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手术室的“白衣天使”

2012-05-10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术、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一名专业、敬业的手术室护士也是必不可少的。护士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进医院,亲身体验手术室内与医生一同“紧急战斗”的护士工作。

 

一台手术站到腿酸

“手术室一般人是不能进的,今天破例让你进去。先换下你穿的衣服。”8日上午7点45分,在中医医院手术室门前,费正艳护士长拿出鞋套、护士帽、口罩、隔离服递给记者。在费正艳的帮助下,记者第一次穿上了手术隔离服。穿戴整齐后,感觉有些热。这次,是为一个72岁的老人进行手术。医生和护士陆续走进手术室,记者在进手术室之前,看了一眼等候在手术室外的病人家属,他们眼里流露出焦急和担心的神色,这让记者有点紧张。

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开始检查设备,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和医用器械让人看得眼晕。护士忙碌地准备着手术前的各项工作,由于手术室并不大,为了不妨碍护士在手术台旁行走,记者慢慢地退到了墙角。“小心,不要碰到这些东西。”一位护士提醒道,记者赶紧停住脚步,转头看见身后一名护士正在整理手术用的布。“这些都是无菌的,一点马虎不得,做好手术室内的感染控制,是护士的职责之一。”费正艳说。

手术开始前,护士接上了仪器的电源,为病人检查各项生命体征,准备应对出现突发情况的方案。手术开始后,护士守在手术台旁给医生做辅助工作。一个多小时后,手术结束时,记者的双腿已经站得发酸,感觉浑身疲惫。

看到记者不停揉腿,费正艳关切地说:“累了吧。”“嗯,你们真不容易呢。”记者有点不好意思地表示。“在手术室工作,有时一个手术长达7小时以上,有时一个班次的护士得护理6台以上的手术。”费正艳笑着说。听到记者询问,在一旁整理物品的王护士补充道,“手术室护理人员紧张,费护士长每个月加班达15班次。”

术前术中精神高度紧张

“今天上午2号手术室有2个剖宫产。”一上班,护士陈瑶到办公室交接班时,一位同事告诉她。陈瑶匆匆赶到手术室做术前准备。“这两台手术我是巡回护士,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包括协助手术人员穿好手术衣,调整灯光、温度、湿度,各类所需设备的调整。”陈瑶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一般一台手术需要准备半个小时左右,准备工作十分繁琐,更来不得半点马虎。”

“1、2、3……10;1、2、3……10,一共十块纱布。没问题,是十块。”“使用前我们一遍遍清点,手术后我们也一遍一遍清点,必须完全保证没有异物留在患者创口或体腔内。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注射药物,我们在操作前除重复一遍医嘱,药用完后还要核对药物,确保万无一失。”陈瑶一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边告诉记者。

手术中,陈瑶要积极配合医生、麻醉师,认真护理好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不让任何一个细节有闪失。“陈护士,帮我调整一下电刀的电凝和电切。”“陈护士,给产妇服一颗米索(预防产妇子宫收缩乏力) 。”一台手术中,陈瑶根据主刀医生的要求一刻都没有停下,“主刀医生在手术台上精神高度紧张,我协助手术也很紧张,比如开腔手术在缝合过程中,一根针不小心蹦到地上,即使可以确认未遗留在患者体内,也必须找到,一根针也不能少。”

托起新生儿是最幸福的时刻

 

上午9点35分,一名产妇顺利剖宫产下一子后,被推出了2号手术室。稍后,陈瑶立刻将另一名产妇推进了2号手术室。同时,她把剖宫手术时需要的东西又重复准备了一次。费正艳告诉记者,这个手术室刚做完一个剖宫产,20分钟后将进行第二例。看到刚做完手术的主刀医生李清换下沾有血迹的手套,重新消毒双手后,再一次换上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等待第二例手术的开始。记者见缝插针上前问及“是否紧张?”李清表示,自己从事这行已经20多年了,业务已经驾轻就熟。但是接下来待产的孕妇是个双生胎,她还是有点紧张。“一定要保证母子平安。”看到陈瑶还在忙碌,李清说,医生虽然手术时很紧张,但是两个手术间隙还可以休息片刻。而手术室的护士却一直忙碌不停。一台手术完了,要收拾“残局”,同时还要做好下一台手术的准备工作。看到陈瑶以及其他护士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清立刻走上手术台,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

9点45分,手术开始了,由于孕妇是双生胎,手术中她表现得很焦虑。这时,助产士李彬忙完资料的填写后,立刻抚摸起孕妇的头发:“放松,没事,不疼,尽量配合一下医生,手术很快就会结束了。“9点55分,一个婴儿的头露出来了,9点57分钟,另一个婴儿的头也露出来了。记者不由惊叹好神奇!9点59分钟,李彬顺利地从李清手中接过一对双胞胎兄弟,然后把他们俩放到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操作台上,先是处理脐带,然后给他们打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再称体重,最后为他们穿衣服。一刻未停,有条不紊。李彬告诉记者,手术中虽然大家忙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但是托起呱呱啼哭的新生儿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她们同样也托起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

按时下班是种奢望

当天上午的手术室异常繁忙,一共有大小8台手术,医生护士都忙到12点多才下班。记者看到,手术中,护士们不但没有休息一分钟,就连一口水也没时间喝。费正艳告诉记者,在手术室工作,工作强度大、风险也较大,一台手术下来几乎没时间坐下来歇一分钟,而且注意力需高度集中。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主动、迅速、准确、娴熟地给医生传递所需要的器械物品;在手术后,给医疗器械打包时,必须仔细检查各种器械的零部件,遇有松散的及时加固拧紧,同时还要给特别器械“上油”;遇到午饭时间,手术下不了台的,只能饿着肚皮,等手术结束后,有时已到下午2、3点钟,也只能把早已凉掉的饭菜狼吞虎咽几口。

不仅如此,在手术室工作极不稳定,突发事情多,需要随时“备战”。费正艳告诉记者:“在家里,只要接到命令,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骑车直奔医院。”费正艳坦言,尽管自己家离医院较远,但她一般都能在15分钟内赶到医院。听到这里,记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费正艳谦虚地说,这不算什么,对于我们医院的每个护士都能做到随叫随到。对医务工作者而言,按时下班成了一种奢望。

体验感言:以前,记者印象里的护士只是做一些打针、发药等机械简单的工作,治好患者的病主要是医生的功劳。经过这次体验后,记者感觉到手术室就像作战前线,需要所有人的通力合作,其中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护士。她们,用青春和热血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