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邮城春色绿无边

2012-03-12 00:00:00    作者:夏在祥 袁慧    来源:今日高邮

——写在3·12植树节之际

我市一直强力推进林业工作进程,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被评为江苏省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全省高标准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市。去年,我市造林面积位居扬州市首位,喜获“扬州市创森工作先进集体”和“绿色江苏植树造林先进(县)市”称号。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发展林业的黄金时期,为进一步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弘扬绿色文明,构筑绿色屏障,保护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通道。我市林业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植绿项目化、投入多元化、运作市场化,让我市在绿色之路上走得更实、更快、更远。

扬州王鲜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植绿项目化,在绿色之路上走得更实

三月的高邮,大地回春,万木吐绿。10日上午9时,刚刚在市中医医院挂完水的市林业站副站长吴才余拔下针头,就与记者一起出发采访,当起“向导”。

行走在天山镇的乡间道路上,随处可见宣传植树造林的各式标语、横幅。过去,天山镇神居山由于采石,植被破坏严重,自从我市确立“湖西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后,作为重要实施地的天山镇绿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植绿项目化操作过程中,天山镇紧紧抓住神居山旅游开发的契机,引导汉文化公司依托神居山山体栽植各种景观树木,目前已栽植梨树、桃树、雪松、红豆杉、杜鹃、银杏、香樟、大叶女贞等几十种苗木,共计2300亩、2万多株。天山镇是我市实施植绿项目化的一个成功典型。

挂水的大树

据了解,我市每年冬季都召开绿化造林现场推进会,对下一年度的绿化工作作出部署,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地块落实,成片林栽植、亮点工程等进行任务分解。市里还成立三级督查组,市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深入一线进行督查,推进各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从神居山返回的途中,记者惊奇地发现,路边的一棵参天大树树身竟然挂着几个吊水瓶。停车拍照的间隙,吴才余告诉记者,这是给树补水。新栽植的树木由于远离了原来的土壤,根部的输导供养系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帮助大树补充水分。“以前管理得少,很多树木不经意间就死了,现在可不能马虎大意,这一棵树就好几万元呢。”吴才余笑着说。“以前植树节一过,我们的工作就结束了,不少公共区域栽种的树木也成了‘弃儿’,没人管。很多树没几天就死了,有的还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

菱塘民族乐园

天山镇农业服务中心支部书记熊正桃有着10多年的农林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绿色银行’大行动实施以来,情况大不一样。那些私人的林木我们要先确定树的主人,然后再批准确定栽树的地点。河道两岸、道路两旁等公共绿化,上半年我们不仅要栽,还要管,确保成活率,更要防病治虫。”“下半年,我们农林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基层做林业调查,要走街串巷下田头验收造林质量,最后再将收集来的各类信息整理归档,可以说现在不仅每棵树都是有‘娘’的‘孩子’,而且每一个‘家庭’(每一片林木)都有身份证,哪年栽种、什么品种、品质等信息一应俱全。”吴才余形象地补充道。

天山镇神居山上拥有3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

前往菱塘回族乡采访的路上,记者远远看见前面一片彩带飘舞,走近了才知道,这是扬州王鲜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为固定新栽植苗木而绑在苗木身上的彩色布条。乡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朱银山告诉记者:“如今不仅要栽树,还要确保成活率,这样固定可以保护树木不被大风刮倒以致损坏。你看,扬州王鲜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生态花木区每棵树都用木桩和布条固定,而且林地的水系等配套工程全部到位,这在没有实施林业项目化以前是很少看见的。”

神居山汉文化园内9万元购进的苗木

2011年,我市承担了国家长江中下游国债防护林200公顷建设项目,经过我市林业部门及相关8个乡镇的共同努力,项目从前期勘查、设计书编制、工程施工,到后期归档、申请验收,各项工作均按照要求顺利完成,经扬州市林业主管部门验收,我市共实际完成造林230.64公顷,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任务。

为确保完成全年造林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市按照可量化、具体化、项目化的要求,排定了以安大公路北段景观绿色通道为重点、神居山旅游景区绿化、润和花木等十大重点林业项目,全年计划造林5000亩,实际完成造林面积5120亩,超额完成了任务。

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10多万元购进的名贵树木

 

投入多元化,在绿色之路上走得更快

没有投入就没有速度。绿色文明不仅需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还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多方投入,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才能在绿色之路、小康社会建设之路上走得更快。近年来,全市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势推进绿化工作。

林禽套养

近年来,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植树造林以奖代补,对单块成片造林面积达到50至100亩的,每亩以奖代补80元;达到100亩以上的,每亩以奖代补100元;对集镇绿化率达40%、全镇森林覆盖率达25%、村庄森林覆盖率达30%的乡镇、园区,奖励5万元;对集镇市民广场建设达到规定标准的,奖励5万元。年终,我市还根据各乡镇、园区的造林实绩和依法护林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奖励。

