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5 00:00:00 作者:丁小玲 来源:今日高邮
在郭集镇,提起吴宝香,大家齐竖大拇指,她慈祥、善良、热心的人格魅力,让无数的人钦佩。她时刻用爱心和真情感化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身边的人都深情的称她为“爱心大姐”。
身残志坚的“创业女性”
吴宝香今年55岁,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留下终身残疾。然而,命运的捉弄,人生的坎坷,这些从吴宝香春风般的笑容里一点也找不到痕迹。18岁那年,吴宝香凭着坚强毅力,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高中。毕业后,她曾做过小学代课教师,后自学会计专业,被安排到镇农具厂做主管会计。1993年,因工厂效益不好,吴宝香下岗了。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吴宝香没有沮丧和沉沦,很快就重新找到了自我。
郭集是有名的灯具之乡,生产灯具附属产品有一定的前景,吴宝香便在家里生产触发器、电子镇流器等电子产品,并请一些熟人销售出去。创业的酸甜苦辣对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来说是一种人生历练。吴宝香渐渐对经营产生了兴趣。1995年,她搞起灯具营销,成立了“银河灯具经营部”。由于她对市场经营有独特的见解,又守法经营,逐渐赢得了新老客户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好。现在,她的 经营部每年的销售都在500万元以上,吴宝香也成了郭集镇灯具行业中年龄最大的创业女性。
扶弱济困的“爱心使者”
认识吴宝香的人都说,“吴大姐走到哪里,她的爱心就带到哪里。”这话一点也不为过。这些年来,吴宝香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经营灯具配件方面赢得了市场,也让她家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尽管是腿脚极不灵便的残疾人,但吴宝香心里总想着一些“可怜人”,只要她遇见了,就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35岁的毛港村东风组妇女张某因患脑肿瘤,手术后落下很严重的后遗症,不但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每年吃药花销就近万元。她的丈夫在她生病时离家出走,10岁的儿子上着小学。59岁的母亲是个驼背残疾人, 64岁的老父亲在南京一建筑工地上打工,全家人的生活就靠老父亲每年1万多元的收入。吴宝香十分同情张某,她与丈夫周广云一起到工业集中区,找一些老板为张某捐款,共筹得爱心款20500元,她自己也捐出了2000元。今年,张某的驼背妈妈又不幸患上白血病,吴宝香与镇妇联负责人一起发动镇创业女性协会会员为张某捐款,又募集到爱心款12200元,吴宝香个人再次捐了500元。前不久,吴宝香想尽一切办法,把张某离家出走五年的丈夫找了回来,让他们夫妻团聚,并在工业区里为张某的丈夫找了一份电焊工工作。吴宝香多次到他们家看望他们,并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家一起渡过难关。
吴宝香还特别关心身边的女同志创业。去年4月份,重庆残疾人“外来妹”王雪梅新开美食馆,吴宝香为王雪梅的新店开张到处奔走,尽最大努力为她提供方便。她还亲自到一些企业替王雪梅送请柬,到处为王雪梅的饭店进行宣传,并多次利用“郭集镇创业女性QQ群”号召全镇创业女性关心王雪梅。9月份,王雪梅又在镇区新开了一家火锅店,吴宝香见她资金周转困难,主动借1万元给她,让王雪梅感动万分。
镇上高某的妻子患病没钱医治,吴宝香二话没说掏了500元;高某的妻子医治无效死亡之后,吴宝香又捐了500元,并组织其他姐妹一起捐款6000元,帮助料理后事。汶川大地震期间,吴宝香带头捐了2000元;郭集村修路时,她又捐出5000元…… 近几年来,吴宝香每年用于扶弱济困的钱都在5万元左右。
坊间百姓的“热心大姐”
吴宝香能会说道,是一个调解矛盾高手,邻里不和,都找她评理,只要经她调解,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前些年,小张的丈夫从监狱回来,周围许多人都看不起这对夫妻,吴宝香却主动和他们套近乎,还借了2000元钱给小张,帮助她开了一个服装店。去年,邻居赵某告诉李某,说她丈夫在外有第三者,李某回家同丈夫闹起了离婚。吴宝香通过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这事,就分别找李某夫妇谈心,并将他们请到自己家中吃饭,好好劝说,还狠狠地批评了无事生非的赵某,要求赵某上门道歉。
有人曾问吴宝香:“忙着自己的经营部,还要兼顾毫不关己的一大摊子事,你图个啥?”快人快语的吴宝香大声回答:“谁家没个难事?乡里乡亲的相互帮助是应该的,要说图个啥,我就图大家伙和和美美地过日子!”话虽朴实,却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