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4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元旦小长假,记者来到北海商业圈,明显感到已有浓浓的年味。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忙着选购各种商品,就连平时很难见到的捏糖人也不愿放弃节日商机,冒着严寒守候在糖担前,把麦芽糖捏、吹成各种形状的动物,让来往的小孩享受着那份童真和童趣,同时也让大人们重拾儿时的回忆……
元月2日,在商业街北段,记者看见一位捏糖人在冬日的阳光下正精心捏、吹着各种糖艺品,糖担的大草棒上插满了栩栩如生的“骏马”、“公鸡”、“猴子”、“老鼠偷油”等糖艺品。糖担前不时围着大人、小孩看稀奇,忍不住还要掏钱买上几个,边走边吮。
记者上前同捏糖人攀谈起来。捏糖人叫张栋才,横泾镇带程村人,今年72岁。老张说,他现在是半个“城上人”,农忙时回农村打理自家的五六亩田,农闲时就同在城里工作的儿子住在一起,顺便操起“捏糖”的老行当,找个热闹的商业地段摆摊卖“糖”。老张说,他13岁就开始学徒做这玩意,近60年了都没有丢掉这手艺。当时学这手艺是为了给家里多些接济,现在没人学这门手艺了。
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把这手艺传给儿女时,老张笑着说,教他们学过一段时间,后来他们都不肯学了。现在挣钱的门路多了,他们不学也罢。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成家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日子过得很好,他和老伴都享儿女的福。
看着老张捏、吹着各式糖艺品,记者也入了迷。老张说,果真要学这门手艺也不难,最多两个月时间就能学会,但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正说着,大人们领着孩子来到糖担前,老张连忙站起身来帮助小孩挑选了一只“大公鸡”和一只“老鼠偷油”,总计8元钱。小孩快乐地走了。望着小孩欢快的背影,记者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一次能卖8元钱,这对老张来说是笔“大生意”了。他说,卖这玩意也就是节日期间生意好些,小孩多,一天能挣50多元。“很满足了,闲着也是闲着!”老张说。记者问他剔除麦芽糖成本能赚多少钱?老张说,现在麦芽糖成本高了,利润也就在50%左右,赚点手工钱!钱虽然赚得少些,但对这门手艺有感情,毕竟60年了,舍不得丢。再说,现在年岁大了,其它重活也干不了,就把“捏糖”当成一种快乐和乐趣吧!老张还说,看到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来买“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好像自己又年轻了许多……
望着老张那双布满青筋的“巧”手,记者为他对“非遗文化”这份坚守从心底里感到敬佩,我们该为这些将要失传的“非遗文化”做些什么呢?结束采访时,老张拉着记者的手说,《高邮日报》刊发这篇文章时,一定要给他留几张报纸做个纪念,并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告诉了记者。尽管冬日的阳光渐渐西下,但街道旁寒风中的老张仍然是那么快乐……