扬州王鲜记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位于菱塘回族乡菱塘村备战圩内,是菱塘回族乡农业招商、土地流转和“三大合作”等工作的成功范例。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实施980亩,其中生态花木基地已实施230亩。据菱塘回族乡组织委员林生军介绍,今年,菱塘回族乡还以乡政府9号红头文件出台了2012年造林绿化工作意见,对今年的植树造林面积到年底保持在80亩至15亩范围内的,一次性分别奖励10000元至2000元不等,对单块成片林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则一次性给予15000元的奖励。

菱塘出台的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调动了民间资本,企业、学校、部门单位等社会各界纷纷参与农业绿化工作,如今的菱塘,不仅河岸田头、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绿色,连企业临街的围墙也全部由绿化替代。截至2011年底,全乡累计造林131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9.3%,人均公共绿地近7.2平方米。全镇绿化工作呈现出规模造林体积大、品位高、复合栽植多等特点。

扬州市创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苗木基地

“江苏省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周巷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绿色银行”大行动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市的要求,近几年来,全镇共创建省级绿化合格村8个、示范村3个。截至目前,全镇现有林业面积32683亩,拓植树木225.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26.6%,不但改善了生态条件,优化了投资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美化了家园,同时涌现出大批典型户、村。其中,该镇周巷村养殖户辛开龙在鱼塘四周植树8500株,折合面积250亩,2010年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户”,果园村森林覆盖率为87%,同年被表彰为“全国绿色小康村”。

据了解,我市通过全面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制订出台发展规模造林的优惠扶持政策,全市非公有制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市非公有制造林总面积达 10万亩,占同时期造林面积的80%以上。在全市现有高档绿化苗木面积中,属于个体所有的占育苗总面积的90%以上。

运作市场化,在绿色之路上走得更远

10日下午1时左右,记者在车逻镇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内看见,300多亩的土地上载满了高高低低各类树木,几十名工人正在园内干活,他们都是家里土地被流转的农户。车逻镇太丰村的吴乃英大娘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看见村里别的小组土地被流转的农户在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内上班,我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应聘,现在我每天可以赚几十块呢。别看我岁数比他们大了些,但这些浇水、挖塘、开沟的工作,对于干惯了农活的我来说,一点也不成问题。”

村民在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内干活

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总规划占地1000亩,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用地500亩,共分园艺中心展示区、观景游览区、度假休闲区、水生栽植区、乔木生产区等十一个功能区域。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有利于车逻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而且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车逻镇农业助理居则端告诉记者:“农民们也会算‘生态环保’账。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项目落户后,农民不仅可获得土地流转每亩800元的补贴,赋闲在家的劳动力还可以到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打零工,每天有几十元的收入,大家都乐意得很。”

据车逻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宗兰妹介绍,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没有落户之前,原址也曾经种植过意扬等林木,因为效益低、回报周期长等原因,不到三年,所有的树木全部被人为毁坏,而且土地流转十分困难。她说,只有走市场化之路,绿色造林才能走得更远。去年,苏州客商丁亮在苏中地区考察选址,用于打造景观基地。9月30日与车逻镇签订协议后,镇里随即组织项目服务小组,专门针对土地流转、田间配套、为项目向上争取相应资金等积极开展服务。扬州绿森源生态农业园项目涉及该镇太丰村4个组100多户农民,针对多年的土地流转难题,镇、村干部深入每家每户开展工作,并把看得见的实惠摆在村民眼前。项目开工至今,附近富余劳动力一直在园内有活干,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实惠让大家对项目的支持力度高涨。

去年,天山镇肖祠村抓住创建省级示范村的机遇,成功引进扬州市创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高效林业。公司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左右,分三期在天山进行苗木种植,目前200万元注册资本金已全部到位,项目一期工程150亩苗木正陆续进行栽种。所用员工与车逻镇一样,全是家里土地被流转的村民。

在项目现场,记者看见田地里的苗木直径达10公分,别处的苗木最多也就三、四公分,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司老总周杰告诉记者,这是南方树种含笑,由于气候不同,小苗成活率较低,公司正在试验树龄大一点的能不能在基地培育成功。同时,含笑林还将采用立体种植模式,套种樱花、桂花等灌木树种和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等地被植物,一年即可获利。周杰表示,产学研合作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二期准备扩建500亩,主要进行立体苗木栽种。同时与扬州大学、苏州大学联手建立花木产学研实验基地,着重对于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争取在未来几年内迈入江苏省花木市场前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