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7 00:00:00 作者:姚静 王道 文/王林山 郑红梅 摄 来源:今日高邮
——镇江旅游团高邮一日游侧记
15日上午,文游广场内彩旗招展,人头攒动。“高邮湖春色·里下河风情”主题游活动吸引了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南京、镇江等多个周边城市的近千名游客。提起高邮,很多游客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双黄鸭蛋,他们都说:“很想尝尝正宗的高邮双黄鸭蛋!”不少游客还表示对古老的盂城驿很感兴趣……在高邮地接导游热情洋溢而又诙谐幽默的讲解中,外地游客高邮一日游之旅正式启程。
金牌导游hold翻全场
“一只鸭子一张嘴呀,两只那个眼睛两条腿…… 咦啧啧来咦啧啧来……”距离活动开幕式还有十多分钟,主席台上突然传来一段具有浓郁高邮地方特色的旋律,轻快的曲调,诙谐的歌词,引得无数游客纷纷凑上前来聆听。原来,为了缓解游客们等待的焦虑,我市文史爱好者、此次镇江旅游团来邮的地接导游项俊东,亮开嗓子唱起了高邮民歌。“每次带团,游客们对项导总是念念不忘,他的讲解很受游客们的欢迎!”镇江导游许慧玲赞许道:“刚才台上的项导真是放得开,他一个人就能hold住全场,效果太棒了。”项俊东的热情开朗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认同,不少游客还成了项俊东的“粉丝”,要求跟他合影留念。
十点半,高邮一日游正式开始,在项导的带领下,镇江旅游团近300名游客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踏上此次高邮之旅的首站——文游台景区。
高邮美景让人陶醉
文游台内满园春色,垂柳随风轻摆,摇曳多姿。步行道两侧是绿油油的草地,满眼的绿意令人陶醉。在少游像前,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留影纪念。拾阶而上,游客们跟随导游的脚步登高望远,细细聆听导游讲述秦邮文化。“文游台向我们开启了高邮悠久历史的大门,真是不虚此行。”旅游团中,八十多岁的蒋鸿年来自镇江市老年大学摄影班,一路走来他拍下了不少风景照片。他希望下次再有机会来到高邮时,能看看高邮湖的秀美风光。他还希望高邮能够将高邮湖资源与鸭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特色吸引游人。游客杨卫激动地说:“这里的历史沉淀真是太多了,有全国唯一一家保存完好的古驿站,还有素有‘南方大雁塔’之称的镇国寺塔……这次我和许多朋友相约至此,一定要痛痛快快玩个够!”
下午,游客们又先后来到盂城驿、镇国寺、鸭文化博物馆等处。大家有说有笑,还纷纷邀请导游教他们唱高邮民歌。一路走来,镇江游客李道林感慨万千,他说:“与十年前相比,高邮的城市面貌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美了,城区变大了,唯一不变的是高邮悠久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沉淀。”
高邮小吃真不赖
下午四点半钟,在老人武部附近的馄饨店门外,百十米的队伍一字排开,镇江团的“驴友”们被安排在此品尝高邮有名的小吃——馄饨。十分钟过后,朱阿姨第一个拿到馄饨碗,她赶忙找个位置坐下来品尝。“刚才没有白等,高邮的馄饨真是好吃!”朱阿姨边吃边称赞。旁边的张爷爷也不停地夸赞:“好吃,又不贵,可惜回家后就吃不到这个味啦。”再看看外面,一字排开的队伍缓缓移动着,后面的游客不免心焦:“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嘴啊?”“不要急不要急,来不及吃就帮你们打包带走,作料都准备得好好的。”导游一边安抚焦急等待的游客,一边跟店家对接,请他们加派人手打包。
周志强是镇江市老年大学旅游文化班的学员,对于此次旅游,用他自己的话讲,真是“心满意足”:“尝了双黄鸭蛋,油渍渍的,果然名不虚传。高邮的馄饨味道独特,吃了还想吃,真是不虚此行。”周志强十分开心,他告诉记者,这次能和其他学员一起参观高邮,了解高邮的风土人情,实在是太过瘾了。
“高邮,我们要重点推介”
许玉容,镇江“假日之约”旅行社常务经理,也是此次镇江旅游团的团长。从去年开始,许玉容就陆续组团来邮。“原本打算开通镇江至扬州旅游线路,但来过高邮的客人对高邮的印象都非常好,激发了我们直接开通镇江至高邮旅游线路的热情。许玉容说:“这次出来旅游,我们游览了高邮的名胜古迹,还品尝了地方风味小吃,大伙都十分推崇。”不仅如此,许玉容觉得,高邮热情的服务也是促进镇江、高邮两地旅游合作的动力。
“四五月份,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近千名游客来邮旅游,以后我们还打算每个星期定期组团来邮,在镇江重点推介高邮旅游线路。”许玉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