配套建筑加紧设计施工。
“待景区整体框架全部建设完毕以后,相信这片芦苇荡风景区将成为高邮旅游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钱景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