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肉价涨了 猪农为何不愿“补栏”?

2011-08-28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猪肉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关系到千家万户。今年以来,猪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市场上纯精肉、排骨已卖到每斤20元,肋条肉也卖到16元一斤。在北海菜场卖肉的屠师傅说:“现在毛猪的收购价格平均达到每百斤1000多元,而去年同期平均只有500元左右。”肉价上涨了,养猪户为赚得更多利润,理应会有新一轮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张 。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肉价虽高,我市的生猪养殖却并未出现“补栏”高潮,以拉动生猪养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生猪累计“补栏”2.4万头左右,而去年同期却为2.94万头,“补栏”数量同比下降了19%。肉价涨了,养猪农民为什么不愿“补栏”呢?

养殖成本增加 挤压利润空间

记者在三垛镇春生村部分养猪户家中了解到,他们也想购进一些苗猪,扩大养殖规模,但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补栏”,原因有三:一是苗猪价格太高。目前苗猪价格达到每斤16元至18元,而去年同期只有每斤8元至10元,整整涨了近一倍,现在买一头苗猪就要花500元到600元,万一猪肉价格掉下来,就亏大了,因此不少养殖户持观望态度;二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商品饲料每吨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00元左右,自配混合饲料每吨价格上升200元左右,尤其是主要原料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饲料价格的上涨也挤压了生猪养殖的利润空间;三是生猪养殖的人工费等也大幅上涨,增加了养殖成本。据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测算,目前本地生猪养殖成本已达到每百斤700元至800元,虽然生猪出售价格创了新高,但由于养殖成本的上涨,现在养殖户赚到的仍然是正常利润。

养猪户理性增强 生猪散养减少

近几年来,猪肉价格已经经历过数次涨跌,但始终却未出现价涨量增和量增价跌的现象。经过数次涨跌后,养猪户也逐渐理性起来,再加之去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一些农副产品经受的涨跌阵痛,养殖户对养猪的未来预期心存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众多媒体也在提醒生猪养殖不能因价涨而一哄而上,这些都影响着养殖户不敢贸然高位投资。另外,养殖户在去年连续经历了10多个月的亏损期,目前赚的钱可能还不够弥补以前的亏损,这也导致养殖户持有求稳的心态。

记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农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农村散养生猪量已大幅度减少,多数农民对养猪已不感兴趣。用农民的话说,肉价再高,散养也赚不了多少钱,反而影响居住环境。与此同时,现在农民的增收途径也在增多,他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农户养10头猪,可以赚3000元至5000元,其间还要承担养殖过程中猪生病、死亡的风险。猪的生长周期一般是在4至5个月,现在我市普通劳动力每月工资都达到2000元以上,4到5个月的工资可达万元,在企业上班比在家养猪要合算。

规模化养殖才能避免大起大落

业内人士认为,掌握一个平衡点,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同时保持后续市场有序供应,才能保障养猪户和消费者的双方利益。如何掌握这个平衡点?专家建议,规模化养殖是一条必由之路。因为,规模养殖户面对市场变化更加理性,他们不会因为猪肉价格上涨而盲目跟风“补栏”,也不会因价格下跌而杀掉母猪弃养,他们会考虑一个中长期投资效益的问题,这样会保证生猪存栏量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猪肉价格的稳定。

近年来,我市的生猪规模养殖水平虽有一定的提高,但规模养殖的空间仍然很大。据了解,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才可算为规模养殖户,其余都视为散户。但全市年出栏50头生猪的养殖户并不多,年出栏50头至500头生猪的小型规模户就更少了,年出栏2000头至万头的大型规模户也只有4到5家。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猪肉大部分都来自外地。因此,有关人士认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计划培植饲养大户,扩大现有的饲养规模。养猪户对此也算了一笔账:在规模养殖场一个工人至少可以饲养300头猪,人工成本降低了,可以提高效益;规模养殖可以提高自配饲料的使用量,降低商品饲料使用量,饲养成本也会降低;还可以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充分挖掘生猪饲养的利润空间;此外,规模养殖也便于疫情防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许多养猪户认为,对生猪养殖要像对待粮食生产一样设立一个保护价,让养殖户吃下定心丸。同时要增加生猪补贴,加大对规模养殖户的信贷支持,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农业部门要及时收集、发布生猪市场的相关信息,让养殖户及时掌握生猪市场动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化解养殖风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