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5 00:00:00 作者:综合 来源:今日高邮
转型升级 创新创优 协调共进 特色彰显
全国民族乡镇争第一 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访市人大代表,菱塘回族乡党委书记、乡长 杨文喜
“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菱塘回族乡党委书记、乡长杨文喜,他说,菱塘作为全省惟一的少数民族乡,作为全市第一梯队乡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国民族乡镇争第一、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发展主题,把菱塘建成民族旅游之乡、滨湖生态之乡、特色电缆之乡和幸福宜居之乡。
杨文喜说,2012年,菱塘回族乡将主攻经济发展重点,全面建设富裕实力菱塘。2012年要努力培植产值超20亿元、6亿元的企业各1个,产值超3亿元、2亿元的企业各2个,产值超1亿元、5000万元的企业各3个。
杨文喜说,我们将培植社会事业看点,全面建设宜居生态菱塘。围绕“精致秀美、特色彰显、功能配套、宜居乐业”的发展思路,实施新一轮“十大建设工程”,力争明年底城镇化水平达60%。同时,深度挖掘回民文化等民族风情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打造“一线多点”的民族旅游新平台,力促古清真寺创成“3A”级旅游景区,把菱塘建设成为民族旅游的集散地和扬州的“后花园”。
杨文喜说,聚焦民生幸福热点,全面建设统筹和谐菱塘,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菱塘将加快推进文化菱塘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民族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强势推进创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同时,把2012年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年,积极完善社保、新农保、低保、五保和优抚安置等保障体系。
杨文喜说,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全新课题,菱塘回族乡将巩固扬州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五连冠”和社会治安安全乡镇创建“九连冠”成果,健全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和推进“六五”普法,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力争创江苏省最安全乡镇。殷朝刚
强势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发改委主任 郭登明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我市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在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发改委主任郭登明。
郭登明认为,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已形成一定的基础,明年发改委将围绕服务业占比提升、水平提升、价格提升、竞争力提升的总体要求,强化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优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加快推进神居山汉文化公园、盂城驿扩容以及明清一条街、龙虬庄遗址、东湖生态度假区、运河西岸风光带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影视基地、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影视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力争2012年旅游总收入在15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5%以上。二是着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市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园为核心,着力集聚发展科技研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规划建设开发区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的软件产业园,着力提升城南经济新区弘盛科技研发中心,光电科技园的“9+1”创新平台,力争2012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超6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把握运河“三改二”、新S333、S237、苏中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后大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的机遇,加快建设开发区冷链物流园区、应急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区,城南经济新区城乡配送物流园区、安大空港区域节点物流园区,光电产业园灯具专业物流园区,推进水运、陆运、空运联动发展。
郭登明说,发改委还将强化服务业产业集聚,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快建设文游路及北海商圈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城市东部城市综合体商贸新区等四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争打造百亿元级集聚区2个,积极争创省和扬州市服务业集聚区。二是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新设1家村镇银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1家以上创投机构。 周雷森
突出“23344”发展重点 全力争创来年“开门红” ——访市人大代表、经信委主任 杨向东
“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经信委主任杨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经信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突出“23344”发展重点,全力做好今年收官和来年“开门红”,为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做贡献。
“2”是推进“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和“重点企业上台阶工程”两项工程,做大做强一批计划上市企业和兼并重组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一批“千企升级”和高成长性企业。
一个“3”是指推进千亿级新兴产业、千亿级机电装备制造业和千亿级园区三个千亿级计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把市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和菱塘光电科技园打造成集聚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主战场,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发区建成千亿级园区,把城南经济新区和菱塘光电科技园建成我市新兴产业的特色基地。另一个“3”是指通过推进示范、试点应用,企业信息化应用和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这三项应用,加快加深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
