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2 00:00:00 作者:丁小玲 任仁 来源:今日高邮
10人冻死或淹死
1966年2月21日至23日,我市出现寒潮、大风、降大雪、下大雨和冰冻气象。据当年气象资料记载,在48小时内气温降幅达12.3℃,最低气温出现在23日早晨,为-8.2℃。雨雪量为8.9毫米(大雪),陆上最大风速每秒20米(8级),湖面为10级,风卷浪滚,湖水陡涨。
查阅市档案局(馆)史料,当年这场发生在农历二月初二(1966年春节是1月21日,为上世纪确定“春节”以来最早的一个日子)的“倒春寒”,沉掉或翻掉大小船只18条,有10人冻死或淹死,另有33名运输船民在高邮湖边被冻伤。另外,据张轩、湖滨、郭集、送桥、菱塘等10个公社的初步统计,风雪掀掉房屋909间,冻死小牛一条、猪两只,散失鸭子200多只……
今年83岁高龄的印寿明,那年他在郭集小学担任校长。那时的郭集小学在距现在郭集镇政府所在地(原柳坝村)南边10余里的郭家集。
时间过去46年,印寿明对那场突如其来的严寒仍然记忆犹新。寒潮来的前一两天,太阳高照,天气暖和的不得了。寒潮来的夜晚,人睡在被窝里仍然感觉寒气逼人。印寿明第二天起床推开房门,只见整个大地白茫茫一片。印寿明说,那是他人到中年见到的第一场大雪。
上世纪60年代的郭集小学是所完小,全校师生200人左右。印寿明对记者说,21日到校上课的学生不足十分之一,而且连续3天,学生到校数严重不足,没有一天超过50人。加上当时校舍条件十分简陋,学生到校也很难开课,教学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这场几乎没有任何预兆的寒潮,让湖滨公社曙光大队16条停泊在郭集公社毛港大队张家洼一带船舶上的渔民们,经历了一场难以忘怀的逃生经历。
现居住在高邮镇新民村曙光组(高邮湖与邵伯湖交界处)的80岁的颜金宝老人就经历了那场生死之劫。
当记者在新民村村支书胡登宝的指点下,来到颜金宝家说明来意后,老人用粗黑的大手抹了一把脸,眼眶里顿时饱含热泪,哽咽着说道:“那个话啊!这辈子忘不了,多亏张家洼的一个人,救了我一家七口和16条船上人的命。”
颜金宝家当年有两条小渔船,分别住着他的父亲和他们夫妇以及他们的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那天傍晚时分,他家两条船下网归来,刚停靠岸边,锚还未下,一阵狂风刮来,把颜金宝的帽子刮到老远老远的地方。风吹浪滚,小船在浪头上猛颠。
颜金宝说,风到浪到,这种情况还没有遇到过。以前经历的是风先到,浪稍后些才到,那天不同往常。而且,人在岸上被风刮得站不住,只得猫着腰,拼命系缆绳。
就在颜金宝和他父亲、老伴拼命系船缆绳时,鹅毛大雪纷纷飘下来。那雪下得很密很急,让人的眼睛都睁不开。颜金宝抱着儿子往岸上爬,可是爬不了几步就爬不动了,只好把儿子又送回船上。此刻,颜金宝还救起了一名小姑娘。这名小姑娘就是胡登宝的妹妹。
颜金宝眼看船被风浪吹打得一上一下,左摇右晃,他是心急如焚,又苦无良策。正在颜金宝绝望时,只见一个人向他走来。此人是当年郭集公社毛港大队东风组会计张步余。
今年76岁的张步余,近来身体欠佳,不久前刚从扬州一家医院治疗回来。记者前去采访时,他躺在床上,未等记者寒暄,他就说:“那天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那时,张步余他们白天都在挑大圩,晚上安排一些老弱病残者上堤巡逻。1966年2月21日那天,本不是由张步余带队巡逻,当他通知别人时,发现那人有难处,他二话不说,替那人顶班了。
张步余与一同巡逻的人刚煮好粥准备吃时,只听到大堤外圩有人喊“救命”,张步余丢下饭碗,提着“马灯”冲上堤顶,只见附近一船上的弟兄俩住的旱船(以船为房屋)已被风浪打沉,弟兄二人只抱了床被子蹲在风雪中。张步余赶紧把这弟兄俩带到房屋内,随即和一名身体稍好些的人冲出屋外去查找。一路上,他们见到一对老年夫妻满身衣服已被雨雪冻住,张步余带着他们进了小屋用剪子剪下衣服,让他们喝了些热粥;张步余再次走向大堤,又见到一名妇女怀抱着一个小孩,他把母女俩也带进小屋;张步余又再次外出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一名孕妇身边各有一名小孩拽住她衣服的下摆,已是寸步难行。在距张步余巡逻住的小屋大约50米,他们花了20多分钟才走完。
张步余不放心停泊在洼子里的渔民们,他拄了一根木棍又上路了。这次,他遇到了颜金宝。张步余问明情况后,奋不顾身地跳进湖里,把颜金宝一家人转移到另一艘大船上,先让他们暂时住下。
次日张步余回到家时,他老伴看到他的棉被已被冻得硬梆梆的,伤心地哭了。张步余告诉记者,当他老伴哭时,他才感到身上冰凉冰凉的。
正由于张步余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湖滨公社曙光大队16条停泊在张家洼的船舶、48条人命,在那场罕见的寒潮风暴中,一个人没有被冻死或淹死。而张步余却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治疗了两个月。
但是,这场寒潮在其他地方还是造成了人员伤亡事件。当时郭集公社新河大队团支部书记李恒久,于2月22日步行到高邮城里开会,他途经镇国寺塔附近时,就见到了几具遇难者的遗体。
时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嵇权与公安局、民政局、多种经营局以及相关公社负责人,对死难者家属进行了慰问,并处理善后事宜。
农谚、民谣有“二月小阳春”、“二八月乱穿衣”之说。46年前的这场“倒春寒”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灾害呢?市气象局副局长熊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历二月初二,在江淮大地上真正的春天还没有来到,只不过是那股寒潮来得太突然太猛烈,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程度。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让我们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