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4 00:00:00 作者: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9月6日中午,一位85岁老人骑三轮车向东,在海潮大桥下坡时不慎摔倒在地。当时人来人往,没有人敢上前帮助老人。赞化中学一女生放学路过,立即下车将老人扶起,并用三轮车将老人送到附近的黄渡社区医院治疗……”9月7日,一位署名“高邮人”的市民寄给市长的一封感谢信,引起了团市委、赞化学校的高度重视。经过一番寻找,大家终于找到了这位梳着马尾辫的善良姑娘——管仲培。
助人为乐扶老人
“没有什么,这不是什么大事。”8日下午,在赞化校园内,记者见到了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她是赞化学校八(3)班学生。她轻描淡写地跟记者讲述了帮助老人的经过。
6日中午放学,管仲培骑电动车回家,行驶至海潮大桥东段下坡时,发现有一位老人躺在马路右侧,旁边是侧翻的手推三轮车。老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脸色苍白,表情痛苦。现场有不少人围观,就是没有人敢拉老人一把。
管仲培见状匆忙停下电动车,先将旁边的手推车扶正,接着又去扶老人。这时现场有人提醒她“不能扶啊,会‘粘’在手上的”。管仲培来不及多想,还是使出吃奶的劲去扶老人。“我一个人扶不动,是一位好心的小姐姐帮助我一起扶起老人的。”在这位小姐姐的帮助下,管仲培艰难地将老人扶上了手推车,并迅速将老人送往附近的黄渡社区医院急诊室。
“是那位姐姐帮助挂号、拍片、做心电图的。”管仲培笑着说:“还好,挂号的地方有人认识老人,与老人的家人取得联系后,我们就一起离开医院了。”
做好事只字不提
回到家的管仲培这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12点了。“焦急等待的妈妈因为担心还责备了我。”管仲培笑道:“我简单告诉了妈妈帮助老人的事情,她并没有当回事,爸爸到现在也不知道。”
时间过去两天了,管仲培没有把她救助老人的事告诉任何人。直到9月7日,署名“高邮人”的感谢信引起反响后,大家才慢慢了解管仲培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
老人的亲属激动地说:“再迟几分钟,我父亲可能就没救了,是管仲培救了他的命,感谢她父母培养了一个好女儿,也感谢学校培养了一名好学生。”
“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管仲培放学路上扶助摔倒老人的事迹在校园内传开了。在得知管仲培做好事的消息后,她的班主任李丽老师感慨地说:“她总是这样令人感动。”
据李丽老师介绍,管仲培平时在班上学习认真,热心班级事务。作为班上的小干部,每次老师安排的任务她都能出色地完成,还经常督促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习上,管仲培也没有一丝懈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管仲培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遇到事情总是竭尽全力去做,凡是学校或班级有活动的时候她都积极参与。去年,她还主动报名成了一名志愿者。
“我还不知道这事呢!”当记者打电话询问管仲培的父亲管正兵时,他显得特别激动:“我为有这样的好女儿感到高兴。”
面对家长、同学、老师的赞誉, 管仲培表现得十分谦虚。她说:“这都是学校和老师长期以来教导的结果。遇到那种情况,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去做。”她还再三对班主任说:“千万不要宣传,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据了解,近年来,赞化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
“我们学校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学生,绝不是偶然的,是我们学校长期坚持‘德育为首,常规立校’所取得的成果。”该校校长张育芳自豪地说。
采访后记:
管仲培助人为乐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让人深思。 最近,很多媒体都有报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好心帮助老人反被讹诈的事实,以致一些人见到摔倒的老人都退避三舍。由搀扶摔倒老人引发的纠纷,更让“怕惹麻烦”成为许多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曾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出手相助的好心人反被告上法庭。人们由此似乎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摔倒的老人,每一次伸手都意味着风险…… 上述案例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样推理下去的结果是:即使是做一丁点好事都要事先考虑后果。管仲培搀扶老人时,尽管现场有人说“不能扶啊,会‘粘’在手上的”,但90后的她却凭着本真的良知,顾不上那么多,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去搀扶老人。这种精神值得每个“思想成熟”的成年人学习。事实证明,管仲培的行为也得到了全社会的称赞。正如被帮助的老人和医院附近的居民所说:“世上还是好人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在这个社会太需要这样的品质了。 我们把这件好事纪录下来,目的是倡导更多人去做好事,构建一个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