一个“4”是指推进品牌、标准、专利和上市四大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走差别化、内涵式、自主发展之路。另一个“4”是指推进节能考核、节能监察、节能执法综合体系,构建重点领域及重点企业节能体系,建设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
杨向东最后表示,将立足当前,全力做好今年收官和来年“开门红”,重点落实好经信、创新工作考核、项目开工和包装、企业生产运行要素的组织协调及“越冬迎春政策服务企业行”活动等具体工作,在工作中真抓实干,勇当“提振信心、提质转型、提速跨越”的急先锋。周雷森
坚持“五力”并进 加快跨越争先 ——访市人大代表、三垛镇党委书记 孙明如
“三垛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两会”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区域性极具辐射和带动能力的苏中名镇的目标定位,坚持‘五力’并进,加快跨越争先。”市人大代表、三垛镇党委书记孙明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调高一套指标,自加压力。按照高于全市、快于周边、好于过去的要求,三垛镇2012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为:财政收入增长30%,达8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达13100元;全部工业产值增长20%,达9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销售、利润均增长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12.2亿元;工业投入增长30%,达13.6亿元;建安企业总产值增长20%,达到14亿元;新增民营注册资本金增长10%,达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700万美元,实际到账350万美元。
突出两业优先,激发活力。突出工业突破、现代服务业突破,提速三垛发展。年内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1亿元项目2个、2亿元项目1个、3亿元项目1个;新增规模企业4家,新增销售过亿元企业2家。同时,强势推进现代服务业,叫响“秦观故里”,放大人文效应;加快“岳飞雕塑”、老二街明清古巷、唐朝光福寺等古镇区建设,打造沿北澄子河、三阳河的亲水复古旅游景观带;以安大路高效农业园区为平台,规划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一体“农家乐”旅游项目;发挥区位优势,包装现代物流项目,进一步提升三垛现代服务业。
加快三区联动,内强动力。以新一轮“十大工程”进一步提升三垛镇区建设品质;以标准化厂房扩建、河道改造、道路提升等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承载力;以“万顷良田”实施为抓手,启动实施占地300亩,入住近千户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从而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强化“四逼”措施,增强推力。通过分解指标逼、明确分工逼、挂图作战逼,将年度重点指标、重要事项、重点工程等层层分解,并明确序时,问责到人。
优化五大环境,集聚合力。通过抓队伍保障,优化干事环境;抓惠民保障,优化民生环境;抓平安保障,优化社会环境;抓服务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抓制度保障,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凝心聚力,创新突破。 殷朝刚
紧扣“三提” 跑出界首“加速度” ——访市人大代表,界首镇党委书记、镇长 夏春来
“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界首镇党委书记、镇长夏春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1年,界首镇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首战告捷。2012年,界首镇将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及本次“两会”精神,努力“提振信心、提质转型、提速跨越”,化危为机,弯道超越,跑出界首“加速度”。
夏春来说,2012年界首镇将提振信心,咬定跨越发展目标不放松。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4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建安产值增长1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确保全镇综合实力在全市增幅领先、排名靠前、保持先进。
夏春来说,为着力推进各业经济上台阶,界首镇将紧扣提质转型,谋求跨越发展新突破。一是招商引资再突破。协议利用外资5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实际利用民资12亿元,新增民资注册资本4.55亿元。二是项目建设再突破。实施“2468”工程,即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2个,其中10亿元项目1个,新开工5000万元至亿元项目不低于4个,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低于6个,整个项目总投入不低于8亿元。三是工业经济再突破。2012年工业经济要在必保培植1个开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的基础上,实施“3458”工程,即全部工业开票销售增幅不低于30%,规模工业利税增幅不低于40%,整个工业税收入库增幅不低于50%,培植税收超百万元以上企业不低于8家。四是现代服务业再突破。发挥港口优势、道口优势、产业优势,努力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幅18%的目标不动摇。继续实施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形成界首特色的湿地游、古镇游、农家游、文化游。
夏春来表示,界首镇将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提速跨越,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快发展。一是加速推进城镇化,按照扬州市区域重点中心镇“六个一”的要求建设富有特色的小城镇;二是加速打造文化强镇,以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为引领,提升界首文化软实力,引进产业,带好队伍,多出精品,提升美誉。三是加速实施2012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以造福百姓。 殷朝刚
把握“稳中求进” 奋勇跨越争先 ——访市人大代表、临泽镇党委书记 王怀忠
市人大代表、临泽镇党委书记王怀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2012年临泽镇将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本次“两会”精神,以“项目建设求突破,彰显特色求创新,提速发展求进位”为抓手,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25%以上;规模工业产值增长3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5%、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在全市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
