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2 00:00:00 作者:周麟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2008年以来,一批批大学生村官走进我市乡镇、社区,这群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用他们的创业行动转变村民观念,带领村民致富,赢得了广大干群的认可和尊重。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蔬菜大棚,听大学生“村官”倾诉他们创业的激情与迷惘,感受他们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
邹主东:“南开学子”创业全家总动员
“你看这天气,老是下雨,地里的沟陇都无法开挖。花菜苗运回来已经有5天了,不栽种的话,需要重新买苗不说,还会影响10月份花菜上市。”记者在卸甲镇大学生创业园里找到邹主东时,这位2008届的大学生村官正为十几亩的花菜无法及时栽种烦心。他的父亲邹美好赤着脚,在地里边拉线放样,边指挥着几个村民挖沟。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山东小伙邹主东,不但自己扎根高邮,还千方百计地动员在山东老家种植蔬菜的父母、妹妹以及女朋友先后来到高邮,一起从事蔬菜种植。
邹主东的爸爸邹美好年轻时当过兵,在家种了20多亩地,还有3个蔬菜大棚。为了帮助儿子搞大棚,他甚至连家里的卡车、拖拉机、旋耕机都开了过来。邹主东的妹妹邹凤在镇上找了工作,还找了个高邮的男朋友。今年5月份,邹主东的女朋友张玲也放弃了老家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邹主东创业。
邹妈妈谈到儿子,情绪有点复杂:“我们起初当然不愿意他弄这个!他动员了好多次,后来,我们就陆续都来了……现在看来,他干得还行。而且他都决定走这条路了,做父母的就力所能及帮帮他吧。”
邹主东告诉记者:“目前,涌泉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规模已经发展到130亩,种植了西兰花、花菜、甜玉米等品种,去年生产蔬菜400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150多万元,亩均效益达到6000至7000元,基本实现了我的第二期创业目标。”
谈及今后的打算,邹主东告诉记者:“今年,200亩的土地流转已经到位了,下一步,如果资金充裕的话,就准备新建80亩的钢架大棚,并配合滴灌、防虫网等设施,这样的话,蔬菜品质就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了,还能节约30%的用工成本。”
李海波:“金融学士”鸽舍里放飞创业富民梦
一排排鸽笼排得整整齐齐,白色、灰色、棕色等各类品种的鸽子争相啄着食槽里的粮食……记者走进位于甘垛镇和平村的高邮市泰润鸽业专业合作社时,只见李海波正在鸽舍里小心翼翼地给鸽子喂食料。李海波边忙碌,边告诉记者:“这批肉鸽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出售了,现在正是它们“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亏待了它们。”
李海波是2010年甘垛镇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沿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这位徐州中国矿业大学金融学和工商管理专业的“金融学子”,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回高邮当一名远离繁华都市的村官。
谈起创业经历,李海波告诉记者:“去年,在市委党校参加岗前培训时,市领导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到沿河村上岗后,一直考虑着创业一事。通过网上调查,并到上海、南京、扬州等地实地考察,发现国内商品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饲养鸽子的并不多,就决定发展养鸽这一项目。”
尽管养鸽子不是“对口专业”,但是李海波说干就干。李海波找镇村领导,谈自己创业的打算,马上得到领导们的支持。镇领导帮他联系了合作对象——上海鼎富食品厂的老板鲍飞安。这位高邮籍的老板非常欣赏李海波的创业激情,经过几次洽谈, 2011年4月双方达成了合伙投资兴建肉鸽养殖场的协议,李海波多方筹措出资40万元成为鸽场的股东之一。在走上创业之路后,李海波没有忘记自己壮村富民的使命。今年初,在他的提议和筹划下,泰润鸽业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他已与100多户村民签订了提供种鸽和免费技术指导的协议,30余户村民有养殖意向,辐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李海波说:“目前,合作社有种鸽万余对,计划在现有6栋鸽舍的基础上扩建到10栋,到年底实现饲养种鸽1.5万对,纯利润达到200万元左右。同时还要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鸽粪是所有常规畜禽粪便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以每只鸽年产鲜粪41.4千克,万只鸽场年产鲜粪414吨算,可发酵饲料200吨,如全部自用,可节省饲料成本16万元;如出售,可产生24万元的经济收入,这样不但可提高养殖效益,而且能减少污染、美化环境,形成生态产业链条……”李海波真不愧为学金融出身,他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着鸽场的美好未来。
柏玮娜:“美女村官”花木园里种出花样人生
“我们的高杆女贞成活率很高,采用的是密植技术,目前长势喜人。”说起自己位于车逻镇大学生创业园内苗木基地栽植的高杆女贞,2009届大学生村官、太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柏玮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是车逻镇人,2009年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年7月,刚到太丰村创业时,起初想得最多的是利用家乡的鸭资源优势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家蛋品加工厂。去年,市里出台了植树造林优惠政策,在肖有明书记的建议下,我就栽种起了花木。”柏玮娜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和创业的激情。
“种植花木需要流转土地,由于村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加上担心我一个刚毕业的‘黄毛丫头’弄不好,刚开始村民不同意流转土地。那段时间,肖书记和王主任带着我到村组,连续开了好多次会,给村民们算账,让他们看看现代农业到底能比传统农业多赚多少钱。经过反复动员,村民的认识才基本达成一致。”言谈举止之间,这位俊俏、开朗的“美女村官”又多了几分干练和成熟。
“土地有了,种植花木技术怎么解决呢?”记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我是食品专业毕业的,对苗木一窍不通,辗转想了多个法子,最终决定聘用专职人员,考虑到成本,就想到找个园艺毕业的实习生。托人到处打听,才找到了学农学专业的大学生管如意,专门负责日常的苗木管理和技术指导。”柏玮娜说。“谁都知道,种植花木获益年限长,而你的村官任职年限只有3年,钱投资下去了,你没有顾虑吗?”面对记者的疑惑,柏玮娜坦言:“这个我当然也考虑过,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看多了农民的辛苦,就越来越想回到农村做点实事。为了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出一条新的致富渠道,我甘当一块铺路石。”
目前,柏玮娜的30亩苗木基地里种植了广玉兰、高杆女贞、红白玉兰、桂花等绿化苗木3000余株,估计后年3月植树节的时候可以出苗,苗木行情好的话就能有不错的效益。
“村里已经帮助流转了120亩土地,今冬明春,准备选择栽植红豆杉或者樱花,这两种苗木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而且都是出口国外的。”柏玮娜向记者畅谈了下一步的创业计划,“前期大概需要投入120万元,最担心的还是钱。”
记者手记
从2008年起,通过江苏省集中选聘,截至目前,先后有153名大学生到我市村(社区)工作。期间,涌现出一批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典型,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市财政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建成23个大学生村官创业见习基地。工商、税务、国土等部门在创业项目注册、税费收缴、土地征用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力地提升了他们的创业能力,部分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抱团创业、合资创业、帮办创业等方式走上创业之路。目前,我市有22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创业,共有创业项目15个,其中自主创业项目5个。实践表明,我市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全覆盖、激励关爱、提拔使用、创业富民、培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项目大多集中在种植、养殖、餐饮等方面,这些项目虽然具有起点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市场风险大、资金投入多、投资周期相对偏长等不利因素。此外,大学生村官创业还要面对资金、专业技术、市场销路等问题。如何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进行培养与提高,并在资金、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和倾斜,使大学生村官创业真正实现“双赢”,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