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9 00:00:00 作者:黄河 杨星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有人喜欢唱歌跳舞,有人喜欢琴棋书画,有人喜欢宅在家里读书,有人喜欢外出旅游……而邮城却有这么一群摩托车越野运动爱好者,他们以年轻的心态,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感受着别样的时尚生活。
为了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
2月25日下午,在城郊集合部的一块空地上,记者看到一群摩托车越野运动爱好者驾驶着摩托车在纵横驰骋,时而腾空飞起,时而做出高难度的转弯动作,飞掠而过的身影动人心魄。
今年36岁的吴军是这个车队的创立者之一。初次见面,看他长得文文弱弱,记者很难把他与狂野的摩托车越野运动联系起来。可是,他与这项运动结缘却是由来已久。吴军从小就喜爱摩托车,每当看到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的人骑在风驰电掣般的“飞车”上,他总是格外地羡慕与崇拜。在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越野摩托车后,他开始通过买书籍、上互联网等途径系统地学习驾驶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从而真正领悟到摩托车越野运动的独特魅力。
因为有共同的兴趣,吴军还结识了不少喜爱这项运动的朋友。许多喜欢摩托车越野运动的年轻人在他的引导下,逐渐从过去的飙车转到“玩技术”上来。2010年他们正式成立了“游弋机车部落”车队,成员从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到四十几岁的成熟男都有,共20余人。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相处甚欢,且对自己的爱好颇为自豪。吴军说,驾驶着自己心爱的摩托车自由“飞翔”是我们的梦想,正是基于这一点,大家才走到了一起。
“我们不是飙车族”
在很多人眼中,摩托车越野运动是一项激烈而危险的运动,事实并非如此。“游弋机车部落”的队长刘寅峰告诉记者,在他们的队伍中,他们大多是30多岁的成年人,鲜有年少轻狂的孩子,所以玩车都很理性。大家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希望通过这项运动来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在“飞翔”中感受乐趣,在乐趣中寻找自我。
队员徐柏告诉记者,越野摩托车玩的就是技巧,车手追求的是跨越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项运动对于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放松自己、增强信心、广交朋友的一种方式。
刘寅峰说:“可能因为我们的摩托车比较特别,一般市民总以为我们是飙车族,觉得我们很另类,其实我们都很‘乖’的。”队员金文鹏介绍说,他们在城区街道上很少行驶,因为大家的摩托车都是专业竞技用车,而非普通的交通工具,而且只有周末才会集中到位于城郊结合部的指定场地内训练。每次活动他们都有严格的纪律:坚持不上公路、不飙车、不扰民,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安全第一。在场地训练时,他们也尽量戴着头盔,穿着专业比赛服和靴子等护具,保护措施非常好,车队自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
身兼技术指导的吴军还告诉记者,玩越野摩托车,最重要的是克服恐惧心理,只有反复进行练习,才能找到安全感。他说:“在掌握越野技巧后,尤其是会灵活应用飞跃技巧后,那种成功的感觉非常棒。”
时尚运动玩出文化味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摩托车运动已成为一项时尚运动,在玩车的过程中,队员们深深地被机车文化所吸引。从青年时期就开始钻研摩托车的赵宏华,为了这一爱好付出很多的心血。只要有人提起摩托车,他就打开话匣子,从摩托车的发展历史,到国内外的各种车型,一路娓娓道来。
在交谈中,他多次提到“车是一种文化”的概念。他说,摩托车运动在中国经过了作为军体项目的最初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才渐渐推向市场。中国的摩托车运动群众基础好,有大量的车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收藏了大量的赛车资料和许多运动摩托车零部件,所以在车队他理所当然地成了“机师”,负责车队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他指着一位车友的“长江750”三轮摩托车告诉记者,这是我国60年代自主生产的第一批摩托车,在我国机动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采访中,刚从丹阳赶过来的车友王斌告诉记者,每周他都会开车经过润扬大桥到高邮来玩摩托车越野运动。记者了解到,当天还有5名宿迁车友将越野摩托车放在面包车里,赶来高邮与“游弋机车部落”的车友切磋交流。外地车友们普遍认为,高邮城市秀美,车队团结,玩车氛围好,是个理想的摩托车越野运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