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不负天地之美意

2012-08-10 00:00:00    作者:任仁    来源:今日高邮

——访高邮籍仪征市雨花石协会会长朱彤

日前,南京、仪征、高邮三地赏石协会齐聚雨花石产地仪征市,共同探讨赏石文化。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仪征市雨花石协会会长朱彤竟是高邮人!一名外乡人担任以雨花石闻名于世的仪征市雨花石协会会长,其中必定有戏。

朱彤(右)与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徐湖平合影

朱彤现任仪征化纤公司离退休工作部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主任。说起对于雨花石的爱好,他告诉记者,那是源于10多年前,仪化公司3名职工在仪化工人文化宫举办的雨花石展。

对于那次展览,朱彤至今记忆犹新,依旧感到“震撼”。朱彤说,那时他虽然已在仪征工作将近20年,也久闻雨花石的美名,但是“只闻其声,未见其石”。那次雨花石展览让他与雨花石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一枚枚鹅卵大的雨花石,就是一幅幅精美的画。石头上奇妙的纹理和丰富的色彩构成的图案有日、月、山、川,有四时景致、花鸟虫鱼、文字人像……简直包罗万象,令人赏心悦目。

由此,朱彤对雨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近万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假日里骑行在连绵的山脉之中,进砂矿,访石农,过山岗,跨河溪,到滩头,寻觅雨花石。

雨花石如鹅蛋、鸭蛋、鸡蛋般大小。因此,从形体上而言,雨花石属“鹅卵石”一类。从雨花石的质地上讲,那实在是个“大家族”,可分为玛瑙石、水晶石、蛋白石、化石、砀石等等。俗话说“千种玛瑙万种玉”,由此可见,雨花石的质地构成是极其丰富的。

我国地域辽阔,而堪称“中华一绝”的雨花石,真正产地其实就在仪征与六合交界之处连绵几十公里的地方。对雨花石颇有研究的朱彤告诉记者,盛产雨花石之地的仪征、六合这带属丘陵地貌,早在六百万年前是长江的入海口。长江上游的泥、砂、砾石奔腾而下,沉积于江口。江口上有火山,火山爆发致一些矿物质熔岩落在砂石之中。几百万年过去了,海水东退,泥土堆积,雨花石也就蕴藏在仪征与六合这里的砂矿之中。

然而,记者对雨花石的得名还是有些困惑。对此,朱彤又娓娓道来。相传梁武帝(公元502年至549年)时,有位云光法师在梅岗(今南京中华门外,高约100米的石子岗聚宝山东)筑台讲经,感动上天诸神,天花坠落如雨,入地化为五彩石子,后人便名此地为雨花台,称五彩石子为雨花石。

不过,记者与朱彤对雨花石得名的另一种说法,颇为赞同。当代作家、诗人忆明珠曾“下放”在仪征10多年。他在一篇谈及雨花石的文中说到,他在仪征期间,曾受朋友之托为其寻觅雨花石,便时常在累积如山的鹅卵石堆中翻找雨花石,但收获甚微,几乎都是空手而归。一日正在寻找,天空落雨,便赶紧到一户农家躲雨。而此刻,只见一位小姑娘手持斗笠从家中往雨中奔跑,忆明珠随口问道:“你到哪里去?”小姑娘答道:“去找雨花石。”忆明珠顿生感悟,立即返身,跟随着小姑娘来到山野之中,只见经雨水冲洗后的乱石之中,闪露出一粒粒、一颗颗晶莹剔透、色泽鲜艳的“雨花石”。

仪征、六合一带人在欣赏雨花石时,喜欢将其置于水中。这样,雨花石的形体和丰富的色彩、清晰的纹理,随着水的波动,会产生立体感和波动感,石头在水中如“活”了一般。因而,当地人又称雨花石为“活石”。

古人欣赏雨花石,“女子用其为美,男子戴之为贵,文人赏之为雅,贵族视之为避邪”。今天,人们对赏石的审美已发生了一些变化。

朱彤说,雨花石主要从“质”、“色”、“形”、“纹”、“意”5个方面来欣赏。质为石之本,色为石之神,形为石之体,纹为石之韵,意为石之魂。而在像形石中,“风景易得,像形难求”。

在朱彤的藏品中,“像形难求”的珍品就有几枚值得一叙。朱彤藏有“福”、“寿”、“富”几枚象形文字且色彩丰富的雨花石。“福”、“寿”这两枚奇石,是朱彤寻觅多年,从自己经手的千千万万粒鹅卵石中觅得的。

朱彤说,他当年觅得“福”、“寿”这两枚象形文字雨花石时,十分激动,石友都说他是“福寿之人”。在得到“寿”字像形雨花石后,朱彤就想,哪天再找到一枚有“福”字的雨花石就好了。谁知,第二天,他在一赏石交易市场,一眼就瞧到了“福”字雨花石。当时朱彤是心花怒放,很快成交,将其收入囊中。

朱彤还有块“牛肉”像形石,看似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全是由“吃苦”在铺垫。那天他骑着摩托车在山中寻觅雨花石,不料天降大雨,摩托车又熄了火,于是只得推着车子到镇上维修,此段路程有大几公里。就在朱彤埋头推车过程中,路边一块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咖啡色石头吸引了他的眼球。捧起这块石头,朱彤喜出望外,这是块难得一见的像形肉石。此时的朱彤浑身是劲,千般苦、万般累早抛到九霄云外。

2011年9月,由资深藏石家池澄编著的《中国雨花石图典》正式出版,此书中共收录朱彤收藏的“秋色赋”、“狮王”、“貔貅玉玺”、“唐俑”、“鸟巢”五枚雨花石。2011年12月16日“雨花情缘”海峡两岸首届雨花石文化联展在台湾新北市举行,朱彤共有“寿”、“秋色赋”、“富贵花开”三枚雨花石参展、入册。

近年来,仪征、六合两地已对雨花石产地实施了保护措施,一些砂矿石已不再开采。因此,一些佳品、精品、珍品雨花石就显得尤为珍贵。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雨花石的经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它的艺术价值更是弥足珍贵。

为弘扬雨花石文化,朱彤担任仪征市雨花石协会会长后,参与编辑出版了《石缘——仪征市雨花石精选集锦》,并多次组织仪征“绿杨春早”大型雨花石精品展览。朱彤和他第二故乡的人们正积极为“山水茶石”特色文化的构建而努力。他说,雨花石不劳雕琢,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自己有幸生活在这旷世奇珍之地,当不负天地之美意。现为南京市政协雨花石研究会会员、南京市雨花石协会理事的朱彤表示,在适当的时机,他想在高邮展示他在第二故乡收藏 的雨花石珍品,让家乡的人们饱饱眼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