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烟熏火燎中讨生活

2012-08-14 00:00:00    作者:姜桂林    来源:今日高邮

在北门大街牌楼向东30米左右,生活着以卖烧饼油条为生的茆瑞荣和陈冬霞夫妇,老两口都已年近六旬。37年来,他们一直过着“烟熏火燎”的生活。近日,记者采访了他们。

当来到他们的店铺时,陈冬霞正在户外炸油条,只见她把宽约10厘米的长面块切成一个个长约3厘米的面块。“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动作要快,形状也要均匀,否则油条做出来可就千奇百怪了。”陈冬霞笑着说。面块切好后,她又迅速地给面块撒上面粉,将两个面块上下一叠,用筷子在中间轻轻一压,再捏住两头轻轻一拉一旋转,然后沿锅沿将面块放下去,并用长筷快速地翻转在油锅里不断膨胀的面块。记者问:“这样一天要卖多少根油条啊?”“一般一上午卖个二三百根。”记者见这时生意不算太忙,便洗了一下手,帮陈冬霞炸起了油条。站在油锅前才二分钟,记者就被油烟熏得直流泪。陈冬霞见状对记者说:“早晨忙的时候,那个烟滚滚地往上冒,熏得人直咳嗽。有时候我一个人又要切面又要看着锅,忙完之后满面油灰,手腕酸溜溜的。”

记者在油锅旁工作了半小时,早已站得腰酸腿僵了。随后记者走到屋子里,看到茆瑞荣正在给烧饼刷糖稀(一种由大米和大麦芽酿成的液体甜料),刷完后,又给烧饼撒上一层芝麻。接着,茆瑞荣打开炭炉的阀门对记者说:“做烧饼最难受的事情就是把烧饼贴进炭炉内壁,你瞧瞧里面!”记者探过去一看,里面的炭火还在烧着,再伸手贴近炉口,被烫得立即缩了回来。“这么烫怎么能把手伸进去?”记者问。“你肯定受不了,这里面可是有技巧的。”茆瑞荣笑着说,“在送烧饼前得先在手臂上沾一层凉水,然后要看得准,送得快,饼子贴哪就在哪,不能移动。喏,你看我来贴!”说着,茆瑞荣跨着马步,左手一张饼,右手一张饼,左右开弓,左手刚伸进去还没完全出来,右手紧跟着送进去。左手刚出来的瞬间,右手也缩了回来。记者数了一下,短短一分钟,桌上20张饼就全部贴在炭炉里了。“真是神速啊!我还没看清楚呢!”记者说。“让你看清楚了,我的手就烤熟了,即使这样,现在手臂都火辣辣地疼。”茆瑞荣笑着说。烧饼做完了,茆瑞荣头上的汗珠往下滴个不停。记者的衣服早已湿透,握笔记录的手也全是汗。

忙了大半天,总算有了歇口气的时间。老两口开始吃饭。陈冬霞告诉记者,平常人认为做烧饼油条没什么,其实非常苦。早晨4点多起床后开始磨豆浆,豆浆磨好后,将面粉倒进两人合抱的一个大面盆,再掺入70℃左右的热水,开始揉面。揉面也是一个费力气的活,揉完之后得歇好一会才能缓过劲来。上午忙得闲不下来,所以经常早饭午饭一起吃。烧饼油条做完了,下午还得做插酥烧饼。“你说哪个人没有个头昏脑热的,可我们一年365天一天不能停,休息一天客人就吃不到我们的烧饼了。只有在快过年时,我们才能休息几天。”陈冬霞说。

当老两口吃完饭的时候,记者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