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南方大雁塔”耸立河心岛

2011-08-15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站在运河东堤极目西望,素有“南方大雁塔”之称的镇国寺塔耸立于运河中心岛上。现为江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据史料记载,镇国寺建于唐代僖宗(874-888)年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唐僖宗李儇有个弟弟自幼喜读佛经,对做诸侯王一点不感兴趣,提出要出家当和尚。李儇答应他找个清净的地方盖个寺庙,修身养性,钻研佛经。后来,李儇的弟弟剃度为僧,沿隋运河而行,走到高邮,发现一块大的空地,此地岸柳成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正是理想中盖庙修行的好地方。李儇知道后,下旨建寺庙,并亲自题写寺名:镇国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多年后,李儇的弟弟在镇国寺圆寂,李儇弟弟的弟子为了珍藏他弟弟的骨烬(舍利子)以及生前研读过的经卷,在寺院内一角建一座佛塔,此塔因寺而得名——镇国寺塔。

据市文物工作者介绍,镇国寺塔建成时共九层,塔高八丈多,围长十丈多,非常有气势。清乾隆四十二年,镇国寺及镇国寺塔发生大火,镇国寺被烧为灰烬,镇国寺塔内楼梯板也全部烧掉,塔顶部三层断毁,镇国寺塔只剩下六层。到清光绪三十二年,又在上面增修一层,共七层。据说,按照佛教上的有关规矩,佛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因为后来一层是在原先六层之上加建的,其围长要按原先的比例来处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镇国寺塔,给人以“矮矮胖胖”的感觉。

1956年,京杭大运河全线疏浚拓宽拉直,为保护千年古迹,特地在大运河中留了一块近40亩大的河心小岛,让镇国寺塔耸立在河心岛上。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此还作了批示:“让道保塔”。

从2005年开始,我市开始重建镇国寺,先后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僧寮房、文殊殿、普贤殿、普渡桥、露天观音像等。如今的镇国寺景区,“塔”与“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香烟缭绕……要想一睹“南方大雁塔”——镇国寺塔的风采,倾听镇国寺大师的教化,不妨请君一游。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