王怀忠说,临泽镇将突出工业经济,抓大抓重,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推动“258”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同时,着力推进“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和“规模企业上台阶工程”,形成以新材料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生物肥料为主导的新的产业特色。
王怀忠表示,临泽镇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流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全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亿元。同时,进一步推进科技强企工程,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正式协议3个以上,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个以上。
王怀忠深有感触地说,项目建设是临泽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临泽镇将以企招商、以商引商,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力求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王怀忠说,临泽镇作为扬州市级中心镇,2012年,将突出功能布局、改善环境,进一步提升集镇品质。按照“高邮市北部门户,历史古镇,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商贸重镇”的定位和城镇化建设的要求,采取多元化投入的方法,在集镇实施道路新建、河道整治等“十大工程”,引导和推进人口向集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 殷朝刚
举全镇之力 奋力打造“六区” ——访市人大代表、汉留镇党委书记 张贵龙
“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汉留镇党委书记张贵龙满怀豪情地告诉记者,汉留镇将按照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以及本次“两会”精神,迅速向全镇发出“转型发展争先、提速发展领先、融入空港率先,为全面建设富裕、创新、生态、幸福汉留而奋斗”的总动员,确保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4.7亿元,增长22.7%;财政收入8000万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13890元,增长14%。为实现上述目标,汉留镇将举全镇之力,奋力打造“六区”。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围绕观念转变促转型,树立强烈的“空港价值观”,在打造空港经济区上,抓住“第一时间”,形成“第一反应”,抢出“第一效益”。同时围绕项目建设促转型,围绕产业升级促转型。
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抓住新形势下人才流动大、引进成本低等契机,把产业发展、园区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汉留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和创业家集聚之地。
打造万亩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区。依靠土地流转、政策激励、示范带动“三大法宝”,推动高效农业裂变扩张,使示范基地真正成为“引进技术的桥梁,更新观念的课堂,拓展市场的红娘”。
打造新型集镇宜居区。围绕“东扩南进”做亮点、贴近主线(汉留大道)展形象的要求,启动集镇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并实施好政府大楼迁址、集镇农民广场和迎宾大道楼宇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创新集镇管理机制,实行划分项目承包、归口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打造民生幸福和谐区。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有效地推进八大民生实事工程的兴办,即:百户进镇工程、集镇建设工程、防洪保安工程、路桥建设工程、万亩高效农业建设工程、教育布局调整工程、经济薄弱村帮扶工程、重点人口管控和救护工程等。
打造党建工作创新区。在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先争优“三赛三争”主题实践活动,即:赛强村富民,争创科学发展示范村;赛固本强基,争创党建工作示范村;赛幸福和谐,争创群众满意示范村。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四化”活动,即:把情感化为责任、责任化为动力、动力化为发展、发展化为百姓的幸福体验。 朝 刚
为老城区居民多办些实事 ——访市人大代表,高邮镇挡军社区总支书记、主任 陈枫
陈枫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10年工作实事求是,鼓舞人心;谋划来年发展重点突出,催人奋进。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及的‘坚持惠民优先,进一步营造和谐幸福氛围’为我们基层带来了福音。
陈枫说,她所在的选区是老城区,老城区各种设施相对落后。担任人大代表几年来,她经常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所想所盼,并代表群众提出了关于老小区改造、道路修缮、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的建议,并且得到了落实,受到了群众的认可。陈枫表示,此次人代会,她已把老城区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基础设施老化,河道脏乱等问题带到了会上,希望相关部门为老城区居民办更多实事。 杨星
“三村创建”给力新农村建设 —— 访市人大代表、司徒镇妇联主席 王芳
王芳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政府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各项成绩来之不易。
近几年高邮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高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前 “脏、乱、差”的 环境变得“干净、整齐、优美”,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交通更便捷了。
政府报告提出,明年将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优美乡村、村级五项能力建设百强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标村”的三村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王芳表示,会后,她将把这一好消息带到基层,进一步提振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